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凡 《新闻实践》2006,(7):58-59
地市商报自问世以来,定位问题一直是困扰办报人的一个大问题。因为除少数城市(一般是省会城市)商报占据了当地大众化报业市场的主流地位外,许多地市商报属市场跟随型报纸。所以地市商报只有定位准确,才能找到自己的市场位置。定位事关地市商报发展战略目前的地市商报大都从“传者”的角度出发定位,对读者市场  相似文献   

2.
汪明 《新闻前哨》2001,(11):34-3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传媒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在报业市场中,以市民为主要对象的都市类、生活类报纸之间的同城竞争已近“白热化”,而且这种抢占读者的风潮正在蔓延到其他领域的报纸,尤以体育专业报为甚。 与都市类报纸所不同的是,体育报对市场的争夺范围几乎涉及到全国所有的大城市,绝大部分的体育报在创办初期进行定位时,不约而同地喊出了“面向全国”的口号。 1999年11月份,湖北日报社创办了我省首家专业体育报──《体育周报》,如今,它的发行量十分可喜。这说明:只要善于做好报道内容,《体…  相似文献   

3.
《每日商报》是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下属的一张子报,其前身为《杭州日报·下午版》。2002年9月,为适应报纸主流人群在生活形态、信息需求等方面的变化,同时为避免与同属杭报集团的《都市快报》等子报进行同质化竞争,杭报集团决定将“下午版”改为更适应市场的、以提供消费类信息为主的针对分众市场的“经济生活类都市报”。经过几年的运作,《每日商报》是否达到了其既定的目标,其定位和品牌形象是否已清晰地树立在读者  相似文献   

4.
生活类报纸的专刊要想赢得读,站稳市场,关键是要‘在“新”字上做章:在定位设计上求新,在内容策划上创新,在表现手法上出新。瞄准新需求,科学、准确地定位,是报纸成功的前提,也是报纸专刊保持生命力的基础。[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孙清岩 《传媒》2014,(8):35-37
正在我国的报业市场上,有一类报纸很有特点,其最大特点是市场定位不清,名不副实。很多地方都有这类报纸,大多数地方的这类报纸处境都十分尴尬,它们既不是地方党报,也不同于地方的都市报,更不像专业类报纸,这种"四不像"的报纸就是冠以某某"商报"字样的报纸。这类报纸虽然有"商报"之名,但大都无"商报"之实,更多地方把这类报纸定位为都市报,好一点的定位为"经济生活类日报",很少有把其定位为  相似文献   

6.
赵川 《记者摇篮》2006,(2):38-39
时代商报自2005年7月中旬转属辽宁日报报业集团之后,至当年第四季度经过几个月的探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报思路:既不同于党报,也区别于一般的都市报,更有别于专业类经济报,他们把报纸定位在“品位相对高端,凸显独特风格‘,商味’浓淡适宜”的都市新型报纸。这样的报纸恰恰填补了沈城报业市场的空白,该报也正朝着这一方向努力。“商报言商”。时代商报在第四季度加大了经济报道的比例,商味新闻约占报纸版面的1/3,不仅包括金融、财经、贸易,而且涵盖工业、农业、旅游、服务业等经济内容。从报道看,主要分为三大版块,第一版块报道国家、省、市…  相似文献   

7.
《传媒》2006,(11):39-39
“1+X”的媒体组合模式 《精品购物指南》坚持以敏锐、独特的视角报道时尚消费动向,倡导积极、健康、高品位的生活方式。《精品购物指南》的独特定位开辟了独有的读者细分市场,与大众新闻类报纸、专业类报纸的读者交叉率极低,具有明显的市场独占性。基于这一优势,《精品购物指南》向合作伙伴提出了“1+X”的媒体组合模式:“1份《精品购物指南》+任意都市类日报”将为客户赢得整个北京市场。  相似文献   

8.
我们通常把机关报与都市报都称为“综合性报纸”,却往往忽略了它们是“不够综合”的报纸!它们分别占据着两个大的细分市场。仍按通常说法:机关报是“干部报”,都市报是“市民报”;机关报是“工作报”,都市报是“家庭报”:机关报是“严肃的政党报”。都市报是“大众化的通俗报”。不过,这两大报种开始出现相互渗透趋势,特别是源自受众定位调整,以市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的都市报向主流报迈进,传统党报也在适应市场中转型,增加社会新闻板块和生活服务板块,新闻彰显“软”、“近”、“实用“的平民姿态。  相似文献   

9.
郭勇 《新闻实践》2006,(9):44-45
地市商报定位“服务经济、贴近生活”,是一种侧重经济报道的都市类生活报。地市商报覆盖范围主要是本地区,受当地经济环境、读者层次影响较大,这就决定了地市商报的经济报道必须有别于《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全国性主流财经报  相似文献   

10.
副刊,是“报纸上刊登新闻、评论以外作品的固定版面”,早年的副刊常常是版面补白的“混编”和随报赠送的“附张”,以后逐渐发展成为有固定名称的版面。从鲁迅先生为北京《晨报》副刊起名,到约定俗成,经过70多年的发展和演变,、报纸副刊走势已呈现新的格局、无论是其内涵或者是外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拓展。 近年来,报纸越办越多,报业竞争愈演愈烈,读者在琳琅满目的报纸中,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在新时期,报纸副刊究竟该如何拓展生存空间呢? 找准定位争取读者 副刊要争取读者,必须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找准市场定位,所谓市场定…  相似文献   

