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所谓“莱茵区”,是指莱茵河流经德国的区域,因该地区是德国著名的工业区而得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德国是战败国而受到制裁,在凡尔赛和约(即对德和约)中,对“莱茵区”作出重要规定。《凡尔赛条约》第42条规定“德国在莱茵河之左岸或右岸,于该河以东50公里所划界线之西不准保存或建筑要塞。”第43条接着又规定“在第42  相似文献   

2.
公元一○○四年,宋王朝与辽国契丹族政权订立了“澶渊之盟”,这是宋王朝建立后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签定的第一个不平等和约。对于这个和约的性质以及由它带来的历史影响和后果,学术界在评价和看法上很不一致,意见分歧也比较大。本文试就这个和约的性质及有关的几个问题,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这是法军元帅福煦在听到凡尔赛和约签订而发出的感叹,成了对历史发展惊人的准确预言,也成了各种著述评价凡尔赛和约时引用率相当高的一句名言。在历史教学中,也常见老师在批判凡尔赛和约为战败国埋下仇恨的种子时,拿这句话佐证。人教版选修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一课的"学思之窗"也引用了这句话,并设问:"想一想,如何分析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和不  相似文献   

4.
在国与国的关系中,诸多例证表明暂时的妥协退让不失为一种可行之策。茅海建先生在《天朝的崩溃》中也多次提到“清朝迎战必败,应当尽早与英国缔结一项对其相对有利的和约”,并以日本为例证明其观点的合理。但实质上,当时的中国不是当时的日本,面对西力冲击,作为封建王朝的清政府无外乎沿用传统的两种对外政策:剿夷和抚夷。琦善的早签和约则是后者的体现。而所谓琦善签约,不如说是道光签约。此等中世纪的外交思维与学生的幻想差距甚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1559年缔结的<卡托-康布雷奇和约>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进行深入考察.该和约结束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意大利战争,形成了近代欧洲的基本格局,开启了大国政治的先河.<卡托-康布雷奇和约>是欧洲历史上的重要和约之一,研究该和约有助于深入理解意大利战争的历史意义,全面认识15、16世纪的欧洲国际社会.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的对英外交采用的是古制羁縻之策,其实质是在百目自大的心理下被英国武力胁迫而采取的妥协政策,其目的是希望获得长久和平和维护国体,但实为懵懂无知、异想天开。在它接受屈辱和约后仍浑浑噩噩、不思进取更值得我们批评。  相似文献   

7.
引智的重要性及高校引智的基本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智的重要性及高校引智的基本模式寇廷耀引智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是民族的振兴之道,也是强国之道。从世界历史来看,十月革命后,列宁在新生的政权刚一建立后作出引进国外智力的决策是有其深远的政治上的考虑。1918年春,布列斯特和约刚一签订,列宁就号召向德国...  相似文献   

8.
2010年高考上海卷第37题如下: 一份对外“和约” 义和团运动期间,一位团民私自替政府拟了一份对外“和约”。“和约”虽不具法律效力,作为历史材料却真实地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9.
1947年2月10日,反法西斯盟国在巴黎对德国的欧洲盟国意、罗、保、匈、芬五国分别签订了和平条约,即1947年巴黎和约,亦称“五国和约”(以下简称和约)。该和约虽然不像一战后的巴黎和会那样给世人留下太多的印象,也不像二战后两个德国的建立等重大事件那样引人注目,但是,它对冷战格局的形成,对战后的和平共处,对稳定欧洲格局以及结束殖民帝国对殖民地的统治,均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约的签订表明,人类将从战争的深渊中走出,去寻求和平。  相似文献   

10.
重视知识运用与能力考查是高考(上海)试题的传统,2010年第37题即为其中一例。试题如下: 一份对外“和约” 义和团运动期间,一位团民私自替政府拟了一份对外“和约”。“和约”虽不具法律效力,作为历史材料却真实地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1.
1919年,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拒不承认日本对山东权益的继承。中国拒签对德和约的成功主要基于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和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二是巴黎和会的焦点是欧洲问题;三是北京政府的不签约态度;四是中国代表团的努力争取。  相似文献   

