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有哲人说:“小孩子不玩是长不大的,只有让他去玩,他才能健康地成长。”但是,南京的一项调查发现:将近一半的孩子没有伙伴一起玩,伙伴危机正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几乎所有被调查的孩子都说,同伴的参与会使他们的玩耍更加精彩,会使他们玩得更加快乐。对于他们而言,最佳的玩伴无疑是同龄人。调查发现:一般情况下,43.7%的学生放学后经常和同学或邻居家的小朋友玩;节假日里,37.9%的家长会让自己的孩子和小伙伴玩。但是,也有46.7%的孩子经常是一个人玩,他们缺乏玩伴。这往往是由于家长一厢情愿地出于卫生、安全等因素的考虑,担心…  相似文献   

2.
孩子的交往能力很重要,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创造交往的条件。接纳孩子的伙伴是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的第一步。拒绝和敷衍都会使孩子在与同伴交往时产生退缩的行为。欢迎孩子的伙伴到家中做客。不必太在意孩子们在一起时对家中的清洁与秩序的“破坏”。父母可以巧妙地抓住这一时机培养孩子们自理的习惯和能力。鼓励、允许孩子拿自己的食物、玩具和用具招待他的伙伴。给孩子空间,允许孩子们在一起说“悄悄话”、进行“秘密”的小活动。平时鼓励孩子和小伙伴组成小组共同学习、共同游戏;节假日主动为孩子们创设机会,鼓励孩子和小伙伴一起游…  相似文献   

3.
每天早上,非非都要迫不及待地去幼儿园,因为他非常想见到小伙伴成成。在幼儿园里,他们俩一起做游戏,可亲密了。成人之间的友谊,孩子同样拥有,而且这份情感是属于他自己的,家长无法给予。家长切莫小看了孩子之间的友谊,它是孩子童年情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研究表明,孩子  相似文献   

4.
我儿子和邻居家的孩子小亮,上同一个幼儿园,是一对很好的小朋友,整天在一起玩,看书写字也在一起,有时吃饭也在一家吃。我们两家的家长也轮流着送两个孩子去幼儿园。忽然有一天,两个孩子见面时互相不说话了,甚至都不看对方一眼。我感觉不对劲儿,心想这里面有  相似文献   

5.
栋栋是个内向抑郁的孩子,每天入园时总哭丧着脸,恋恋不舍地看着母亲远去的背影,眼含泪花无可奈何地坐到坐位上,一言不发。由于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他很少与同龄孩子接触,因此到幼儿园后拒绝参加任何活动。我们曾几次建议他加入小伙伴的游戏,他都固执地摇摇头。一天早上,小朋友们都在大型玩具上快乐地上上下下,而栋栋仍独自一人站在一旁,像一个悲剧人物,可怜兮兮的,就是不往滑梯上爬。我走到他跟前蹲下来,仍然像往常那样把他拥在怀里,但这次我没说“栋栋,去和小朋友一起玩吧”,而是轻声问:“栋栋,今天有没有吃早餐?”孩子点  相似文献   

6.
有一次,维尼芙雷特和邻居的孩子们一起捉迷藏,小伙伴们都选择有遮掩的地方,大多躲在门后或者院子里的灌木丛中。由于总是这样,所以往往容易被发现。但是这一次,维尼芙雷特充分地调动了自己的想像力,没有躲在平时藏身的地方,而是用一大块花布把自己裹了起来,明目张胆地躺在沙发上。那些躲着的孩子一个个被找了出来,只有维尼芙雷特一个人始终没有被发现。游戏结束后,小伙伴们还是没有找到她,于是都着急起来。他们找到我,说维尼芙雷特失踪了。当时我也觉得很奇怪,房间毕竟有限,维尼芙雷特会躲到哪里去呢?会不会跑到外面去了?可是他们玩游戏的时…  相似文献   

