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从事新闻工作还不到两年,但经历过的很多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不久前参加的“老区行”采访活动,更是让我难忘。“老区行”,是由农村大众报丁蓬总编辑主持策划的一次大型采访活动,是《农村大众》向国庆50周年献礼推出的一系列专题报道中的重头戏。整个采访活动涉及沂蒙山区、原昌潍地区和胶东半岛的12个县市区,采访时间从6月26日到7月18日,历时24天。编辑部对这次活动非常重视,从各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了包括新闻部主任、记者部主任在内的5人采访小组。同时提供专用经费,配备了专用的采访车和两台  相似文献   

2.
我是1980年8月16日被解放军总医院派到邓小平同志身边工作的。在给首长做专职保健医生的3年时间中.小平同志先后会见外宾187次.接受外国记者采访7次。我曾多次目睹小平同志接见外国元首和接受记者采访的各种场面,他的外交家风采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我到《老年杂志》的时间不是太长,采访老人的机会也不是太多,但在有限的对老人的采访中,给我留下的印象却十分深刻。从他们身上,我看到更多的是善良、平和以及走过人生  相似文献   

4.
邢阳 《今传媒》2009,(10):84-85
意外一:突然被派去黑龙江省采访老马的家人 "老马?他是干什么的?"2009年2月5日一大早,社会新闻部主任孙振宇将一篇关于从星光大道走出的农民歌手马广福的报道递给我,说采访中心领导商量决定,派我去黑龙江采访老马的家人,还没详细看报道的我不解地问了这句话.  相似文献   

5.
1995年9月26日到29日,应河北电视台的邀请,美国依阿华州锡达拉皮兹市电视公司以新闻部主任助理比尔·埃文斯,新闻主播、记者布鲁斯·奥尼和摄影记者罗恩·汉森组成的采访组来河北采访,全方位报道我省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情况。我与新闻部记者姚守俭同志一起陪同美国同行在唐山、秦皇岛两市进行了为期4天的采访。  相似文献   

6.
今年2月,笔者应美国<读者文摘>之邀,赴美国休斯敦市对正在那里养伤的刘翔进行一次专访.在这次的采访过程中,有一个环节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读者文摘>编辑部要求我在刘翔的采访过程中一定要使用录音笔记录,并告知会有一套专门的审核制度来检查采访录音.  相似文献   

7.
1990年是八路军、新四军在苏北敌后胜利会师的50周年,也是盐阜抗日根据地建立50周年。人们抚今思昔,无限怀念那些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的先烈。而此时此刻在我的脑海中首先浮现出来的,是我的同龄人和同行钱毅同志,他的英姿和业绩,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钱毅是于一九四七年三月在淮安石塘敌占区采访时,被蒋匪军俘虏  相似文献   

8.
我之所以只写高粮同志的采访事迹片断,是因为我只跟着他采访了一段时间,不可能了解更多的事迹。然而,就在这段采访的过程中,高粮同志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实事求是的采访作风,不为名利的高尚品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83年5月,当年63岁的高级记者高粮来到云南边防采访,有关部门介绍他到中越边境某团采访指战员们五次扑灭山火,保护国家森林的事迹。当时,我刚调到团里当兼职新闻干事.高粮同志一到,我就向他介绍了扑灭山火的有关情况。我认为:凭着高级记者的手笔,又有我介绍的那些情况,他足  相似文献   

9.
亦杰 《今传媒》2006,(8X):25-25
我爱看央视的“新闻调查”栏目,记王志、董倩、杨春、柴静等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很赞同《中国青年报》“冰点”主编李大同的评价:“新闻调查”的记显现出职业化特征,这表现在对采访现场的控制和采访对象的交流上。在提问的水平上。“新闻调查”的记越来越表现出个性,这会让观众对他产生出信任。”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一个记者有什么“秘密武器”的话,那我认为就是深入采访。浮于表面,接触的是生活的皮毛,给读者的也必然是一般化的新闻报道,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有沉到生活的底层去,掌握了丰富、生动的第一手资料,才能写出好的报道。 1988年7月,我有感于文化古城苏州青年新的  相似文献   