11.
梅笑冬 《传媒》2000,(3):26-27
所谓报纸定位,就是确定报纸的属性、宗旨、功能、读者对象的行为,就是解决办报纸“干什么”、“给谁看”、“看什么”、“怎么看”等基本问题的行为。报纸定位,不能一味求同,而要重在求异,寻求报纸的特殊性、差异性。报纸定位准确实质上就是使报纸具有特殊性、差别性、排他性、不可替代性。读者日益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宁 《记者摇篮》2005,(11):44-45
一张报纸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市场定位是关键。而市场定位的主要依据是受众。报纸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受众市场有两个:一个是读者市场。另一个是广告市场。广告市场是在读者市场基础上,报纸与广告客户相互需求相互选择而确立的。报纸的读者众多、发行量大,才会吸引广告客户的投入,而广告效益的增加。又为报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从市场营销战略的角度考虑,一个企业应该努力寻找与竞争者相区别以获得竞争优势的特定方法。就报业组织而言,报纸差别的经营同样离不开各种特定方法的支持。报纸市场定位、报纸质量、报纸形象及品牌等范围广泛的种种方法都是报纸差别经营的强有力手段。一、报纸市场定位的差别化相对于报纸来说,其市场定位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认清和把握自己的读者群,二是报纸为这些读者做些什么。前者属于报纸的读者定位,后者属于功能定位。根据市场“多元异质化”理论,读者的新闻需求是多元化的,具有不同的质的要求,因此,报纸经营的上上策就是进行…  相似文献   

14.
罗文全 《新闻知识》2003,(11):15-16
一、都市报的角色认知 首先,准确定位。定位就是为报纸在已有或潜在的读者市场上确定一个合适的位置。都市类报纸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准确把握市场定位,打“市民牌’,因此报纸特色特别明显。 第一是内容定位——市民化,这是众多品牌报纸共有的“王牌”,主要表现在最大限度地反映民情民意,维护民权民利,满足民求民需,服务民生民计,化解民误民怨,宣传民法民规,凝聚民心民力等等,千方百计地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5.
崔同 《新闻爱好者》2002,(12):16-17
我们许多党的机关报年复一年地为实现扩大(至少是保住)党报覆盖面这一“崇高理想”而不懈战斗,为此冥思苦想出了许多招数。成效不能说一点没有,但总的来讲,党报的发行量仍呈逐年下降趋势,因此,影响力也在减弱。怎样走出尴尬?怎样增强竞争力?我们需要在思维方式上有所突破。找对人。根据传播学原理,任何一份报纸都无法满足全部读者的全部信息要求,成功的报纸,只能在一定的环境下,调配可以利用的新闻资源,满足一部分读者的一部分信息需求;再出名的报纸,也只能占领读者市场的一部分。因此,党报的受众定位,不能贪大求全,必须…  相似文献   

16.
报纸定位涉及到报纸的盈利模式和目标读者群的宽窄问题。定位准确可以避免同质化的恶性竞争,通过扬长避短占据读者市场缝隙的“空白”区域,如果定位不明智,就会进入同质化的恶性竞争圈,甚至出现现实读者与目标读者的错位和分离。所有的办报人都希望自己的报纸,在一个报种结构决定的读者结构错位的环境中,有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准确定位是办好栏目的前提为什么有的读者喜欢看这种报纸,而有的读者却喜欢看另一种报纸我想,受读者青睐的报纸,除了好的标题、好的文章、好的版式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报纸的定位问题,即你这张报纸是办给什么人看的,它的主要读者对象是哪些人我们必须首先具有这种定好位置的意识,才能根据不同的读者对象及其不同的阅读口味,设置出一些好的栏目去吸引读者、去占有市场。《语文报·初中版》是一份面向全国广大初中生,帮助学生学好语文的专业性较强的学习辅导类报纸。多年来,它一直紧紧围绕着“读”“写”“说”“想”“练”“…  相似文献   

18.
分众化时代报纸如何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宁 《记者摇篮》2005,(8):20-20
一张报纸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市场定位是关键.而市场定位的主要依据是受众。报纸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受众市场有两个:一个是读者市场;另一个是广告市场。广告市场是在读者市场基础上,报纸与广告客户相互需求相互选择而确立的。报纸的读者众多、发行量大,才会吸引广告客户的投入,而广告效益的增加,又为报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9.
“党报”这两个字,“党”是个性。是报纸当中的党报,不是晚报生活类报纸;“报”是共性,虽然是党报,但他是报纸,报纸就要尊重新闻规律。不能强调个性,抹杀共性,当然也不能强调共性,来抹杀党报的个性。  相似文献   

20.
“党报”这两个字,“党”是个性,是报纸当中的党报,不是晚报生活类报纸;“报”是共性,虽然是党报,但它也是报纸,报纸就要尊重新闻规律。不能强调个性,抹杀共性,当然也不能强调共性,来抹杀党报的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