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钱振新 《图书馆》1994,(2):22-24
《郡斋读书志》收录小说类书目摭议钱振新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是宋代著名的私家目录,也是我因现存最早的几部私家目录之一。有人认为《崇文总目》、《通志、·艺文略》也属私家目录之列。从编纂者角度看,《崇文总目》由王尧臣与欧阳修撰,《通志》则由郑樵撰,但从其...  相似文献   

2.
私家藏书目录即由私人编纂的以私人藏书为基本著录对象的一种目录。它发展到宋代,形成一种风气。有书名可考的宋代私藏目录有30多种,如江正的《江氏书目》、吴良嗣的《蘸金堂书目》、田镐的《田氏书目》、李淑的《邯郸图书志》等等。但现存的仅有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尤袤的《遂初堂书目》、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三部。(以下分别简称为《郡志》、《遂目》和《书录》)。宋代私目有如此长足的发展,有它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郡斋读书志》全称《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以下简称《读书志》)是我国宋代著名学者晁公武撰写的一部反映其私人藏书概况的解题目录,该书的问世不仅极大的丰富了我国古代的目录学著作,同时也正因为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附有提要的私人藏书目录而受到历代目录学家的重视。遗憾的是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我国图书馆界对晁公武及《郡斋读书志》的研究开展的甚少。现适逢上海古籍出版社新版《郡斋读书志校证》一书,籍此良机本文拟对晁公武的图书分类理论和《读书志》的分类体系结构作些探讨,以求教于贤达和同好。一、晁公武的生平和主要学术成就  相似文献   

4.
晁霞 《图书馆学刊》2014,(12):120-123
作为中国第一部私家藏书提要式编目著作,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的学术价值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肯定。近年有关《郡斋读书志》的书目学研究和学术论文,以及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的硕博士学位论文,都呈日益增长趋势,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对于《郡斋读书志》收录的画论书目,学界还缺乏深入探究和重视。《郡斋读书志》的画论价值亟待有识之士的进一步发掘。  相似文献   

5.
田艳艳 《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30(6):161-162,168
晁公武是宋代著名的目录学家,他的《郡斋读书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具有解题的私家藏书目录。以此,通过揭示《郡斋读书志》的目录分类体系、著录方法,说明了《郡斋读书志》在中国目录学史上的重要价值、地位和作用,彰显了晁公武的目录学成就。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乡土志"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兴亮 《图书馆杂志》2003,22(11):74-75
本文简要说明了“乡土志”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特点,分析了《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乡土志”收书范围过窄、年代断代失误问题,指出1905年《乡土志例目》颁布之后,“乡土志”才大量出现,因此1905年可以成为乡土志成书的一个断代参考。  相似文献   

7.
南宋初年晁公武撰著的《郡斋读书志》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解题式私家书目,它收书丰富,体例完备,具有极高的目录学价值,对后世目录著作产生了重大影响。《郡斋读书志》是晁公武倾注了多年的心血所完成的一部不朽的目录学著作,也由此奠定了他在中国目录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但需要指出的是,井度和赵希弁二人也对《郡斋读书志》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没有他们,《郡斋读书志》就不可能成书和流传。  相似文献   

8.
卓越 《图书馆杂志》2008,27(6):79-81
朱绪曾的《开有益斋读书志》是清代读书志的典型著作,具有目录学著作的性质。以往学者对其著录体裁及学术价值很是认可,但就该志的撰写流播情况较少留意。为了弥补这方面的研究缺撼,本文着力考察《开有益斋读书志》撰写、流散、整理及刊印的过程,以期对该志的进一步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山左学者晁公武的目录学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鲁燕 《河北科技图苑》2004,17(4):23-25,43
通过揭示《郡斋读书志》的分类体系、体例结构和解题文字,说明了《郡斋读书志》在中国目录学史上的重要价值、地位和作用,展示了山左学者晁公武的目录学成就。  相似文献   

