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幸路 《华章》2007,(1):157-159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孩子,他们从小受到家人的过分呵护,娇生惯养,因而缺乏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能力,生活中总需要找个"靠山"来寻求庇护,而且自己也不愿意长大,凡事均由家人做主或帮忙;在学校里我们也常常会发现这样一些学生,他们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学习上拖拉、不愿意主动思考问题,因而遇到困难就退缩.应该说每个人或多或少在某些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赖现象(包括小孩和成人),我们这里所分析的是影响中小学生正常发展过程的依赖心理,应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同时应帮助学生努力克服这种依赖心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发育趋于成熟,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及生理上的重大变化,感到自己已成为大人了。并且,自信能应付生活中的一切事务,因而越来越强烈地向成人提出独立自主的要求,产生“心理断乳”,力图摆脱成人的关照和约束。“心理断乳”是指  相似文献   

3.
王敬峰 《教书育人》2002,(14):21-21
成人学员在心理方面较青少年成熟,对事物有了一定的看法,已积累了丰富的生活和工作经验;他们一般已成家立业,因而有家庭负担,不易脱产学习。但是,他们为了不落后于时代,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职业的需要,会利用业余时间自觉地学习,以提高自己的多方面能力和自己在社会竞争中的地位。不过与青少年比,他们多了一个“工学矛盾”,成人所扮演的角色趋于具体化、特殊化,其发展方向具有确定性、现实性,他们的自我概念从依赖型变为自我指导型,所以他们的学习动机具有强烈的指向性,对教学的要求强调实用性,期望值较高。在认知心理方…  相似文献   

4.
中职生思想偏差的原因和教育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职生思想偏差的原因1.中职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是造成他们思想偏差的内因。中职生正处在青春萌动期,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化的阶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这一时期,他们的成人感确立,独立性增强,自尊心强烈,但由于他们的心理尚未完全成熟,自我意识还在不断发展中,因而导致了心理和行为的各种偏差。  相似文献   

5.
活动意图 幼儿心理发展尚不成熟,他们感情脆弱,意志力薄弱,对挫折的承受力很差,加上现在的孩子是家庭的“中心”,成人处处哄着他们,事事迁就他们,导致他们碰上事情赢了便罢,输了或号啕大哭,或灰心丧气。这样下去,孩子会形成消极、不思进取等不良品质。所以,成人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生活中的输赢问题,让他们懂得“胜不骄,败不馁”的道理,鼓励幼儿敢于拼搏,用自己的努力去赢得胜利。  相似文献   

6.
学生在步入初中以后,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视野的丰富及思维的变化,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和自我认知等方面都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尤其是随着青春期情绪的起伏不定,让他们处于“成人与半成人”“成熟与半成熟”的心理状态,再加上学习竞争压力增大,与家长老师产生的“代沟”等,各种心理矛盾纷至沓来,使学生在不同程度上产生心理疾病。2007年我校《心理健康调查问卷》中反馈具有轻度心理疾病的  相似文献   

7.
丁楚敏 《文教资料》2011,(23):168-169
青少年期是人类个体生命过程中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他们的生理发育迅速,但心理发展的速度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期,由此.产生了对成熟的强烈追求和感受.对人对事的态度、情绪情感的表达方式及行为的内容和方向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同时也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能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仰和尊重。但他们在认知能力、思维方式、人格特点和社会经验的变现上还存在一定的幼稚性,因此,在处理问题时,经常和自己理想中的结果产生落差,无法正确认识自我。解决不了问题还不愿意表现出自己的无能.多采用回避的方式来掩盖.从而引发更多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借用了诺尔斯成人教育理论作为调查基础框架。诺氏认为 ,成人学习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 :1.成人能真切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需要 ;2 .成人具有强烈“自我指导性”的自我概念 ,即自主负责地进行有关自己学习的决策 ;3.成人经验丰富 ,应得到承认 ,并可作为相互学习的重要资源 ;4 .成人学习准备状态是由于其现实生活和社会职责变化的需要而产生的结果 ,因而具有现实性和发展任务性 ;5.成人学习定向是“生活中心”、“任务中心”或“问题中心”,即成人学习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其技能 ,解决具体实际问题 ,以充分发挥其生命潜力 ;6 .成人学习尽管也…  相似文献   

9.
《高中生》2007,(3)
凡是有恋爱经验的孩子都以为自己很成熟了,可以享有成人世界里的快乐。事实上,他们的成熟只是身体上,在心智上,他们还是很幼稚的。他们有几个具备生活自理能力?他们能独自克服突如其来的困难吗?他们会照顾别人吗?他们是家长的心肝宝贝,他们一直被呵护被照顾,甚至到上大学,他们还不会洗袜子,那所谓的成熟又体现在哪里?  相似文献   

10.
【理念设计】高中学生进入青春后期,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独立性、成人感也与日俱增,对人、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但他们还处于社会化的过程中,还不成熟,因而作出的判断常带有偏激、片面的特点,加上青春期情绪情感体验丰富而强烈,很容易产生非理性的想法,陷入消极情绪,影响学习生活。在平时的个体咨询中,  相似文献   

