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能够流行一时,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哲学基础,它一反西方绘画拼命简约、冷静的抽象和对传统绘画形式的否定(观念艺术),把已经扩大了的艺术概念,重新限制在绘画之内,挽救了架上绘画。正是新表现主义绘画使德国艺术再次大放光彩,备受世界瞩目。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多以工笔、写意为主,尤以写意为尚。西方油画艺术最早传入中国是在清朝雍正年间,传教士郎世宁来到中国,也带来了西方的油画。在多年寓居中国的日子里,郎世宁结合西方油画艺术与中国古典绘画的优点,创造性地完成了新的艺术形式,堪称中国古典艺术与西方艺术的第一次汇合。在20世纪的中国艺术史中,同样有一段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水乳  相似文献   

3.
西方绘画自印象派以来出现了众多的艺术流派,总括起来大致有结构主义、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三种类型。它们在表现形式上虽有区别,但又呈现出平面化的共同特征。究其原因主要是受东方绘画观念和形式的影响,尤其受中国绘画影响颇深。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多以工笔、写意为主,尤以写意为尚。西方油画艺术最早传人中国是在清朝雍正年间,传教士郎世宁来到中国,也带来了西方的油画。在多年寓居中国的日子里,郎世宁结合西方油画艺术与中国古典绘画的优点,创造性地完成了新的艺术形式,堪称中国古典艺术与西方艺术的第一次汇合。  相似文献   

5.
杨晶 《考试周刊》2010,(30):52-53
一、对新具象主义绘画的了解认识 在当代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文化艺术全球化危机呼声高涨的情形下,各国都提出绘画艺术要"民族化"、"区域化",以此来"全球化"。这就不得不迫使艺术家们在传统上找契合点,上世纪80年代后西方所谓“新绘画”发展迅速,如意大利的超前卫绘画;德国的新表现主义绘画、新野兽绘画;法国的新自由形象绘画;英国的新精神绘画;美国的新意象、新浪潮、新象征,新具象、新表现,涂鸦艺术、庞克艺术、叙事显象、图案与装饰、具象表现主义,等等。  相似文献   

6.
油画作为西方传统绘画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画种已有着几百年的悠久历史。它有着其独特的艺术语言魅力和特有的传统技法表现形式,经历了具象形式、抽象形式以及多样形式并存的几大历史阶段。现代绘画既受到了西方传统油画技法的影响,同时也得到了东方绘画艺术表现形式以及表现技巧方面的启发。本文主要介绍了我们如何学习油画技法以及油画技法的重要性和它的出奇制胜的魅力,并提高美术创作和鉴赏力,从而提高技法水平和提高鉴赏者的审美修养和审美经验。  相似文献   

7.
张卫峰 《天中学刊》2005,20(6):112-113
表现主义是在视觉艺术中以强调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而导致的对客观形态的夸张、变形乃至怪诞处理的一种艺术思潮和派别。表现主义画家认为,主观是惟一真实的。他们否定现实世界的客观性,反对艺术的目的性,反对机械的模仿客观现实,而主张表现“精神的美”和“传达内在的信息”,强调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和形式的重要性。他们常常在艺术作品中流露出悲观和伤感的情调。表现主义绘画在西方美术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曾经广泛地影响了欧洲甚至整个世界的绘画创作。  相似文献   

8.
“抽象表现主义”是二战后直到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一种绘画流派。评论家用“抽象表现主义”这个词来定义一群主要在美国纽约活动的艺术家所做的大胆挥洒的抽象画,本文对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中国绘画审美本质入手,阐述写意手法的文化意义和哲学背景,并以此为出发点,论说中国绘画的艺术特点和由此产生的艺术魅力。在论述写意的内含时以写实作为比照的概念,在论述中国绘画的特质时以西洋的绘画特点作为比照的对象,据此辨析出中国绘画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0.
陈刚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0(10):126-128,131
情感的生理、感知、认知及行为各个层面在表现主义绘画中有复杂的呈现,对表现主义绘画简单定义并不能细致的反映情感在表现主义绘画中的复杂性。本文从艺术家生活的情感经历与社会背景对创作的影响,艺术家创作时与媒介的关联以及观众对表现主义绘画的情感反应几个方面来讨论和分析表现主义绘画中的情感。  相似文献   

11.
印象派绘画作为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以追求在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这种创作方法对当代中国美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创作理念、色彩运用,绘画技法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表现.印象派绘画与中国油画艺术的相互影响和渗透,为中国油画走向世界拓展了视野,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源远流长的造型艺术发展中,绘画形成了以中国画为代表的东方绘画和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两大体系,两者各有自己的基本特征和历史传统,从而形成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与审美特点。  相似文献   

13.
"画"与"写",是两种绘画境界和形式语汇的融汇。从比较美学视域看,"画"与"写"折射的是中西绘画不同的形式语汇与艺术精神。"写"体现了中国绘画的写意精神,"画"体现了西方绘画的求真精神。二者互参互补,有助于当代画家弘扬传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探索出自己的创作新路。  相似文献   

14.
油画作为西方传统绘画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画种已有着几百年的悠久历史。它有着其独特的艺术语言魅力和特有的传统技法表现形式,经历了具象形式、抽象形式以及多样形式并存的几大历史阶段。油画技法,可以说是画家使用油画材料、驾驭油画艺术语言的方法:也可以具体地理解为在画布上的运笔,画面的处理,创造油画表面结构等等;更可以具体到一个画家如何让色彩、笔触完成其塑造立体感、表现空间感、展示自身的绘画性这样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画的写意创作过程中,“意境”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中国古代多位画家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中国绘画的“意境”内涵.在意境表现形式上有一笔画、水墨大写意与丘壑内营等等,这为领会和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提供了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6.
奥斯卡·珂珂希卡是20世纪重要的表现主义绘画大师,他的创作早期受到克里姆特的影响,属于维也纳分离派,但已经开始出现表现主义的倾向;一战后,他的绘画明确走向表现主义,并且建立了自己独特的个人表现主义风格。他的作品代表了表现主义的精神,即情感的力量,极度痛苦、欢乐和对自然与人的内在本质感受。  相似文献   

17.
"油画民族化"和"国画现代化",是中国美术界长期讨论的话题,本文通过对吴冠中先生作品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中西绘画结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摄影艺术自出现以来,对绘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给传统画家带来了集体的“创伤”。本文旨在“创伤”理论下对摄影与绘画的关系进行探究:一方面,摄影技术的日益发展,导致传统绘画的“丧失”;另一方面,绘画遭遇创伤后,开始自我“疗救”,使艺术家们不是放弃绘画,而是提供了一种条件和机会,使得绘画形式从传统到现代主义再到表现主义以至于到后现代,致使绘画脱离现实,走向一种不受技术干扰的形式。  相似文献   

19.
绘画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临摹,即对物的真实描摹;另一种是创新,即对物的写意创作。对于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来说,临摹是美术的基本功,创新是高级境界追求。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应充分认识临摹与创新的价值,致力于绘画临摹与创新教学,引领学生在写实中超越,为学生奠定绘画根基,涵育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0.
对油画民族化现代写意形态精神内涵的认识和追求,结合笔者对油画现代写意形态语言创作的实践探索个案,阐述油画民族化现代写意形态所处的当代语境,探讨多元艺术表现格局下油画民族化现代写意形态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