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付建 《收藏》2014,(5):80-81
秦始皇陵范围内发现了各式各样的陶俑坑,各个坑中均出土有不同的陶俑。一、二、三号坑中气势恢宏的兵马俑,0006坑中袖手而立的文官俑,9901坑中姿势各异的百戏俑等,都体现着陶俑这个大家族的奇特魅力。被俗称"百戏俑"的俑坑中,出土了20余件形状各异的陶俑,而新近出土的"泡钉俑",则完美地展现了秦代陶俑制造者们精湛的工艺水平及超凡的艺术天分。  相似文献   

2.
李朝春 《收藏界》2015,(1):113-120
锡都博物馆位于世界锡都——云南省个旧市,它是滇东南锡文化、青铜文化的收藏与展示中心,其收藏和展示的青铜器精美绝仑,别具一格。锡都博物馆原名为个旧市博物馆,成立于1987年11月4日,2008年11月14日更名为锡都博物馆。该馆现收藏有两千余件文物,其中一级文物5件、二级16件、三级132件,汉代提梁壶、铜俑灯(又称“三枝铜俑  相似文献   

3.
1990年9月初,安徽望江县城郊护城村砖瓦窑厂工人在挖窑土时,发现一座北宋砖室墓葬,并出土一批人物瓷俑。当即由该县文物管理所征集,现为该县博物馆收藏。前些年经国家文物局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这批瓷俑共计26件,其中武士俑2件,  相似文献   

4.
《收藏》2016,(21)
正2016年4月19日至7月10日,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瞎携手徐州博物馆联合推出"大汉楚王与南越王——徐州汉代文物精品展",以192件(组)徐州汉墓出土的珍贵文物为依托,分"汉玉之巅""盛世吉金""汉俑华采"三个部分,再现汉世雄风(图1)。徐州古称彭城,北扼齐鲁,南控吴越,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故乡。徐州汉墓出土数干件陶俑,其中不乏精美的舞乐俑,它们于地底沉睡两千年,而今重见天日,为我  相似文献   

5.
《收藏》2018,(5)
正陕西唐三彩艺术博物馆是迄今全国唯一以收藏、展示、研究唐代三彩和唐代彩绘陶俑为主旨的专题性非国有博物馆。2011年经陕西省文物局、西安市文物局。陕西省民政厅批准成立,同年5月免费开放。馆址位于西安市南二环东段559号。展厅及库房面积1000平方米,藏品共计2000余件。主要为唐三彩和唐代彩绘陶俑。  相似文献   

6.
尚辉 《收藏》2012,(12):54-57
1975年,在江西鄱阳磨刀石乡殷家村一座南宋墓中出土了21件陶俑(图1),素胎,无釉,胎质洁白,除两件女俑外,余皆为男俑。其中一件女俑“头戴遮面幞头,身着宽袖袍,腰束丝带,脚穿尖靴”,特别引人注目,甚为罕见(图2)。  相似文献   

7.
孙伟刚 《收藏》2010,(6):65-75
1974年,源自当地农民打井的举动,使兵马俑破土而出。继之考古学家们辛勤耕耘,先后发掘了一号、二号、三号俑坑,造就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恢弘。 伴随着3座兵马俑坑的发现,这一秦始皇帝陵军事性质的陪葬坑惊现于世,尔后,环绕秦始皇帝陵封土四周的多座陪葬坑和形态多姿的秦俑被陆续发现,截至目前,考古工作者已在该陵园勘探发现了形制各异的陪葬坑180多座,发掘了铜车马坑、马厩坑、跽坐俑坑、珍禽异兽坑、石铠甲坑、百戏俑坑、文官俑坑等10余座陪葬坑,圉(yu)官俑、跽坐俑、百戏俑、文官俑及跽姿、箕踞  相似文献   

8.
张国柱  任虎城 《收藏》2008,(11):36-39
西安一位藏家珍藏有数百件汉代釉陶俑,为墓主烹饪美食的“庖厨俑”、供墓主玩乐消遣的“博弈俑”“乐舞俑”“百戏俑”等尤为引人瞩目,这些罕见的古代艺术珍品承载着两千多年前的历史信息,以立体形象重现了汉代“舞乐宴食”的生活习俗和场景。  相似文献   

9.
《收藏》2017,(4)
正大唐西市博物馆是建在唐长安城西市遗址上的首座民营博物馆,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展览区面积0.8万平方米,其中遗址保护面积0.25万平方米。馆藏文物两万余件,以西市遗址出土文物和博物馆创办人20年来精藏文物为主,上起商周,下迄明清,跨越绵绵3000余载。其中不乏精美神秘的青铜器,绚丽多彩的陶瓷器,千姿百态的陶俑,璀璨夺目的金银器,精美绝伦的丝绸,巧夺天工的玉器,还有大量的货币、墓志、建筑类文  相似文献   

10.
梅则文  廖永民 《收藏》2010,(12):29-32
唐代是我国陶瓷业空前发展的繁荣时期,厚葬之风催生了在随葬陶俑上题字的盛行。 题字俑一般为中小型素烧俑或绘彩俑,三彩器也有发现,不过很少。有可能是三彩器表面光滑,字迹易脱落的原因。文字多题写在陶俑背部无彩之处,也有的题在俑的内壁、颈部.足部、裙下摆处的,没有固定的格式。  相似文献   

