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培养学生对口头语言和对书面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但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中专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着“重文轻语”的弊端,严重地影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口语表达能力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所以,有必要对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口语训练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中的四项基本训练。听说是读写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口头语言在社会交往中运用的范围愈来愈广泛。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也正在改变着过去“重文轻语”的现象,许多学校开设了说话课,在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同时,积极对他们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因此必须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口语训练,以提高他们口头表达能力。一堂说话课的设计,从听、说能力训练的特点出发,一般要考虑训练的要求、内容、方式和步骤等,以调动学生参加听、说训练的积极性、自觉性,提高训练的效率。但是不少低年级的语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因为,学生在口头表达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反应迟钝,内容空洞;词汇贫乏,语言罗索;条理不清.颠三倒四;口头语多、半载话多;语音不标准、声音不清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招生导向问题,因为无论那一级考试,皆无“口试”(师范例外)一项.此影响在社会既深又广.无论家庭、学校都重书面语言,轻口语语言。二、语文教师受传统教学影响,课堂教学亦重文轻语.照本宣科,束缚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忽视了他们的语言交流的需要。三、教师刻板地追求课堂纪律,强化“一言堂”之威。  相似文献   

4.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字最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叶老以精辟的语言阐明了口语训练的重要性和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目前,农村小学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一般都比较差,高年级学生当众说话还是畏畏缩缩,不够流利。原因之一是小学语文教学“重文轻语”,再加上方言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5.
周爱梅 《考试周刊》2012,(72):46-47
“语文”一词,原来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有精辟的解释:“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然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现状却是存“文”而废“语”,重读、写而轻听、说。结果,严重地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学生的听说能力差,毕业后难以适应现代社会。为了深化教育改革,切实搞好语文教学,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几年来,我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进行了“口语教学”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6.
杨静 《河南教育》2004,(2):40-40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对口头语言和对书面语言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但在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着“重文轻语”的弊端,听说的训练被忽视,导致多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严重欠缺。因此,我们必须开辟多种渠道,加强对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交际的重要工具 ,它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方面。在教学中 ,书面语言的训练和培养固然重要 ,但口语的重要地位也是不能低估的 ,对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千万不可忽视。目前语文教学中严重地存在着“重文轻语”、“有文无语”的现象 ,对加强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轻视甚至排斥口语训练。以下笔者就口语交际训练的语文教学规律和原则 ,口语交际训练的语文教学策略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一、口语交际训练的语文教学规律和原则(一)口语交际训练的语文教学规律1 主导与主体相互统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主导和主体的合作关…  相似文献   

8.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字最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叶老以精辟的语言阐明了口语训练的重要性和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目前,农村小学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一般都比较差,高年级学生当众说话还是畏畏缩缩,不够流利。原因之一是小学语文教学“重文轻语”,再加上方言影响所致。所以农村小学教学应加强普通话口语训练。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尝试,得出:农村小学生的说话训练须经过“想说———敢说———会说”这三个过程,说话能力才会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口语表达是现代人才必备的素质,“重文轻语”后患无穷。本文围绕着优化教学语言、改进课堂结构、做好心理导向、加强目标管理四个方面加以阐述,指出全面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与做法。  相似文献   

10.
张淑娥 《语文天地》2014,(33):68-69
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农村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一般都不强,很多学生一当众说话就羞于张口、扭扭捏捏。究其原因是小学语文教学“重文轻语”所致。口语交际教学效果不佳,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很大的障碍,优化口语教学势在必行。为提高口语交际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创设语言环境,增强口语表达欲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可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  相似文献   

11.
<正>表达能力是指一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想法和意图,用语言、文字等清晰明确地表达出来,并善于让他人理解、体会和掌握的能力。它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简单地说,就是指一个人的说与写的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使学生掌握语言运用规范,逐步地由口语过渡到书面语,并由掌握的书面语提高已有的口语质量,使语言积累内化为语  相似文献   

12.
“注·提”实验的说话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儿童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听话和说话的能力,学会普通话并不断提高规范程度.借助说话训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读写能力的提高”,“坚持走发展学生语言的路子”.所以实验教学一开始就非常重视说话教学,一改过去“重文轻语”、“重读写,轻听说”的教学观念,单设说话课,把说话教学贯彻始终.抓住学龄儿童语言发展的最佳期,不失时机地进行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J履的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一、开设说话课的意义和作用1.开设说话课是儿童自身技y良的需要儿童学习语言,最先接…  相似文献   

13.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增设了“口语交际”,这是语文教育的一项重大革命,口语交际能力是言语表达能力、做人能力、生存能力等多种能力的有机组合。显然,改变提法是一种训练内涵的扩大。“听话说话”的训练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口语交际”的训练任务却在于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习惯,体现了对语文功能的全面理解,对语文素质的全面关注,以及语文教育生活化的理念。那么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提高口语交际的整体效应呢?一、重视交际性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这样表述的:“口语…  相似文献   

14.
什么叫语文?语文就是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语”指口头语,“文”指书面语,学语文就是学口头语和书面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语言是第一性的,它是书面语言的基础,是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语文的性质看,“语”和“文”确实应当同时并举,不可偏废。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各年级的书面语教学和口语教学都提出了比较明确的要求。可是,长期以来,不少人只注意培养小学生的读写能力,偏重书面语教学,几乎完全忽略了口语教学。如果把“语”和“文”比做两条腿,当前,口语教学这条腿又细又短。如不改变这种状况,就难以  相似文献   

15.
语言和文字合为语文。前者是口头语言 ,后者是书面语言 ,二者在语文教学中同等重要。但过去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 ,语文教学往往重“文”轻“语”,使学生的说话能力没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其实 ,口头语言比书面语言起着更直接、更广泛的交际作用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讨论问题、交流思想、反映情况等 ,都需要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高社交化、高效率化、高信息化的现代社会 ,对人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成了语文教学中的一项艰巨任务。当然 ,口头表达能力的高低 ,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知识水平、人…  相似文献   

16.
口语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必由之路。但是,审视中学语言教学,普遍存在重文轻语现象,口语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一口语教学的地位并未得到事实上的确认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口语的训练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书面语言的提高打好基础。那么怎样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语能力呢?  相似文献   

18.
贺翠英 《考试周刊》2012,(75):43-43
语文知识的产生源自于生活实践,口语交际的教学同样离不开实际生活。口语交际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口语交际题材,让语文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语文,摸到语文,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语文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语文是海市蜃楼而虚无缥缈。因此,在扎实训练学生掌握语文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注重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能力,努力优化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语文即语言,“语”指口头语,“文”指书面语,学语文就是学口头语和书面语,提高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能力。“文本于语”,口头语是书面语的基础,因此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我们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口语交际时不知道说什么或想说却找不到适当的语言,只能用一些肤浅的、没有个性的语言来表达。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教师不仅要充分地利用课堂,还要充分地利用日常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利用口语交际课训练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要选择直观、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教法,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这样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曾说:所谓语文,语是指口头语言,文是指书面语言。可见,语文是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能力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在日常生活交往中,人们更多的是使用口头语言,所以,口头语言比书面语言起着更直接的、更广泛的交际作用。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口头表达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  相似文献   

20.
《语文新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实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要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我们就要在语文教学中十分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不能仅仅停留在“听话、说话”的层次上,要注重语言的交际功能,强化口头语言表情达意、交流信息、相互沟通的工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