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宇宙并没有在膨胀,之所以觉得它在远离我们而去,而是人类的视差造成的。就像坐在运动的火车上,窗外远处的景物比近处的景物会让人感觉更加快速地移动一样。同理如果把我们地球当作运动的火车,那么宇宙大背景的一切相对于近地星系  相似文献   

2.
根据大爆炸理论,极早期的宇宙可看作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均匀物质,温度极高,密度极大,并以很大的速度膨胀着。在1929年,天文学家哈勃也表明,宇宙正在膨胀,是一种全空间的膨胀。在任何一点的观测者都会看到完全一样的膨胀,任何星系都以它为中心四面散开,越远的星系间彼此散开的速度越大。有了这个认识前提,我们就可以测量地球与宇宙中心的距离了。测量地球离宇宙中心的距离,我们就要测出现如今的地球是以多大的速度在散开的(远离宇宙爆炸中心的瞬时速度)。我们可以假设这个速度数值是Vy(km/h),现在我们还不清楚它有多大。其次,我们还要知道宇…  相似文献   

3.
坍缩的宇宙     
高运强 《科技风》2012,(17):188
哈勃定律和2011年天体物理学家测定,星体加速远离,从而证明宇宙加速膨胀,其实,加速远离,证明宇宙在坍缩.地球不是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系不是银河系的中心,银河系不是宇宙的中心……总之,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相对宇宙中心,视野圈内前面的星体受到引力大,以极大的加速度、速度远离地球,而地球后面的星体又被加速落在后面.以地球为观察点,星体加速远离,光谱显示红移,一整个宇宙或宇宙中心为观察点,整个宇宙在坍缩.如果处在膨胀期,宇宙外围星体引力势能大,速度动能小,内围膨胀的惯性动能大,视野圈内形成挤压,光谱显示蓝移,宇宙在膨胀.  相似文献   

4.
读者互动     
2009年07期江严读者问:如果地球上的水失去地球的引力,会散到宇宙中吗?以何种形式存在?我认为如果地球上的水失去地球的引力,将会散到宇宙中去。地球上的水之所以附着在地球表面上随着地球的自转而做圆周运动,是因为水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正是由地球与水之间的万有引力所提供的。如果地球上的水失去地球引力(也即是地球上的水失去了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的话,那么地球上的水将做离心运动,水因地球的自转而被“抛”出地球,散失到宇宙中。  相似文献   

5.
1633年,发明了天文望远镜的物理学家伽利略已经69岁了,因为他宣传了哥白尼"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真理,被宗教裁判所审判。在酷刑的折磨下,他被迫在悔罪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把笔一扔,说了一句话:“……可是,地球仍旧在运动!”当时,“地球在运动”的思想超出了一般人的常识;至今连幼儿园的孩子们都知道了。地球围绕太阳运动,每过1秒钟就前进30千米,如果乘上这么快的火车,从南京到上海只要10秒钟就到达,超过飞船速度的3倍。可是,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也没有感受到这种运动呀!除非有地震,脚下的大地总是那么安静。  相似文献   

6.
<正>科学中的悖论,常常会让科学家头疼不已。但是对悖论的分析和解决,也常常会引起科学中的重要突破。例如对于以太是否存在的探讨,最终导致了狭义相对论的提出。所以,把当今科学中一些悖论列出起来,是值得一做的。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当代宇宙学中存在的悖论。宇宙膨胀的悖论宇宙学中最为重要的悖论,则来自宇宙在不断膨胀的事实。宇宙在膨胀的证据,来自于几个不同的观察结果。首先是远处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因为来自这些星系的光存在着红移,而且星系离我们越远,红移  相似文献   

7.
宇宙间一切物体都处在运动之中,当然,恒星也不例外。我们没有感觉到,那是因为恒星离我们非常遥远。恒星有自转运动,也有相互绕公共轴心的运动,还有空间运动。这里我们只谈空间运动。  每颗恒星都有自己运动的方向和速度。从速度看,恒星每秒的速度从几公里至数百公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恒星在飞行。地球上的飞机和火箭的运动,比起恒星运动好像乌龟在爬行。目前已测出3万颗恒星的空间运动速度。如毕宿五以每秒54公里的速度在离开我们,参宿七以每秒21公里的速度离开我们;天狼星以每秒8公里的速度向我们靠拢,北极星以每秒17…  相似文献   

8.
我们无意间发现我们生活的空间和微观的原子、电子间有着些许的相似。宏观如太阳系,是八大行星在围绕着太阳做有规律的旋转,而微观体系原子中,是若干个电子在围绕着原子核旋转。如果把地球想像成一个正做着绕核运动的电子。那么这两者之间是否就有些许相像了呢?  相似文献   

9.
<正>相对论是20世纪中所提出的最伟大的理论之一,不过它能解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吗?相对论可以解释许多宇宙现象。如时空中物体如何运动;预言黑洞的存在;光线因引力而弯曲;水星运动的轨道等等。而且爱因斯坦的理论还产生了许多惊人的现象。例如,如果宇航员的速度相对地球来说很快的话,那么地球上的人会发现宇航员那里的时间流逝得更慢,这种现象称为时间膨胀。  相似文献   

