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有线电视事业,近十几年来得到了蓬勃发展,但这项事业仍处于初创和探索阶段。如何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从我国国情和有线电视的特点出发,正确把握其频道设计、宣传定位、节目运筹制作等,是首当其冲的问题,本文从有线电视的功能和频道设计的把握,有线电视台的宣传定位及其总体要求,有线电视台节目运筹制作的路子三个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邹林辉 《声屏世界》2004,(10):64-64
目前,我国各省市都相继开展了有线数字电视业务,它以精彩的内容,清晰的画面,优质的立体声,使用户得到一种新的视听享受。很好的解决了城镇居民收看数字电视节目的需求,但在城郊及一部分有独立前端系统的厂矿企业,为让这些没有开通有线电视或已开通而未联网的用户早日收看精彩的数字电视节目,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用DVB-C数字电视发射技术,进行无线接收覆盖。  相似文献   

3.
交互式电视     
交互式电视万生自有电视以来,人们看电视都是按电视台编排程序收看节目,中视台在某一段时间播放什么,观众就只能收看什么。即使有线电视也没有改变这一状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兴起,这种"被动"收看方式正在被一种称为交互式电视的"主动式"...  相似文献   

4.
据《世界日报》援引美联社的报道,经济不景气令很多纽约市民丢掉了有线电视盒,改为网络收看节目或者购买递送服务。有线电视公司的顾客也正在流失,时代华纳公司Time Warner Cable去年第4季度失去近12万有线电视订户。  相似文献   

5.
加强有线电视管理促进有线电祝健康发展邵士宽有线电视事业正蓬勃发展。据统计,全国有线电视用户已达2500多万户,安徽省有线电视用户已达60多万户。有线电视具有节目容量大、传输质量高、抗干扰性能强、功能较多等特点。它是继无线广播、无线电视、有线广播之后又...  相似文献   

6.
《声屏世界》2008,(12):65-65
四川省自贡电视台与乐山电视台在乐山广播电视中心举行的节目互通启动仪式,标志着四川省地市电视台之间首次实现节目相互落地。此后,乐山、自贡市有线电视观众均可收看到两地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节目。  相似文献   

7.
有线电视台转播节目问题的两点建议樊永锐有线电视是随着广播电视事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她出现时最初的目的是要解决城镇居民收看电视图像不清的问题,由于有线电视传输信号的载体是电缆或光缆,电缆与光缆都有很宽的带宽(光缆更宽),...  相似文献   

8.
对有线电视观众来说,虽说安装费用和收看价格投资小,但作为大众文化消费,对“支出”后的“收益”为何,就有“效益平衡”的判断。对有线电视节日质量的评价,暗含着一种“合算与否”的“经济”价值的判断。观众投了资,自然抱着想从收看节目中得到满足的期待。所以,我们不能忽视由这种投资带来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9.
乡镇站收归市局管理后,不仅广电事业建设得到了蓬勃发展,而且农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效果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和改善。到目前为止,樟树市有102个村委开通了广电光缆信号,占全市村委的40%;农村有线电视用户由2000年底的4454户发展到8000多户,增长近2倍:农村有线电视收费也由2000年的53.5295万元增加到138万  相似文献   

10.
一、高度发达的电视技术在美国,几乎每户人家都有一台电视机,确切地说,99.6%的家庭拥有电视机,其中许多家庭拥有两到三台电视机已是司空见惯。他们平均每天收看电视的时间从6小时到8小时不等,周末时间更多些。在全美电视观众中,有70%通过付费收看有线电视节目。有线电视的诞生极大地改变了电视最初受制于美国广播公司、国家广播公司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三大电视网的空间广播服务性质。今天,美国已有60多个商业性公共集资和非商业付费有线电视频道全天候播出,其中至少有三家新有线电视服务网堪称“电视网”。它们是TedTurner的有…  相似文献   

11.
进入九十年代后期,各省级电视台纷纷上星,有线电视迅速普及,可收看频道的日益增加,观众急剧分流,电视频道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当观众和广告商的选择空间同时扩大,节日竞争和广告竞争日趋激烈,于是,收视率这个一直被认为比较另类的市场因素,引起了众多电视媒介的普遍重视和认同。从电视台的宏观决策,到节目编制和排期,从节目质量评估到广告时间价格的制定,收视率的作用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2.
有线电视作为一项新生事物,短短20年,从无到有,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展示出这一特殊行业的发展优势。但不可回避的是,我们对有线电视的特点和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认识不足、把握不当的缺陷,致使自办节目容易产生随意性和盲目性,脱离规律,本末倒置。一、搞好产业经营,是自办节目建设的根本前提报刊撰文也好,开会发言也罢,人们的视线大都盯在“节目建设”上,而很少有人去审视节目生产环境;这犹如只向树木问果实而不管这棵树是否长在荒丘上一样。短短20年──特别是近年来,有线电视为什么能取得蓬勃发展?除了高新科技的…  相似文献   