10.
赵晨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2):141-146
[目的/意义]《玉函山房藏书簿录》是清代文献学家马国翰的私人藏书目,其分类具有独到之处,本文意在探讨其特色与形成这种特色的原因。[方法/过程]将《玉函山房藏书簿录》的四个部类分别与《经义考》、《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以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公私书目进行比较,以明确其特色。[结果/结论]《玉函山房藏书簿录》的设类体现出守旧与创新的结合,经编诸类目既借鉴《经义考》,又吸收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创新之处,史编、子编则相对保守,在分类设置上墨守旧规。通过对《玉函山房藏书簿录》分类设置的探讨,明晰其兼具保守性和创新性的鲜明特点,也因为这种特点,《玉函山房藏书簿录》的类目设置和书籍归类也存在一些不当之处。尽管如此,《玉函山房藏书簿录》作为一部私人藏书目,也是具有独特价值的。  相似文献   

11.
《郡斋读书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具有解题的私家藏书目录,收录比较丰富,共著录书1496部,除去重见者为1492部,基本上包括了南宋以前我国古代的各类著作,尤以收罗唐、宋(北宋和南宋初)时的书籍更为完备。可补《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之阙。更有不少书籍在今天已残阙,甚至亡佚,因而就显得有较大的史籍参考价值。《郡斋读书志》以其著录丰富,解题完备翔实,不但开私家目录优良传统之先,而且为后世目录学家所推崇仿效。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就是仿《读书志》而作,同时称该书“其所发明,有  相似文献   

12.
金华 《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12):132-133,136
作为“纲纪群籍,簿属甲乙之学”,目录学的发展关系重大。随着七部分类到四部分类法转变的完成,史部目录的地位最终突显出来。直到《隋书·经籍志》(为了叙述方便,仿照惯例《隋书·经籍志》简称《隋志》《汉书·艺文志》简称《汉志》)的完成,史部目录终于独立而且下设各子目成熟完善,为后世所效仿。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读书敏求记》作者的生平与个人的藏书喜好,叙述了该善本书目的编制体例及相关内容,而且中肯地评价了《读书敏求记》在历史上的学术价值和在中国古代目录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14.
倪士毅先生于1980年发表的《宋代目录学家晁公武和<郡斋读书志>》(《杭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一文中指出,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有提要的私家书目。1985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目录学论文集》收录了这篇文章。198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古代文化史专题史话》和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典籍之最》两书都采用了这种观点。显然,这种观点在近来是有些影响的。其  相似文献   

15.
《四库全书总目》在征引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过程中时有讹误。本文对《四库全书总目》征引过程中的十处错误加以订正。  相似文献   

16.
宋代目录学家晃公武和他的《郡斋读书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邵斋读书志》的成书过程、体例及版本流传情况。  相似文献   

17.
周中孚是清朝嘉庆和道光时期杰出的文献学家,他仿照《四库全书总目》,利用协助整理李筠嘉私人藏书的机会撰成的《郑堂读书记》是其目录学代表作。《郑堂读书记》又与李筠嘉的《慈云楼藏书志》渊源深厚,周子美认为两者实为"同一书"。该文通过史实辨析,厘正了与《郑堂读书记》有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察了《郡斋读书志》的版本源流,分类体系、体例结构等。  相似文献   

19.
关于王俭《七志》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嘉川 《图书与情报》2001,(2):52-56,23
王俭《七志》是我国古典目录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虽然学界对之已有广泛讨论,但尚有未发之覆。本文在仔细研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七志》的编纂、分类方法、后世著录与书名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认识和论证。  相似文献   

20.
邓建 《图书馆学刊》2009,31(10):81-83
通过对正史艺文(经籍)志中的“目录之目录”——簿录篇和目录类进行考察,可以窥知中国古代目录学的发展流变。《隋书·经籍志·簿录篇》是中国古代目录学史上的首例“目录之目录”,表明中国古代目录学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从《旧唐书·经籍志·目录类》到《清史稿·艺文志·目录类》,“目录之目录”不断发展,渐次兴盛,展现了中国古代目录学逐渐走向鼎盛的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