10.
速度学问多     
<正>课文再现: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30万千米每秒,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如果按照光速运动,我们一秒钟就可以沿着地球赤道转7圈多,真是令人难以置信!《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这篇课文带我们进入了神奇的速度王国。从人奋力奔跑的速度到鸵鸟、猎豹、汽车、游隼、飞机、声音的速度,再到火箭、流星体的速度,甚至光速,你是不是无比惊叹宇宙的奥秘和神奇?!速度还包含哪些科学知识呢?  相似文献   

11.
相信看过本期《那会是另一个“地球”吗?》文章的读者一定会有这样的问题:如果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有生命迹象存在的类地行星,如何去实地考察一番呢?如果行星的主人是高级智慧生命,那么地球人如何前去拜访呢?这一切有待于光子火箭奇迹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我们无意间发现我们生活的空间和微观的原子、电子间有着些许的相似。宏观如太阳系,是八大行星在围绕着太阳做有规律的旋转,而微观体系原子中,是若干个电子在围绕着原子核旋转。如果把地球想像成一个正做着绕核运动的电子,那么这两者之间是否就有些许相像了呢?此外,我们发现运用于宏观态的许多定律与适用于微  相似文献   

13.
大地震撼     
体波在地下深处传播的震动初始(P)波是快波,以5千米秒的速度通过地球本体传播。它们交督着推拉岩石造成拉伸和挤压,其运动与调轨的火车相似。次生(S)波运动比初始波稍慢,速度约3千米秒。它们使岩石上下或左右运动,像一条被挥动的跳绳样。  相似文献   

14.
我们知道,在天文观测当中,看到越远的天体,意味着它在时间上距离我们也越古老,也就是离宇宙大爆炸的起点越近。那些距离地球最远的星系,也就是在宇宙大爆炸之后不久刚刚诞生的幼年星系。 ■光芒微弱的幼年星系 幼年星系很少被看见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星系在早期发育时,只能发射非常微弱的光。根据现在的星系演化理论,在星系规模还很小的时期,最初的恒星的形  相似文献   

15.
问专家     
<正>如果你遇到一个质量为1克的黑洞,会发生什么?根据霍金的理论,在宇宙中存在着很多微型黑洞,它们的质量比1千辆汽车的质量还大,但是体积却比一个原子还小,所以可以轻松穿过地球,不会对地球或者人类产生影响。但如果是一个硬币大小的黑洞,那么事情可能就不一样了。我们首先来假设一个黑洞的质量为1克,根据史瓦西半径公式,可以算出这个黑洞的半径大约为10-30米,而一个氢  相似文献   

16.
火柴盒大一块重四十万吨地球上密度最大的物质是稀有元素锇,它的密度是每立方厘米22.5克,目前,比锇的密度更大的物质,在地球上还没有发现。而天文学家却告诉我们,宇宙中有一种恒星叫白矮星,它的平均密度竟比锇还高三千多倍。如果考虑到白矮星中心部分承受了外层的重量,受到的压力十分巨大,物质被压缩得更加紧密,那末白矮星中心部分物质的密度,恐怕足有水的二百多万倍。这种物质火柴盒那么大一块,  相似文献   

17.
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生命之所以出现在地球上,是太阳为我们提供了合适的热量、地球自身的质量以及离太阳的距离适中等因素造成的。不过,吹毛求疵的科学家说,要想让生命在行星上更早出现,或者生存得更久远,那么其实太阳和地球这对搭档并非完美。  相似文献   

18.
如果有人问你:“今年你多大了?”相信每个人都能很快地回答出来吧。可是,大家知道我们生活的地球有多大年龄吗?如果我们能准确地知道地球诞生的时间,那么我们就可以解开地球、太阳系,甚至宇宙的许多奥秘。虽然这项测算任务非常艰巨,但是,人们探寻地球年龄“计时器”的脚步却从未停止过。  相似文献   

19.
零点的宇宙     
我们的宇宙大的惊人,用光那么快的速度丛地球跑出宇宙之外也要花上百亿年,在宇宙之外还有更大的空间,我认为宇宙很小,不仅小,而且小到零点,时间也在零点之内,物质不可能天生就有,空间也不可能本来就有,0不可能等于1,无中生有是不可能的。正于佛学所言万物皆空,我们生活在一个虚幻的零点宇宙中。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我国科学家通过观测网获得的数据表明,北京、天津、上海、西安乃至全国各地就像一艘巨轮上的“乘客”,正以每年5毫米的速度向东“行驶”,这是因为中国大陆板块一直在缓慢地东移。那么,地壳为何会移动呢?100多年前,科学家在研究大气运动时惊奇地发现,地面吹拂的风并非直接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而是不断地偏离其原来方向:在北半球总是向右偏转,在南半球总是向左偏转。经过仔细研究发现,原来在日夜不停旋转着的地球上,一切相对地球运动着的物体,都毫无例外地受到某种拉引力而发生偏离现象,人们称之为地转偏向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