13.
有线电视作为一支后起的生力军,其自办节目还处于起步阶段,这就使得有线电视需要寻求自身的发展规律,走一条符合自己特色的自办节目之路。有线电视如何办好自办节目?这是一个新课题,有待人们探讨。一、节目建构模式有线电视的节目建构模式关系到有线台的节目总体规模和走向。有线电视的节目建构模式依赖于频道资源和人才素质。有线电视的优势是频道资源丰富,合理使用频道资源,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采、编、摄、录、播专业队伍,建立适应群众需要的节目建构模式,对办好节目,提高收视率至关重要。在我国,城市有线电视台一般都能传送12…  相似文献   

14.
有线数字电视的运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探讨了数字有线电视区别于模拟有线电视的六个运营模式:电视频道专业化、节目内容的互动性、收视服务的有偿性、受众的市场营销观念、操作的商业化和覆盖媒介的跨媒体化。有线数字电视是中国电视媒体数字化发展的最佳和最先切入点,数字有线网络经营者的主要收入依靠对用户的控制,从而获得丰富的用户收看节目所支付的费用以及相对应地获得额外的收入和增值服务费,用户将无法继续享用模拟电视时代的免费午餐。  相似文献   

15.
《新闻前哨》2008,(12):4-4
据广电总局网站:近日,四川自贡电视台与乐山电视台在乐山广播电视中心举行节目互通启动仪式。这标志着四川省地市电视台之间首次实现节目相互落地。此后,乐山、自贡市有线电视观众均可收看到两地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节目。两地电视节目对等落地,将有效打破制约、整合资源,提高电视节目制作水平,共同丰富节目内涵、打造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基本上都建起了有线电视网络,企业职工几乎家家都有了电视机,都爱收看本企业的有线电视节目。企业有线电视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是教育职工、鼓舞职工士气、塑造企业形象、培育企业文化的主要工具。新闻是电视的骨干节目。任何电视台(站),不论其规模大小,也不论层次高低,都必须开设新闻栏目,而且应该下功夫,花大气力把新闻节目办好办活,办出特色。作为企业的有线电视,要想提高档次,就得把自办节目办好,主要是把新闻节目办好,而不能片面地追求娱乐性,使有线节目沦为扩大的“放像点”,失去…  相似文献   

17.
日前.四川自贡电视台与乐山电视台在乐山广播电视中心举行节目互通启动仪式。这标志着四川省地市电视台之间首次实现节目相互落地。此后,乐山、自贡市有线电视观众均可收看到两地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节目。两地电视节目对等落地,将有效打破制约、整合资源,提高电视节目制作水平,丰富节目内涵,打造文化品牌,充分发挥电视媒体联动传播优势。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当今电视事业已步入多元化、立体化的时代,即在同一空间有多套电视节目通过多种形式同时播出,无线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三者共存,混合覆盖。比如,在一个地区,过去只能收看到中央台、省台,以及本地无线台共3套电视节目,现在,通过有线电视联网则能收看到近20套节目。在这场激烈的电视竞争中,地方无线电视台由于受到传输方式、地理位置、频道节目设置等方面的限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一、有线电视节目的两大系列有线电视自办节目是广播电视传播领域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概念特征来看,有线电视所经营传送的全部信号都属于节目范畴.有线电视节目的单元假度很大,可以是一种编播方式,还可以是一个频道。也可以是一个板块、一个专题、一个专栏、一组信息.总体包括两个系列:一是转播节目,二是自办节目.转播节目是有线电视对广播电视宏观网络延伸的有纳现,转播好中央、省、市各级开路台的节目是有线电视的主要任务.转播节目按信号来源划分为开路、卫星电视和信息网.随着广播电视卫星相继开通,转播节目日趋丰富精…  相似文献   

20.
黄河 《声屏世界》2006,(7):68-68
数字电视节目以其优质的画面、动听的声音、稳定的质量等优点已经进入到有线电视用户家中。但数字电视机顶盒只能通过电视机的AV(音视频)输入让一台电视收看的特点,与有线电视用户多年养成的分线接收多台电视收看的收视习惯相去甚远,令许多使用机顶盒的用户感到诸多不便、抱怨重重,也为日后数字电视的整体转换工作造成了不小的阻力。在数字电视推广的工作中,我们收集到很多用户反馈的信息,其中这一点反应尤为强烈。用户说“:我们收看数字电视,说明科技在进步,但现在这样收看还不如以前方便,想在卧室也看还需要多购买一台机顶盒,而且机顶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