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7 毫秒
1.
浅析《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多元化创作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当代作家约瑟夫.海勒的代表作,也是"黑色幽默"派小说的经典之作,它开创了"黑色幽默"文学流派先河。其创作既与作者的身世、阅历和学识有关,也与"荒诞"、"疯狂"的美国社会密切相关。存在主义是黑色幽默派小说的哲学基础,所以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是解读《第二十二条军规》的一把钥匙。小说以其最典型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赢得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本文旨在通过海勒所描绘的荒诞世界群丑图,分析主人公约赛连"自由选择"意识的觉醒,阐述《第二十二条军规》所体现的存在主义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2.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越南战争让美国人民的心理对社会及国家政府产生了一种不信任,甚至对自己的信仰也产生了质疑,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以黑色幽默的手法在小说中用喜剧加讽刺的方式凸显了人物自身欲望与故事背景的极大不协调。本文主要从对《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简介和黑色幽默的表达特点介绍出发,分析《第二十二条军规》中作者如何把黑色幽默融入小说以及黑色幽默是如果发挥其文学效果的。  相似文献   

3.
<庄子>是哲思和文心的结晶,"物化"是渡入<庄子>的要津.从哲学、美学、文学等多视角、多层面对<庄子>"物化"思想的研究做一个综合的论述,以展现其历史演变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4.
摘要:曾衍东不仅以<小豆棚>与袁枚的<子不语>、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齐名,而且他还是一个大画家和画论家.有"今画"和今画论<七如题画小品>行世.他的"今画"全部是当时现实生活的反映和表现,这在清中期的画家中是极为罕见的;他的画论就当时人物、现实题材等均有一系列创新之见,对当代画家颇有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5.
从艺术表现手法的角度总结历代学者对<诗经>"比"法的理解;又从修辞学的角度分析"比"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在<诗经>中的类型;最后讨论"比"在<诗经>中灵活运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李锐是站在农民的立场,以一种与农民对等的姿态写作的优秀作家.他关注着人类生存的本真状态、体验着生命的苦难,怀着大悲悯的情怀,恕道者的宽容,以特有的"语言自觉"描绘了吕梁山的悲情荒凉,在"本土中国"的舞台上,诉说着一个个苍老荒凉的故事,弹奏着一首首生命的琴谣.无论是<厚土>系列,还是<万里无云>、<无风之树>,它们都悠远,平静,静谧,满载着孤独与深情的色调,也充满着生命沉沦的大悲痛.  相似文献   

7.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从女性视角加以考察,它非常显著地体现了周代"男尊女卑"的女性观.在周代男权文化秩序的影响下,<诗经>中"男尊女卑"女性观具体表现为一夫多妻、丈夫可任意弃妻、包办婚姻等内涵.  相似文献   

8.
<老人与海>与<热爱生命>分别是海明威和杰克·伦敦笔下以塑造自然环境中的"硬汉"为中心的两部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两部作品在刻画硬汉形象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分析两篇小说中"硬汉"形象刻画上的异同,对更好地鉴赏这两篇小说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楚辞作品中的"周流".除<远游>中的外,都是走遍包括遥远的神话世界的整个天下,去寻找能够帮助自己实现.理想人物的一种行为.在<远游>中,是"为了得到能够成仙的灵性的游行"之意.  相似文献   

10.
指出探析<离骚>的结构,不应越出其抒情诗本位,脱离文本,应当回到<离骚>本身,从文章学角度分析其结构.<离骚>具有"自我"双重性、诗境不统一、男女角色互换、"求女"贯穿全篇等特征,据此可将<离骚>结构分析概括为:一条"求女"主线、二段、三层结构.  相似文献   

11.
马吉芳  黄丽娅 《职大学报》2009,(1):12-13,31
郭沫若对墨学基本上持全盘否定态度.本文拟就墨子"尚同"思想,提出与之不同的看法和意见.通过以<墨子>文本本身,来论证郭沫若认为墨子的"尚同"是极权政治并以"王公大人为本位"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美国小说家约瑟夫.海勒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的黑色幽默艺术手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小说表面上混乱的结构和语言正是海勒用于制造荒诞概念的独特手段,它抹去了人们应有的理性成分,用散乱重复、顺序颠倒的结构来不断积累意义突出和强调荒诞的主题;用极度夸张、矛盾的语言反映出人们在这个失去理性的世界里逻辑丧失感和恐慌感。烘托了荒诞的气氛,正是这些独特的黑色幽默艺术手法使小说在内容、形式和主题上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释"妃"     
分析了"妃"字的甲骨文形体,其形体为"从女,从巳"的会意字."妃"的形体义为有生育能力的成年女性.<说文>"从女,己声"的形体分析不确.  相似文献   

14.
"教化"考     
张德文 《职大学报》2009,(3):114-115
"教化"一词始见于<荀子>.荀子比较全面地提出了儒家的"教化"理论--政府应设人以法令制度、道德教育改变民性即"起伪""化性"善化民风.  相似文献   

15.
"打望"一词,<现代汉语词典>未收录.因此词并非新词,所以所有版本的现代汉语新词类词典都未收.<汉语方言大词典>收录:打望,1.张望,看一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第三条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这条规定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体现了监督的本质就是对权力进行监督制约,防止权力的滥用,这对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内监督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付瑶 《职大学报》2009,(3):16-20
本文旨在探讨<墨经>说"悖".通过对悖论之"悖"还是"二难"之"?R"的分析,指出"罗素悖论"等若干悖论并不是悖论.笔者把悖论命题中的变元数量作为划分悖论的标准,从<墨经>中存在的一元悖论、二元悖论拓展到多元悖论.并用命题逻辑的形式分析方法,证明<墨经>所及悖论的类别以及悖论的虚假属性,力求理性地识别悖论和揭穿悖论劣根性的本质,把悖论从似乎具有合理身份的成员中彻底清除.  相似文献   

18.
<吕氏春秋校释>(陈奇猷校释,学林出版社1984年版)卷25<别类>曰:"夫草有莘有藟,独食之则杀人,合而食之则益寿;萬堇不杀."毕沅曰:"堇,乌头也,毒药,能杀人.萬堇则不能杀,未详."杨昭俊曰:"萬非草类,‘萬'是‘萭'字之讹.<说文>云:‘萭,草也'.言乌头有毒,合萭草服之则不杀人."谭戒甫曰:"<说文>:‘萬,虫也'.<埤雅>:‘蜂一名萬'.  相似文献   

19.
面对新时期,我国的思想政治课程应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进行改革.美国以先进的道德教育理论为指导,建设"学生本位"的隐性德育课程;日本则设置了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作为经验课程由班主任来教授;美国和日本都设置了综合性的社会课程,采取了先进的教学方式,美国特别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日本则强调民族传统与外来观念的统一.在我国,设置新型的<修身>课程和综合的<社会>课程,会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从墨子"三表法"到<墨辩>逻辑之间,呈现了墨家论辩思维的精纯化过程,也就是从一般包含具体内容且具特殊性的论证思维,到形式的且具普遍性的逻辑思维的过程;"三表法"体现了墨家思想的中心架构,而<墨辩>逻辑则包容于其中.墨子思想与<墨辩>逻辑之间具有连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