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生,是百姓最为关注的话题。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提出推进两大改革,即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以发展民主政治为目的的政治体制改革。而深化改革,正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解决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环境保护、住房、收入分配、医疗等民生问题的实践,一方面不断地为既有理论探讨提供佐证,另一方面也对未来的改革思路和制度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媒介要在积极大胆地宣传民生方面有所创新,在宣传解决民生的办法和途径方面有所创新。[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民生问题是一个事关党和国家前途与命运的大问题,中国能否平稳地实现社会转型,能否顺利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使命,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生问题解决得如何.着力解决当前的民生问题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其中民生档案是保障民生、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推动新时期档案工作发展的新理念和新目标. 一、立法宣传是民生档案的有力保障 1.认清形势,达成共识,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解决民生问题不仅是党和国家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目标和工作任务,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关系到亿万人民的长久幸福.我们必须从政治的高度认清这一形势,主动融入解决民生问题的工作行列.  相似文献   

3.
民生问题是关系国家民族稳定和谐、经济社会繁荣昌盛的头等大事.建设和谐社会,解决民生问题,需要各行各业共同努力.档案工作是维护史实、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关注民生、保障民生,解决民生问题,离不开档案和档案工作.以前,街道档案室接待的大多是工作查考、编史修志、学术研究的人员,如今百姓查档成了档案室接待利用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近两年接待利用的统计数据分析,来档案室的百姓人数逐年上升,民生档案已经成为近年来档案利用工作的一个新热点.  相似文献   

4.
燕赵都市报自创办以来,以“为市井人家办报、让平民百姓爱读”为办报宗旨,以民生的情怀和行动,着力为社会平民大众服务,取得了“一纸风行燕赵”的办报效果。在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中,编委会更进一步提出了“民生立报”的办报方针,要求全体采编人员关注民生问题、关爱弱势群体、关心社会和谐,不断拓展民生报道范围,  相似文献   

5.
经济新闻枯燥、生硬、记者不好写,读者不爱看。改进经济报道,写好经济新闻成为近年来新闻改革创新的课题。怎样才能写好经济新闻,让百姓爱看、大众接受呢?笔者认为,将经济新闻“民生化”就是一条创新的可行之路。 把经济领域中百姓关心的民生问题作为主题内容  相似文献   

6.
杨长庚  代魁 《新闻天地》2008,(12):59-60
“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社会反映十分强烈的热点问题,也是党和政府正着力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为此,国家卫生部最近发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和普遍关注。为探寻医院改革的新路子,本刊“特别关注”栏目的记者专程走访了“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石门县人民医院,该院的一些做法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和赞许,也使医院获得了良好的效益,他们的经验也许能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民生问题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大政方针中处处折射民生亮点,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全国人代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从三个方面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不仅把“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单独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而且其他两个方面也都与民生息息相关;从八个方面安排布置今年的工作,不仅单独强调“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而且其他各项也多与民生丝丝相连。“两会”代表的议案提案,也多是有关民生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与民生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为一个部分被单独提了出来,这显示了党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重视,也预示着百姓的生活将在更广的范围、更深的程度上得到改善,发生变化。由此,我国新闻传播业界与此相关的一个概念——民生新闻,需要我们以十七大精神来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07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以来各项方针政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0.
<正>监督报道在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上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这是党报必须不断探索研究的课题。一篇好的监督报道不仅要准确反映百姓诉求,更要借助相关政策机制、联合各职能部门共同解决难题,并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形成同类问题解决的长效机制。党报的监督报道栏目不能做民生问题的旁观者,而是要将栏目当做解决民生难题的一环来看待。“民生调查”是北京日报专门承担舆论监督报道的民生新闻专栏。  相似文献   