11.
《收藏》2008,(8):39-39
本刊消息:于4月底至7月底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展的“陕西古代体育娱乐文物展”,汇集了西安、宝鸡、咸阳等8个市27家文博单位的520件反映陕西古代体育娱乐内容的精美文物,其中投姿百戏俑、六博棋盘、马球俑等许多参展文物属首次公开对外展出。展览分八个单元:第一单元是奔马竞逐,弋射禽兽,即骑射活动,主要展品有秦射猎纹画像砖、汉骑猎纹画像石、唐骑马待猎俑等。第二单元是角抵对剑,缘竿扛鼎;即百戏竞技活动,代表文物包括秦百戏俑、唐杂技俑、  相似文献   

12.
张健 《集邮博览》2010,(1):56-58
一座博物馆可以说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通过它所收藏的对象——文物记录历史;邮票涉及社会、文化、历史、艺术等方面,本身就是一部百科全书。同样是记录历史,博物馆用实物来表现,邮票用文字和图案将它浓缩于方寸之地;邮票是博物馆所藏内容之一,博物馆的文物又构成了邮票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3.
侯亚会 《收藏界》2016,(4):108-118
俑,也叫偶人,是中国古代丧葬习俗中使用极普遍的一种随葬明器。其最早来源于我国奴隶制时期的人殉制度,而到了封建社会,用人物俑随葬逐渐代替了残酷野蛮的殉人仪式,体现了社会正逐步进入文明时代,使用人偶陪葬也由贵族阶层扩展到一般财力殷实的地主阶层中。从现有资料看,几乎每个朝代都有过关于俑的随葬。俑按照制作材料可分为陶俑、木俑、石俑、铜俑等,其中以陶俑居多;按照用途可分为仪仗俑、兵马俑、镇墓俑、生肖俑、伎乐俑等。我国目  相似文献   

14.
兰郡王 《上海集邮》2007,(11):13-13
国家邮政局邮政文史中心归属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后,将所属中国邮票博物馆与原邮电博物馆的邮政部分合并,成立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馆址在北京东城区贡院西街6号D座的邮政综合楼内(东单邮电局,100005),拥有4层共7500平方米的展览大厅、6000平方米的文物库房和近万件邮政文物、200多个国家和地  相似文献   

15.
尹建光  李铁军  刘小放 《收藏》2014,(21):46-51
1991年9月,内蒙古兴安盟文物管理站和科右中旗文物管理所在代钦塔拉苏木(乡)抢救清理了9座被盗掘的辽代墓葬。其中三号墓的墓道上被挖了很大的盗洞,所幸墓室没有被破坏。出土了多件精美的器物。虽然没有发现墓志铭,但从墓葬形制及随葬品仍可判断这是一座辽代(契丹)(916~1125年)早期墓葬。此墓的随葬品按其材质有金、银、铁、陶、瓷、木器及丝织品,其中陶瓷器34件(套),现藏于科尔沁右翼中旗博物馆。均为辽地窑口烧制。器型有穿带壶、鋬耳壶、鸡冠壶、注壶、温碗、梅瓶、板沿洗、盏及盏托、罐、盘、碗等。现选择几件精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延边博物馆有古代文物5744件,近现代革命文物1212件,朝鲜族民俗文物2801件,渤海文物1203件,包括国家级珍贵文物500件。也承担着延边地区文物的鉴定任务。  相似文献   

17.
正青州之名,始见《尚书·禹贡》:"海岱惟青州"。青州为《禹贡》所列九州之一,上古为东夷之地。从西汉开始设刺史部到明朝洪武年间,漫长的1400多年间,青州一直是山东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青州市博物馆文物数量之大,品种之全,文物之精,名列县级馆之前茅,素有"小大博物馆"之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各类文物4万余件,陶瓷收藏更是大项,馆藏瓷器窑口很多,现择其中的10件精品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8.
秦始皇陵新近出土包括与体育活动有关的秦铜鼎和百戏陶俑的部分珍贵文物将于近日在秦俑馆新落成的秦始皇陵文物陈列厅公开对外展出 ,以隆重纪念秦俑发现25周年和秦俑馆建馆20周年。“力能扛鼎”与秦铜鼎的发现近年来考古者对秦陵附近又进行了详细的勘探 ,在秦陵东南部发现了一座新陪葬坑。1999年5月初至6月初 ,始皇陵考古队对该坑进行了试掘 ,在该坑中部发现一件铜鼎 ,铜鼎通高60厘米 ,重达212公斤 ,是目前发现重量最重的一件秦铜鼎。铜鼎子母口内敛 ,中径60.5厘米 ,两耳间宽94厘米 ,内口径65.5厘米 ,附耳鼓腹 ,下…  相似文献   

19.
李曼丽 《收藏》2007,(9):62-63
十二生肖俑是古代人们用来“压胜”“辟邪”的镇墓明器,在唐宋墓葬中多有随葬。隋唐时期的生肖俑多为陶质,也有个别铁质、石质(图1)、瓷质(图2)的。宋代瓷质的生肖俑(图3)增多。但总体来看,还是以陶质生肖俑为大宗。西安市郊区唐墓出土的一组彩绘十二生肖陶俑(图4),组合完整,造型生动,堪称生肖俑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20.
董远成 《收藏》2020,(3):70-79
"千年梦华——中国历代枕文物特展"由长沙博物馆和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联合承办,自2019年12月28日至2020年3月29日在长沙博物馆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展览展出了127件南越王博物馆珍藏枕文物及5件长沙博物馆藏长沙窑瓷枕,时间跨越了西汉到现当代各个阶段,颇具时代意义和代表性。展览以瓷枕为主体,将枕的历史、形制、装饰和技艺向观众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