11.
我与《出版广角》的编辑和领导的相知相识均是在他们出版社开展调研或采访或召开有关业务会议等活动中相遇而结交的。每每交流,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执著的追求和责任心、事业心,待人的热情和真诚,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2.
采访贵在直接、深入。到现场去捕捉第一手材料,有时虽要经历艰苦和危险,但往往能留下深刻的印象。1948年6月9日,北平五千学生举行反对美帝国主义扶植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游行示威,队伍曾三番受阻,两次会师,都被我当场目睹。此情此景,至今仍历历在目。简记三十五年前的这次采访经过,意在提倡多写现场目击记。  相似文献   

13.
今年2月底我在贝尔格莱德新闻部大楼办理联合国维和部队记者证时,被办公室里的一堵“名片墙”深深吸引住了。墙上一米多见方的地方贴满了各国记者在此办证时留下的名片,粗粗一算竟有400多张。三月中旬我辗转至克罗地亚首府萨格勒布市采访,在联合国维和部队总部的新闻办公室里了解到,在此办证的外国记者已逾800人,而陆续前来办证的人仍是不断。也就是说,为采访前南斯拉夫地区冲突而在最近三年到过巴尔干半岛的外国记者已在千人以上!  相似文献   

14.
首届北京国际纪录片学术会议上展出的众多中外优秀纪录片中,法国纪录片《课间休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部片子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的原因并非它比其它片子更好,而是觉得如果要从参展的这些片子中学到点什么的话,《课间休息》无疑给了我们  相似文献   

15.
1994年2月,我在贝乐格莱德新闻部大楼办理联合国维和部队记者证时,被办公室里的一堵“名片墙”给深深吸引了.墙上一米多见方的地方,贴满了各国记者在上办证留下的名片,粗粗一算竟有400多张.3月中旬我辗转至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采访,在联合国维和部队总部的新闻办公室里打听到,在此办证的外国记者已逾800人,而陆续前来办证的人仍是不数据.也就是说,为采访前南斯拉夫地区冲突而在最近三年到过巴尔干半岛的外国记者已在千人以上!  相似文献   

16.
对于职业的新闻传播机构来说,采访是全部职业活动的前提.正如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原新闻部主任弗兰克所言: "采访是我们这一行的基本手段,没有它我们就无法生存."  相似文献   

17.
应美国新闻总署的邀请,我们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摄制小组前不久赴美采访了美国电视界,一些事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新闻里插广告还是广告里插新闻  相似文献   

18.
7月上中旬,我随本报国内政治部主任吴昊和青年记者罗盘,到内蒙古边防部队采访。15天行程,印象深刻,收获甚丰。回京数日,《内蒙古边防部队纪事》五篇稿子陆续见报,我们还带来了数篇"计划外项目"。有同志问我此行感想,我说:"还想再去1" 边防部队欢迎我们内蒙古边  相似文献   

19.
贝鲁特给我留下的深刻而难忘的印象实在太多了,劫车、绑架、汽车爆炸,还有炮声和枪弹。然而,我常常思情萦绕的,还是那些在战乱中和我有过共同的忧苦和喜乐的中国同行,尤其是那几位新华社贝鲁特分社的青年记者。我在贝鲁特的4年风雨生活中,同他们一起避枪弹、躲爆炸,饥肠辘辘搞采访,日夜不眠发电稿,我们曾一起在光线暗淡的地下室里度过了难忘的日日夜夜。我所记述的,也许是琐碎而平凡的  相似文献   

20.
做企业报记者近10年了。自己在记者这个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但走过不少弯路。成功的采访印象倒不是很深,倒是一次失败的采访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使我体会到了做记者只有热情是不够的,必须学会与采访对象的沟通、与兄弟媒体沟通,但最重要的我认为是与内部编辑人员、甚至是总编辑的沟通。1993年,我走上新闻记者岗位,1994年初我承担了一个重要的采访任务。胜利油田公安处治安科副科长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