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竹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诗经·卫风·竹竿》中说:“竹竿,以钓于淇”。“如竹矣矣,如松茂矣。”《小雅·斯竿》中也有“瞻彼其奥,绿竹猗猗;瞻彼其奥,绿竹青青”之句。朱熹解释道:猗猗乃“美盛之貌”,青青乃“刚强茂密之貌”。晋人戴凯之撰有《竹谱》,记述竹类70多种,是我国关于竹子的第一部专著。竹子直立有节,枝叶挺劲铦利,类似书法的笔划,而绘制图画的毛笔,亦锋长而尖,所以古人称画竹为写竹。元代李仲宾的名著《竹谱详录》,凡十轼甚至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卷,系统介绍写竹的历史与技法,描述了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可见…  相似文献   

2.
清明节考源     
清明节考源杨琳“清明”一词作为节气之名早在先秦典籍中就已出现。如《逸周书·时训》:“清明之日,桐始华。”《管子·幼官》:“十二,清明,发禁。”但节气并不等于节日。节气只是季节时序的标记,而节日则要有一定的庆祝纪念活动及相应的仪式习俗。那么清明节气是怎...  相似文献   

3.
河图·洛书在西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史公云:“三王不同龟,四夷各异卜”,又云:“蛮夷氐羌虽无君臣之序,亦有决疑之卜。或以金石,或以草木,国不同俗。然皆可以战伐攻击,推兵求胜,各信其神,以知来事。”这一描写比较接近于常时我们多民族的国家宗教文化发展情况的事实。  相似文献   

4.
薛理禹 《寻根》2011,(4):32-36
自古以来,东南沿海地区多有淫祀的文化风俗。《汉书·地理志》记载,江南“信巫鬼,重淫祀”。《隋书·地理志》记载,扬州“其俗信鬼神,好淫祀”。《宋史·地理志》则说,福建“其俗信鬼尚祀,重浮屠之教,与江南、二浙略同”。唐宋以后,淫祀之风未曾断绝。明清盛行的“五通神”信仰,即是一种典型的淫祀现象。  相似文献   

5.
清明节在中国传统节日里有它独特的地方,除了节庆内容有特色,还有两点与他节不同:一是与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重合,二是与另一节日“寒食”合一,这自然有一个历史生演过程。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扫墓祭祖,其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朗气清,草木披绿,适宜户外活动,故伴随扫墓而有踏青、郊游、文体活动,还有戴柳避邪的民俗,使清明节在追念祖亲的肃穆氛围中增添了欢乐吉庆的成分。  相似文献   

6.
<正>国务院于2006年5月20日正式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明节便名列其中,其重要的文化价值可见一斑。但不管是与人交谈,还是课堂教学,我发现为数不少的人以今天的民俗为准,认定清明节就是寒食节,甚至把二者的来历都当成是一样的,谬之甚远。一、清明与寒食的起源清明,夏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其由来已久,《逸周书·时训》就有记载:"春分之日玄鸟至……清明之日萍始生……。"一般在农历三月初一前后(公历4月  相似文献   

7.
《寻根》2016,(2)
正潮汕人过清明节,常见的民俗活动有扫墓祭祖、食薄饼、蒸朴籽粿、踏青郊游等。然而在潮汕的个别地方,流传着一些与清明节相关且独具特色的奇特风俗。农历二月十七日过清明清明节虽没有确切的日期,但一般是在农历三月初,而在揭阳炮台新明村,固定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七日过清明节,该村叫作"家门兴,二月十七过清明"。相传,新明村先民谢老大,为人忠厚老实,对待兄弟情深。在分家时,谢老大把良田、豪宅、肥猪等上好家产让给三个弟弟,自己只留下两亩水田。分家之后,恰逢三年大旱,谢老大的田园  相似文献   

8.
端午百索考     
正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民间有吃粽子、划龙舟之俗,也有挂菖蒲、艾叶,系百索之俗。所谓系百索,即以五色丝系臂,现在民间已少有人为之。事实上,这一民俗在中国历史上是源远流长的。例如,唐代万楚于端午日观看歌舞表演,中有一妓令其心醉神迷,直欲出于生而入于死,《五日观妓》诗曰:"谁道五丝能续命,却令今日死君家。"所谓"五丝能续命",应该是当时  相似文献   

9.
城南客话     
步障:實物和常理《辭海》“步障”條云是“用以遮蔽風塵或視綫的一種屏幕”,引《晋書·石崇傳》:“崇與貴戚王愷、羊琇之徒以奢靡相尚;愷作紫絲有布障四十里,……崇作錦步障五十里以敵之。”沈從文編著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從本圖和敦煌開元天寶間壁畫《剃度圖》、《宴樂圖》中反映比較,進一步得知古代人野外郊游生活,及  相似文献   

10.
郑熊 《华夏文化》2009,(2):62-64,33
一、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感恩节 张岂之教授在发言中谈到今年黄帝陵祭陵学术研讨会的主题确立为“清明·民族感恩”,是与目前的现实相关联的,认为“只有从民族的先辈们和民族历史中吸取智慧和力量,对先辈们抱着感恩的情怀,且使之转化成对历史和文明进步的礼赞,才能够实现和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以民为镜”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