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差一点”先生是大名鼎鼎的“差不多”先生的儿子,“差不多”先生在咽气时“差一点”先生还没有出世。“差不多”先生看着挺着大肚子的妻子在身边嚎啕,心里也不免酸酸的,后人光知道“差不多”先生临终前“活人同死人也差不多”这句话,其实,“差不多”先生还有另外一句话:“只是,差……差一  相似文献   

2.
《新作文》2006,(3)
胡适曾写过一篇《差不多先生传》。文中云:“中国最有名的人物姓差,名不多,各省各县各村人氏。”差不多先生办事只求“差不多”。买红糖他买了白糖,他说“红糖白糖差不多”。河北西边是山西,他当成陕西,别人纠正,他说  相似文献   

3.
今天,我读了胡适写的《差不多先生传》,觉得差不多先生实在可笑:白糖与红糖差不多,山西与陕西差不多。就连自己得了重病,家人找错了医生。请来了牛医,他也认为牛医与人医差不多。死前还说:“活人与死人差不多,事情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不要太精确。”“哪有这么傻的人呢?”我忍不住要笑,“真的差不多吗?表面上差不多,实际上可差太多了!”但我冷静下来又一想,还笑别人呢,我自己还不是  相似文献   

4.
在ABC国里,有一个名叫差不多先生的人,他遇事总是对人说:“嗨!差不多就行了!”所以,人们都叫他差不多先生。他的故事有趣极了,说也说不完。  相似文献   

5.
80多年前,胡适先生曾写过《差不多先生传》,让“差不多先生”大出风头,名扬一时。不过,各领风骚数“十”年,我觉得,现如今,在咱这里最有名、最风光也最具影响力的,还属“混先生”。混先生,字鬼混,号瞎混,小名混球,绰号混蛋。籍贯不明,年龄不清,据他自己说,祖上是赫赫有名的“混世  相似文献   

6.
差不多先生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少,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相似文献   

7.
据说有个差不多先生,他事事都不要求完美,常常说的口头语是差不多,故被人们称为差不多先生。他到人生的最后时生病了,家人找错了医生,没找来给人治病的医生,而是找来了兽医。差不多先生说,差不多,都行呀。结果他还是断了气。  相似文献   

8.
做第一太累     
我还没有到要总结自己人生的时候,因为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总结人生这件事应该到六十岁时再做差不多.毕竟,我今年才“十八”岁.我的人生差不多才刚刚步入正轨,我的经验也差不多刚刚够我自用,我离我的目标还差很多. 有首歌叫《差不多先生》,大家会唱吗?其中有歌词是这样的:“我是差不多先生,我的差不多是天生,代表我很天真.”我今天要聊的关键词就是——差不多.  相似文献   

9.
“混先生”     
八十多年前,胡适先生曾写过《差不多先生传》,让“差不多先生”大出风头,名扬一时。不过,各领风骚数“十”年,我觉得,现如今,在这里最有名、最风光也最具影响力的,还“属混先生”。混先生一生很谦虚,若有人问他:最近在忙些啥?他就会回答:瞎混呗!其实,说这话时,他可能正在大机关里坐办公室,或者在名牌大学里当教师,或者在大医院里当医生。  相似文献   

10.
昏聩的中庸     
中国人向来很崇尚平和、中庸 ,所谓“睁只眼 ,闭只眼” ,所谓“饶一着风平浪静 ,退一步海阔天空”的中庸哲学 ,便是世人耳熟能详的处世经典。然而 ,事亦有不尽然者 ,怡然自适的平和中庸 ,竟也常常变为昏然自失的偏执与迷狂 ,甚至令人在昏聩中搭上自己的性命。比如我们今天再来重新审视二十世纪初胡适先生笔下的这位“差不多先生”。差不多先生说起来很有点荒诞 ,一生黑白不分 ,是非莫辨 ,凡事不肯较真 ,只求勉强过得去 ,山西与陕西相差甚远 ,竟认为只要都有“西”就差不多 ,“十”写成“千” ,认为只是多了一小撇 ,也没什么大碍 ,并以此法则…  相似文献   

11.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  相似文献   

12.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  相似文献   

13.
差不多先生在山坡上开出一块空地。“我要种上大豆。将来可以吃大豆,炒大豆,炸大豆,煮大豆。还可以做成豆腐,办一桌我最喜欢的豆腐席。”第二天,差不多先生去城里买大豆种子。买了一天,他却买回一袋绿豆种子。  相似文献   

14.
<正>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全国人的代表。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两只  相似文献   

15.
王莹 《大连大学学报》2000,21(1):99-101
“诗言志”是中国古典诗歌研究中的重要概念,二十世纪中国学者对“诗言志”的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本世纪上半叶,朱自清先生认为“‘言志’原本跟‘载道’差不多”,这是从传统诗论的角度进行研究。九十年代,叶舒宪先生又从诗歌发生学的角度提出新的观点,认为“诗言志”与“寺人作诗”有密切关系,这是“诗言志”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6.
要住什么窝     
前段时间爸爸妈妈给我买了两只小鸟,它们是两只绿色的鹦鹉,一只长得很胖,头和身子差不多粗,它是一只雌鹦鹉,我给它取名叫“胖头丫”。另一只却比“胖头丫”瘦很多,头很小,是一只雄鹦鹉,所以我给它取名叫“瘦头仔”。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学“新大纲”和最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都将“听话、说话”改成了“口语交际”。这一新的提法,引起了小学语文界的高度重视。但也有人说它和过去的“听话、说话”差不多,只是名称不同;有人说二者内涵不同。那么,它究竞具有什么特别的意义?针对这一问题并根据广大教师的要求,特约请广东中山市教研室特级教师陈春艳先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马大哈女士     
马大哈女士是个做事不太专心的人,她差不多对什么事都不留心,听了下面的事,你就知道她是个多么粗心的人了。 有一天,她遇到滑稽先生。 “您好,马大哈女士。”滑稽先生同  相似文献   

19.
j差不多先生茬f-j前酌池塘童亨事前瓦萎渣:⑤小鳄叠二著翔塞么多好吃的鱼,就大口大口吃起来旦,,,.⑦小鳄鱼长成r大鳄鱼,爬到岸上找吃的。⑧大鳄鱼要吃差不多先生,差不多先生吓得逃走了。差不多先生养鱼@孟庆喜 @小军  相似文献   

20.
女儿的趣事     
“猫有几只脚?”先生用“培乐多”泥塑了一只猫,女儿玩得爱不释手。先生问:“佳佳,数数猫有几只脚?”女儿认真地数:“一、二,有两只脚。”“还有两只脚没有数。”先生提醒道。女儿疑惑地盯了我一眼,忽然一本正经地说:“不对,那是手。”我和先生禁不住哈哈大笑。太辣了女儿在剥虾。所谓的“剥”,是被她一截一截地掰断。然后放到嘴里吸一吸。谁知,刚刚吸了一口,女儿就皱起了眉头:“太辣了。”先生安慰道:“不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