11.
王丹 《声屏世界》2008,(1):16-18
面对民生新闻发展之路隐忧重重的现状,作者王丹以2007年两会中关注民生的热点话题为由头。提出了民生新闻应当开辟民生新闻报道新视野的观点。该文在分析以往关于四大民生问题报道中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探讨了今后的发展方向:民生新闻栏目既要关注百姓衣食住行的“小民生”,更应关注百姓求医就业、受教育与老有所养的“大民生”,应做好党和政府在各个时期发布的各项政策的解读、宣传工作,以提升民生新闻栏目的品位。真正为百姓提供实用而有价值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解决民生问题,还是促进经济发展,都需要兼顾政府责任和完善市场今年“两会”,民生问题成为前所未有的热点。而房价作为其中之要义,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3.
今年,曲靖市将在全市115个乡(镇)、1602个村(居)委会全面推行“档案公示制”。这是我市今年档案工作服务“三农”和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零距离服务农民百姓,建立“档案常下乡”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今年4月,在南阳日报社通讯员培训班上,我听了王大莹老师讲的“小题大做”,感到很新鲜,从中悟出了一些道理:生括中的小事件、小人物、小问题、小典型,按常理,应该是小事小报,但对新闻来说不仅大事要上大报,“小事”有对也能上大报。因为小事发生在百姓身边,离百姓最近,与百姓生活最密切,百姓的关注程度也最高。  相似文献   

15.
<正>新时代,解决好老百姓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使人民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不仅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职责,也是各级媒体的责任。近年来,河南周口日报社在推进媒体融合、深化整体布局时,始终坚持政治家办报、办网,坚持“党媒姓党”,全力以赴做好正面宣传工作,聚焦百姓生活中的焦点、难点、痛点问题,充分发挥媒体融合的优势,以媒体之力推动解决与人民群众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提升党媒影响力。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开展的“公益助农大行动”,就是一个党委政府肯定、农民满意、社会叫好的案例。  相似文献   

16.
丁理 《新闻采编》2007,(5):32-33
随着《南京零距离》“零距离”贴近民众的“民生新闻”的成功运作,全国范围内随即引发了“民生新闻”热,各大地方电视台相继推出自己的“民生”节目。由此,运城电视台的民生新闻《第一时间》栏目也应运而生。像其它台的民生节目一样,这是一档站在百姓立场、以平民视角来关注百姓生计的本土化的民生新闻节目,内容涉及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以及日常的七零八碎、家长里短等。节目中关注百姓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让他们自己在镜头前述说,增强其话语权,并尽心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体现出媒体对百姓深切的人文关怀和“三贴近”的新闻从业理念。  相似文献   

17.
王悦路 《传媒》2023,(24):9-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长期以来,让时政新闻既“有意义”又“有意思”,让百姓看得进、看得懂、传得开,是摆在主流媒体面前的一道“必答题”。2022年10月16日,在党的二十大开幕当天,长城新媒体集团首创“竖屏短视频+聚合应用程序”方式,推出一档《百姓看联播》节目,每天通过4至5条短视频,对《河北新闻联播》中老百姓关心但又看不懂、不爱看的时政新闻进行通俗化解读,实现了“像刷抖音一样看新闻”,为传统新闻报道找到了一个移动端传播的新入口。截至2023年12月,  相似文献   

18.
一、关注民生 构建和谐社会 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更将其提高到一个高度来看待。我们老百姓版办版原则就是“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服务百姓,无处不在”。十年来,我们秉承这样一个定位为百姓答疑解惑,反映民情,一直在如何更好地为老百姓贴心服务上下功夫.使老百姓版成为新晚报的一个品牌,如今“有事儿就找新晚报《老百姓》版记者”已成为众多冰城老百姓的一个共识.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民生问题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关注、着力解决的问题。关注民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所在。在新形势下,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如何主动融人民生领域,档案工作如何有效服务民生,是摆在全体档案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左宏碧 《大观周刊》2011,(36):71-72
社会心态,是指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各级政府要“以人为本”、“服务在先”,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加强公信力建设,对“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和平、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