12.
有一种看法,认为拿破仑及其帝国的失败是从1807年7月与俄国签订提尔西特和约开始的,提尔西特和约是拿破仑的“政治生命及其帝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提尔西特和约对拿破仑及其帝国确实有重大的影响。但是,如果把它放在一个更大的外交背景下来观察,就会发现,提尔西特和约只不过是大陆封锁政策的派生物,是为大陆封锁服务的。因此可以说,拿破仑及其帝国的失败开始于大陆封锁政策的形成。大  相似文献   

13.
少了书名号     
课本第4页的“布列斯特和约”宜加上书名号,即改为:《布列斯特和约》。少了书名号$江苏省铜山郑集中学@彭松建  相似文献   

14.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后,被迫接受《凡尔赛和约》。根据和约,德国被割出1/8的领土(约7万平方公里)、1/10的人口(约600万),其全部海外殖民地(共290万平方公里)由国联委任英国、法国、比利时和日本等国统治。德国的军备受到严格限制,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海军只能拥有36艘舰艇,并不得拥有潜艇和空军。除此之外,德国必须向战胜国赔款1 320亿金马克。《凡尔赛和约》限制了德国主权,德国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伤害,从而为复仇主义提供了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15.
18世纪的清缅关系复杂多变。边境土司问题引起的摩擦使事态逐步升级,导致清朝与缅甸贡榜王朝之间持续了四年多的战争,成为清缅关系发展的重要转折。双方签订老官屯和约之后停战,但缅甸一直未按和约条款向清朝"朝贡",致使和约无法生效,双方关系僵持了近20年,直至缅甸进入朝贡体系。缅甸进入清朝贡体系的过程相对东南亚其他国家显得格外曲折和复杂,冲突的原因集中体现在"边境土司""纳贡"和"和约"三个问题上的分歧。  相似文献   

16.
藩属体系下的礼仪之争——老官屯和约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官屯和约是乾隆朝中缅冲突期间,清缅双方于1769年在缅甸老官屯签订的和平协议。本文考察了和约的背景,指出清缅双方都有和平愿望,在战场上难分胜负的情况下,前方将帅才开始和谈,并对和谈的过程进行了考辨,提出和约内容实际包含了双方恢复传统友好关系、互相遣返战俘、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恢复贸易。和约不被遵守的根本原因,在于缅王不愿意接受和清王朝的宗主-藩属关系。传统时代王朝追求的中国中心的礼制秩序,常常对边疆的经济社会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17.
(一)世界大战使各国人民蒙受了巨大的灾难。一战以后,反对战争,渴望安宁,建立保障和平的国际组织的呼声很高。美国总统威尔逊利用这一倾向,将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写进了他的“十四点”。1919年4月,巴黎和会通过了国际联盟盟约。1920年1月,国际联盟宣告成立。盟约由一个序言和26个条文所构成,同时被载人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奥、匈、保等和约。和约的序言首当其冲将国联的宗旨体现出来:“为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各会员国“承担不从事战争之义务”。[1]盟约的第8条展现了它的反战精神:各会员国“必须将本国军备…  相似文献   

18.
一战以后,协约国帝国主义通过《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对战败国的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对凡尔赛体系应作全面、具体、历史地分析,既要指出其掠夺、争霸的本质,也要看到它所包含的许多进步成分。凡尔赛体系一建立,就开始了瓦解的进程,20年代美国的扶德政策,加速了这个体系的瓦解,最后,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砸碎了凡尔赛体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罗莎·卢森堡对待布列斯特和约的态度进行了分析,具体阐明了罗莎·卢森堡产生错误认识的原因,并对卢森堡在布列斯特和约问题上的错误认识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0.
课本第4页:“1918年春同德国政府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大战,得到了喘息的机会。”《教学参考书》所提供的说明为“1918年3月3日,苏俄同德奥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而当时的实际情况是,与苏俄签约的还有土耳其、保加利亚。亦即给予苏俄“喘息机会”的不仅仅只是德国。《布列斯特和约》的签约国$云南省宣威市第五中学@王才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