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开课”是学校或教学研究部门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实践活动的俗称。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实践活动,“公开课”除了要达到普通课要达到的教学任务外,还肩负着以下六种功能: 1.研究课堂问题; 2.总结教师课堂的教学经验; 3.实证某种课堂教学理论或经验; 4.示范某些教师的教学特色; 5.诊断并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 (主要是针对青年教师或是新教师 ); 6.考评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以上这六种功能在具体的某一节“公开课”上体现的程度会有所不同,但是总体上对于“公开课”的组织者来说,他们应是并重的。然而,从笔者在中学近四年的听课、授课…  相似文献   

2.
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关键是课堂教学。综观目前课堂教学,还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考,学生背;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不能和谐发展。为此,我们抓住教学这一主要环节,改革课堂教学,探索出“导思式课堂教学模式”即“三主”、“四导”、“五突出”。目的是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乐学会学,提高课堂的教学…  相似文献   

3.
透过高校内部的“五强五弱”现象,我们会发现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和制约因素。一是政工人员和教师、机关干部、后勤服务人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有作用发挥上的“强与弱”现象;二是课堂教学中专业知识传授和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强与弱”现象;三是对传统思想阵地和网络新阵地占领上的“强与弱”现象;四是教师队伍和政工干部队伍建设上的“强与弱”现象;五是师资队伍建设中业务能力建设和师德建设上的“强与弱”现象。  相似文献   

4.
随着“以学生发展为本”为核心的新课程理念在教师头脑中逐渐确立和巩固,课堂教学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我们在为此而感到欣喜的同时,仍应倡导“扎实、朴实、老实”的课堂教学,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删繁就简,返璞归真。  相似文献   

5.
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门艺术。它可以“温故知新”,引出新的课题;可以发“愤悱”之功,启迪学生思维;可以取归纳之势,概括总结出新的知识。由于它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因而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这里,笔者就小学数学新授课中的“铺垫”、“新授”、“小结”时,教师的提问方法简述之一二。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理念寄寓着我们的理想,新课堂教学是我们实践和探索的现实。走进新课程,我们发现,过去一味地由教师积极地“传授”和学生被动的“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开始“裂变”,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行为正在逐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逐渐成为主流.三维目标已逐渐成为教师们教学的指针。欣喜之余,我们也有许多困惑和思考:我们的新课堂教学需要注入什么样的生机与活力?语文新课堂教学怎样才能体现“语文”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对现代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四重四轻四割裂”。“四重四轻”:重教学设计,轻课堂驾御;重少数思维活跃学生,轻全体学生;重认知性课堂目标实现,轻思维训练和思维品质培养;重应试能力培养。轻全面素质培养。“四割裂”:割裂教学手段与教学目标的关系;割裂主体与主导的;割裂教师情感与学生情感的统一关系;割裂传统教学合理因素与现代化课堂教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单向灌输知识是当前课堂教学耗力、费时、低效的痼疾,其课堂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满堂问”、“机械训练”、“单向演示”、“强制管理”和“满堂灌”等五种形式,其危害有共性,也有不同点。如何解决单向灌输问题?那就是努力使课堂教学实现五个转变,一是变教师提问为学生发问;二是变题海战术、应试训练为指导学生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在涉及动手的教学中,变教师演示为指导学生独立操作;四是变强制性教学管理为科学、民主的管理;五是变教师讲解为学生自我省悟。  相似文献   

9.
“引”与“放”:新课改中课堂教学话语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话语权在教师的全程“操作”中存在“引”与“放”的失当问题,原因是教师权威的历史文化影响、课堂教学观的滞后及实践智慧的缺失。重建课堂教学话语权关键在于教师做到对课堂教学话语权“引”与“放”的融通,即认清教师权威,消解话语霸权;加强平等对话,转变教学观念;倾听学生话语,增强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10.
张岩 《学苑教育》2012,(22):69-69
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如何正确把握课堂教学至关重要。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淡化教师权威,培养学生对英语教师的良好情感;理解学生,真诚对待学生;对学生要宽严有度,管理有方;恰当处理“教”与“导”的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真正地学英语。  相似文献   

11.
杨文娟:学校制订新教师带教计划,明确带教职责义务,指导教师自觉履行培养、指导新教师的责任,设计“师徒结对”方案,组织、落实“常规工作指导”“课堂教学指导”等具体工作。在日常的指导活动中,我们始终抱着“卷入一个组,抱成一个团”的指导思想,因此无论是在备课、还是听评课活动中,都要求一个备课组教师的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12.
李萍 《教育现代化》2006,(11):70-71
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和学生求知、释疑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索为主线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协调好课堂教学中的双边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保证。因此。我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理研究,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这就要求我们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在课堂教学前要用“心”去备课;  相似文献   

13.
“两课”教育正面临着新形势、新课题。面对新情况必须再次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四的关系问题,并应运用非课堂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4.
“借骨干引领,扶新手上路。”为了帮助刚步入教坛的新教师顺利度过“课堂教学”关,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脱颖而出,我们往往借助一批业务骨干的引领,采用师徒结对的方式,进行多次“磨课”。可是,在“磨课”过程中,我们发现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模课”较多,而举一反三、活学活用却较少。以一对师徒的“磨课”过程为例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的晴雨表。脱离课堂教学这个支撑点,谈教育理念,谈教学改革,都无异于纸上谈兵。我们要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但课堂上我们的老师该如何去教,我们的学生该如何去学,如何树立全新的课堂教学意识,活化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所面临的核心课题。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要想从昏暗的死胡同,奔向光明的康庄道,必须冲破“四唯”桎梏。所谓“四唯”,是指“唯教师是从,唯教材是从,唯教参是从,唯考试是从。”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痼疾。在“教”与“学”的矛盾对立统一体中,我们长期以来总是把教师作为矛盾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课堂教学硬件设备的优化,使深度分析课堂教学行为成为可能。基于区域技术优势,遵循研训一体化的理念,从教师培养模式、组织形式、技术创新等维度进行思考,构建AI支持下的区域教师助力系统。该系统围绕“一系统”“三层级”“四助力”形成组合式架构,分别构成区域助教新基础、灵活助教新操作和多方助教新样态。依托一个系统,通过AI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在“教师个体—基地学校—区域研训”三个层级,开展自助诊断、组内互助、学校研助、区域定助四种助力方式,从而提升区域教师的课堂教学胜任力,并促进区域教师专业水平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我们语文教师带来了很大的思想冲击,每个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实践、总结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人提出:“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化为“主动学习的探索者”;也有人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群体活动形式,它要求师生交融、教学合一,特别是学生之间的交流、研讨,从而致力于学生课堂上的合作学习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笔者参加了一次教学竞赛观摩活动,教学内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个教师设计的课堂教学结构分为“复习导入、新授、练习、小结”四个阶段。在“新授”这个阶段又分成了“教12,教13,教14、15、110,归纳概括”四个环节。在“教12”这个环节又安排了12个程序:(1)课件出示一个饼,问:分给你最喜欢的两个人,怎样分才是最合理的呢?(生:平均分);(2)平均分是什么意思?(生1:分得一样多。生2:分成4块,每人两块);(3)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饼”分分看(学生用剪刀剪开);(4)请同学们跟老师一样把两…  相似文献   

19.
我们把在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的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的不和谐现象和问题,称为“新课堂现象”。这些“新课堂现象”很值得教师反思、研究并逐步消除。  相似文献   

20.
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高效发展的问题,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教学主体——重视一个“人”字;教学目标——聚焦一个“简”字;强化训练——体现一个“实”字;教学方法——突出一个“活”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