7.
为使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教师要创建新型师生关系,加强沟通,试着做学生的游戏伙伴、学习伙伴、心灵伙伴,并亲自参与孩子们的各种活动,去示范、去引导孩子们健康地成长,与孩子一起分享成长的快乐!  相似文献   

8.
对孩子们来说,有要好的小伙伴一起玩耍,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目前城市的很多家庭里,都只有一个孩子,这些独生子女对朋友的渴望更是强烈。有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很在乎,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灌输给孩子一个选择朋友的标准。但孩子们也会有自己的标准,他们有时会认可父母的选择,有时也会对爸爸妈妈的要求不以为然。无论怎样,孩子需要伙伴,而伙伴能带给孩子快乐,只要他们在一起开心,在交往中学会接人待物,并能顺利成长,就达到交朋友的意义了。  相似文献   

9.
性格迷思     
要判断孩子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并非如一般人所想的那么简单。当儿子上了幼儿园之后,我希望他能积极地参与到一些活动中去。可是,有一次我去接他,发现其他孩子正坐在地毯上一起玩耍,他却坐在边上一动不动。而当大多数孩子跑到操场上去玩时,他却赖在我的怀里。我试图让他加入到其他孩子的游戏中,他却很平静地说“:妈妈,我不想玩。”这个平时爱说爱动的小家伙是怎么了?在幼儿园里,他展示了自己真正的本性——内向。然而,在家里或者和亲近的朋友在一起时,他却表现得像个外向的孩子。每个人出生后都带有一种先天的性格特征,外向型的孩子通过与…  相似文献   

10.
狗的自尊     
小时候,我有一个很要好的通人性的动物朋友。它是我养的一条狗——阿威。我经常和它一起玩,教它蹲、躺、打滚等动作。渐渐地,我和阿威的友谊越来越深,我们有了相互勾通的独特语言。阿威很聪明。我常常跟它做游戏,把带有某种气味的东西让它闻,然后将东西藏起来,要它去寻找。每次,不管我藏在何处,它都能找到。我呢,每次就奖赏它一根肉骨头。一天,许多小伙伴到我家玩,我们和阿威玩起了这个游戏。我把我的小手帕让阿威闻,然后藏在一个小伙伴身上,让它寻找。它闻闻这个,嗅嗅那个,一会儿,在一个小伙伴身边绕了一周,然后,高兴地跑回来,对我“汪汪”…  相似文献   

11.
《学前教育》2006,(4):35-35
成成和强强是一对不折不扣的好朋友。每天无论自选游戏还是集体活动,只要一有机会俩人就会凑到一起,好像总是玩不完、说不完,当然他俩也不排斥跟其他幼儿交往。在集体活动时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地坐到一起,经常会出现不跟着老师活动,不停地小声讲话的现象,我多次暗示和提醒都没有什么效果。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而且也影响了其他孩子的活动。有几次我“硬”是把他们分开了,可两个孩子都表现出了极大的不情愿,虽然表面上安静了,但由于情绪上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还是不能很好地投入到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2.
为孩子成才提供帮助的教育机构,应该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可以让其自主学习、自我选择和游戏的开放式的教育环境,在这样一个公平、宽容的时间和空间里,孩子能够自觉地去寻找符合他要求的学习方法、内容和伙伴,从而自觉地开始进入一个不断学习和积累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打架的花儿     
星期天,露露要到花市买花,邻居家的小伙伴壮壮和牛牛自告奋勇地陪她一起去。  相似文献   

14.
《少年儿童研究》2009,(9):54-58
对于孩子来说,父亲是最有魅力的游戏伙伴。韩国玩耍教育专家权五珍将自己近十年的做游戏经验集中整理,写出了本书。他想要传播这样的一个理念:和孩子一起玩游戏是人生的幸福时刻,它也会为我们今后的人生带来幸福的回报。  相似文献   

