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二课练习有这么一题:指出“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是什么修辞手法.教参答案为“顶真”.我认为答案应该是“回文”.下面我想就自己对“顶真”和“回文”的理解,谈谈这两种修辞方法,以就教于大方.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文第四册《井冈翠竹》一文后“思考和练习”第三大题的第2小题是:“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1993年9月印行的统编《教参》将此句中的“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所用的修辞格分析为顶针,其实应该是回文。顶针是用前一句结尾的词或短语,作为后一句的开头,使上下句蝉  相似文献   

3.
初语第四册《井冈翠竹》中第三道练习题的要求是:“说说下边对井冈翠竹的这些描写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起什么作用。”该题第2小题为:“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人教社1988年出版的教学参考书第8页的“课文分析”把“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说成是回文。再看教参第11页答案是:“用了‘顶真’‘拟人’。”至于修辞手法起什么作用,参考书避而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第四册《井岗翠竹》一文里的“青青”一词,既没有注音,也没有释义,这样容易产生误解。在古汉语里,“青qīng”是与“菁jīng”相通的。如《集韵》注:“青,与菁同”《释文》:“青,本亦作菁”;洪兴祖《楚辞补注》:“青,茂盛也,音菁”。那么,《井岗翠竹》一文里的“青青”,是否应当作“菁菁”解呢?我以为应当作“菁菁”解。因为“青青”是作为描绘毛竹茂盛的叠音形容词出现在课文里的。如:  相似文献   

5.
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发问的精神》的自读提示有这样的句子:文章既从正面论证了自己的论点正确,又从反面论证了相反的论点不正确。本册《教师教学用书》的第274页在段落层次提纲中又有“正面论点”和“反面论点”的  相似文献   

6.
一、成来问讯与皆叹惋语出《桃花源记》(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初中语文教学参考书第四册,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一室编。以下几例错误都出自该出版社的教学参考书)。翻译为“都来打听消息”和“(他们)都感叹惋惜”。这是不准确的。先看“叹惋”一词:“叹惋”又作“惋叹”,是惊异的意思。唐代玄应在《一切经音义》一书中引《字略》说:“惋叹,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第四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在注释“何妨一下楼”时说:“闻一多晚年很少下楼,人们称他‘何妨一下楼主人’。”闻一多先生有“晚年”吗?晚年是指“老年人一生中最后一个时期”(《现代汉语词典》),而“老年”又是指六七十岁以上的年纪。该册在《最后一次讲演》的注释  相似文献   

8.
选入初中语文第三册教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以下简称《送》)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以下简称《黄》)这两首诗都是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名篇。它们既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各有千秋。一、虽都表现“送别”的主题,但表达感情不同《送》诗是作者王维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送别亲友到一个僻远的地方去;表达的是那种深  相似文献   

9.
古诗讲究语言精练。诗人常把两个名词组合成一个新的词组来反映事物的特色。“水村山郭酒旗风”(初中语文第二册《江南春绝句》)与“吹面不寒杨柳风”(转引自初中语文第一册《春》)中的“酒旗风”和“杨柳风”就是这方面的例子。“酒旗风”既写出了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的酒旗的动态,又表明春风的轻盈柔和。“杨柳风”既让我们看到了杨柳发青,又感到了春风拂面。真是言精意赅耐人寻味。这两个“风”又有不同之处。“杨柳风”教材  相似文献   

10.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鷺。”(李清照《如梦令》)课本(初中第四册)注“争渡”为:“抢着把船划出去”。一些流行的注本和教学参考资料,也都采用这种说法(如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唐宋词选》、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中学古诗文对照注释(初中部分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四册教学参考书》),不妥。全  相似文献   

11.
味“回环”     
“回环”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可使语言表达曲折优美。郭沫若在《科学的春天》中有这样的语句:“社会主义需要科学。科学更需要社会主义。”袁鹰《井岗翠竹》中的“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都用的是回环修辞。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在唐宋诗人的诗中比较多见,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语巴山夜雨时。”这首诗在结构上就使用了回环修辞。它以时间和空间的回环取  相似文献   

12.
《诗情画意·轻快活泼》(《中学语文教学》84年第十二期)一文释辛弃痊“明月别枝惊鹊”(《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别枝”为“另一枝”。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中也持这种说法。细细推敲,觉得犹可商榷。  相似文献   

13.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第五册《捕蛇者说》中对“向吾不为斯役”一句作了如下注释:“假使我不当这个差,向,从前。”编者将“向”释为“从前”,而在译文中又看不出这一意思,实在令人不解。“向”在文言文中确有“从前,以前”的义项,如“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庄子·山木》)又如初中语文教材《桃花源记》中的“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但将“向吾不为斯役”一句中的“向”也看作“从前”则欠妥当。如果把全句连在一起,不难看出,“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是一个追求假设关系的复句,意思是:假设我不当这个差,那么早就困苦不堪了,前半句并没有强调“从前”的必要,因为“吾不为斯役”的时间是不言自明的,尤其是后半句中的“久”字  相似文献   

14.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第五册选入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该册的《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用书》)在评析本文时,认为该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笔者以为这样评析既有背于孟子作此文的本意,又前后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相似文献   

15.
沐俊敏 《学语文》2006,(1):46-47
一、“不毛之地”之“毛” 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向沙漠进军》:“新疆建设兵团在天山南北建立国营农场,开沟挖渠,种麦种棉植树,那里原是不毛之地,现有是一片葱茏,俨然成为绿洲。”课文对“不毛之地”的注释是:“不长草木的地方。毛,指草木。”第六册《出师表》:“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课文对“不毛”的注释是:“不长庄稼(的地方)。意思是荒凉的地方。毛,苗。”  相似文献   

16.
屈凡超 《学语文》2004,(6):48-48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人教版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第四册),课文注释把文章第二节中“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一句,译作“我怎么能知道那里现在的风气跟古时说的有什么不同呢?”笔者认为是错误的,错在把原文的意思弄反了。  相似文献   

17.
[求解 ]《小学教学参考》编辑同志 :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 ,多年来从贵刊学到不少东西 ,谢谢 !现有两个问题向您请教 :1 “九义”教材六年制第三册的《北京》有 :“北京的街道绿树成阴”。这里的“阴”为什么不用“荫” ?2 第四册“归类识字 (一 )”的第一课中 ,“山清水秀”的“清”为何不用“青” ?衷心感谢您的帮助 ,盼答复。广西邕宁县城关第四小学 李冬霞[回音 ]先说第 2个问题。“山清水秀”也作“山明水秀”“水秀山明”“秀水明山”等 ,是 4字成语。从“山清水秀”的结构看 ,这是个联合结构 ,“山”与“水” ,“清与秀”是一致的 ,…  相似文献   

18.
初中语文四册第八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中,引用了闻一多先生生前说过的这样一句话:“我们要准备象李先生一样,……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可是,备课时,我参阅了《最后一次讲演》(下称“讲演”),却是这样说的:“我们随时象……”,  相似文献   

19.
在荀子《劝学》中有这么两句:“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其中两个“千里”前面分别用了“致”和“至”。这两个字在山东人民出版社初中语文第1册第1课《劝学》中没有解释,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3册第10课《劝学》中仅对“致”做了解释:“到达”。  相似文献   

20.
初中语文第四册《桃花源记》“思考和练习”第三题让学生辨析“处处志之”与“寻向所志”中的“志”的词义和词性。参考书解释“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