11.
张春兰 《考试周刊》2012,(64):170-171
大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大学生不仅有明显的心理和生理的成熟转变,而且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更使他们的心理带有明显的独特色彩。大学新生处于青年中后期,是形成成人期的固定心理结构之前的不稳定期,加之从中学到大学及市场社会外部条件的巨大改变,他们的心理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许多同学往往因为不适应大学生活而出现一系列心理适应问题。本文分析了新生心理适应问题及调适状况.提出如何帮助大学生顺利渡过新入校这一关键时期,身心愉快地投入到大学生活中,完成自己的学业。  相似文献   

12.
爱美乃人的天性。当少男少女进入青春期以后。随着其性别意识的觉醒,他们开始关注自身形象,甚至希望通过打扮引起别人的注意,尤其是异性的注意。美好的事物总是令人向往的。适当打扮不仅带给别人审美的喜悦,还能使自己保持自信开朗的心情。然而.处于成长阶段的少男少女心理发展还有偏颇性及盲目性。他们渴望成熟.对成人的世界表示出强烈的好奇心,又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于是,校园内的有些学生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了衣着打扮上,也因为打扮而引发了一系列现象:起床后,即使时间再仓促。一些学生也不会忘记往头发上喷发胶.甚至设计出自认为酷的发型.浪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平时则琢磨着怎样的走路姿势优美。  相似文献   

13.
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实现人生理想和成才目标的前提,也是大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把自己培养成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大学生正处在青春后期向成人转变的阶段,其心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完全成熟。由此决定了大学生心理特征的两面性。积极的心理可能成为他们心理发展的动力,消极的心理可能成为他们心理发展的障碍。心理发展的这种“两面性”特征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当今的发展和走向社会后的适应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从年龄这个角度来看,人们习惯上把从十五六岁到十七八岁这一阶段,即在高中学习阶段,称为青年初期.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在生理、心理上接近成熟,智力发展水平接近成人水平,在个性和其他心理品质上表现出了更加稳定和丰富的特征.既然高中生的生理发育已趋近成熟按照循序渐进的法则,高中生在学习方面的思想和意识也应该趋近成熟稳定.然而,在现实的生活中,高中生在学习方面的个体差异却非常大,尤其高中文科班学生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个体差异更大,并且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作为高中文科班的一名数学教师,我带着疑问,调查了部分学生,再结合我这几年的从教经验,浅谈一下关于高中文科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学习心理的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5.
刘建军 《考试周刊》2014,(17):159-160
高职学生仍然处于青春期,他们的生理已经发育成熟,但是心理却没有完全成熟,很多不成熟的言行举止都表现在情绪情感上。学习和生活环境也使他们在情绪情感上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在成人英语教学中,成人学习英语有哪些特点,教师又该如何根据成人学员的特点讲授成人英语课程?笔者试从这两方面入手,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启发式教学在成人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一、成人学习英语的特点一般说来,成人学习英语目标明确,要么是为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要么是想实现掌握英语的夙愿,因而对学习具有迫切性,想使所学知识尽快付诸实践或充实自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成年人已经具有成熟完善的心理机能,能够自觉地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这种心理特点与求知迫切性相结合,为他们顺利进行英语学习提供了可靠的前提。成…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及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大学生心理困难的具体表现1.人际交往问题进入大学后,学生面对新的环境,需要建立新型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一方面他们不再得到老师的细致关心和照顾,另一方面,同学都来自四面八方,大家彼此间的经济文化背景各异,生活和行为习惯也不同,因而交往起来也相对困难。有些学生很希望能与别人交往,但由于个性内向,或缺乏一些交往的方法、技巧,使得他们或者不敢主动去交往,或者在交往中感到紧张,或者担心别人看出自己的紧张,因此在交往中不是很自然、很协调。人际关系紧张或不协调是大学生最常见的心理困扰。2.学习压力问题除了专业兴趣问题以…  相似文献   

18.
在学校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某学生爱嫉妒。按词典上的解释,嫉妒是指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从心理学解读来看,妒忌是一种心理问题,由于心智发育不成熟而导致过分自尊和心胸狭窄的人容易产生妒忌心理。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心理发育还没有成熟,生活中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小太阳、小皇帝,对他们百般呵护,这种生活上的优越,使他们心理上产生了一种过分自尊、自大,我乃天下第一。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虽然他们生理上日趋成熟,但由于社会阅历浅,心理上比较稚嫩.因而不善于处理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所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在突然的打击或挫折面前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为了比较真实地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状况,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我们进行了地方性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青少年面对的不仅是都市繁华的一面,在身心和体魄上也面临着来自社会生活的考验,能否最佳地调节自我心理,关系到青少年能否以最佳的姿态活跃在社会生活大舞台上。一、首先要有自知之明人最大的敌人是自我,人最难的就是超越自我。一个青年要完善自我,就要知道自己具备何种人格.由于人格具有倾向性、层次性,要了解自我,可以借助目前一些较为成熟的人格测量最表,比如国际上流行的艾森克人格量表等;二、正确认识别人人是社会的人,存在一个社会生活定位问题。有了定位感,就能够正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