15.
案例11岁的男孩大龙,今年上六年级。他已经有两个月没上学了。大龙的爸爸是一位普通技术工人,大龙上四年级的时候,夫妻离了婚。大龙很小的时候就是爸爸带他。他的爸爸是又当爹又当妈,尤其是大龙爸爸觉得欠孩子母爱,对他的关爱照顾有增无减。原来喜欢玩麻将,为了孩子,不去了;同事找他喝酒,为了儿子,不去了,全身心地照顾孩子。大龙有几个小伙伴,经常和他一起玩电脑游戏。大龙有时也一起去网吧玩电脑,却告诉爸爸去游泳。大龙妈妈离开了家,仍旧疼爱孩子。她告诉孩子:妈妈给你买了养老、大病保险,准备了一套房子,你将来后顾无忧。在学校里,大龙给…  相似文献   

16.
《学前教育》2006,(9):44-44
成成和强强是一对不折不扣的好朋友。每天无论自选游戏还是集体活动,只要一有机会俩人就会凑到一起,好像总是玩不完、说不完,当然他俩也不排斥跟其他幼儿交往。在集体活动时,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地坐到一起,经常会出现不跟着老师活动,不停小声讲话的现象,我多次暗示和提醒都没有什么效果。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而且也影响了其他孩子的活动。有几次我“硬”是把他们分开了,可两个孩子都表现出极大的不情愿,虽然表面上安静了,但由于情绪上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还是不能很好地投入到活动中去。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是应该满足孩子的交往,还是为了能顺利开展活动而把他们“拆开”,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相似文献   

17.
我朋友的儿子今年4岁了,长得虎头虎脑,样子很讨人喜欢,但性格很孤僻,不愿与同伴交往,一天到晚都显得很安静,在父母的怀里呆上一小时也不闹。比他小的孩子去抢他的玩具,他也只知道哭。平时他最爱做的游戏就是“过家家”,但总是一个人做游戏,从不与小伙伴合作。我的朋友看到别的孩子那么调皮,总是说:“唉,我儿子要有他们一半调皮就好了。”看到朋友那么着急,我真希望你们能帮助他。  相似文献   

18.
5岁的明明在最近一段时间里经常一个人手持木棍儿打打杀杀,并且嘴里不停地小声咕哝着,仿佛在和什么人搏斗。身为工人的父母怀疑孩子是不是出了问题,又不知道怎么办,甚至认为孩子的精神有问题,打算带他找医生看看。其实,明明并没有病,只是有了想象伙伴,在心理学上也叫假想伙伴,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发现有的儿童在游戏中会想象自己有一个“伙伴”,并在独自游戏时和这个想象伙伴玩儿,有时候还会给想象伙伴起一个名字,这个伙伴随时在儿童的身边,经常听见孩子在小声的嘟哝着什么,似乎在对谁说话,有的孩子还会给这个并不存在的伙伴留出吃饭睡觉…  相似文献   

19.
正欧洲的一些独生子女的父母,如果出门旅行,习惯于借个孩子一起去,使自己的孩子有个伴儿。他们明白,再好的父母也替代不了同龄伙伴的魅力。旅居加拿大的华人张诗铭介绍了她借孩子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她写道: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们全家移民到了加拿大。我们的邻居是一户加拿大居民,他们家里有两个孩子,都是男孩。刚来的时候,因为语言问题,我们很少和那家人交往。有一天下午,邻居家的女主人突然按响了我家的门铃。原  相似文献   

20.
没有好朋友     
孩子最近在家里常常失落地说自己没有好朋友,细细一问,有的是因为认识的小朋友过生日了他没有在被邀请之列,有的是常和他一起玩的小伙伴又和别的小朋友在一起了……对于已经开始社交,渐渐走入群体的他,父母该怎样做,才能给他更多帮助。为何没有好朋友?过于激烈的交往方式孩子总是什么事情都要以自我为中心,一起玩的时候从不做一点让步,这样的态度在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