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护窗     
先"果"后"因",无论是"因",还是"果",均以情节出之。倒数第二自然段宜删除,其"议论"部分读者能意会。  相似文献   

2.
    
正同学们,你们读过季羡林先生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吗?其中叙述德国人养花很独特的一段文字,很有意思,不信,你读一读: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德国人养花的确很独特:一是养花的人多——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二是养花都是给别人看的——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大文学家季羡林先生真会遣词造句!在他的笔下花也有了"脊梁"。  相似文献   

3.
"养花日记"是一种观察日记,也是班级循环日记。"养花日记"教学实质上是一种体验式教学,"养花日记"不仅仅是"记录",更是心灵的产物。"养花日记"是提高中学生写作素养的课外练笔方式。  相似文献   

4.
潭水深深     
"拾起一粒斑痕累累的石子放入花心"一语中的"斑痕累累",强化了"鲜活的山花执拗地昂着头"!此文还需要升格:删除有关"本不应该沉入潭底"的议论;增加"本不应该沉入潭底"的描述。标题宜改为"向着蓝天开的山花"。  相似文献   

5.
编者推荐:删除最后三个自然段,文章主旨十分鲜明——集中说"门神",揭示"解放思想"之旨。标题宜更换为"门神"。年关尚早,偶听同窗谈及"门神",不免心生遐想。说到"门神",据《唐书》记载:太宗皇帝登基  相似文献   

6.
小城十月     
第一自然段就提出"新的生命",为全文立意定向,此"向"定得比"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有新意。如果全文专写"树"的"象"来承载"新的生命"的意。其意象就更鲜明了。文末将"新的生命"的意提升一个层面--"爱"--指出根本原因。但是,最后的自然段"说白"了--走上了"俗套"的大路,宜删除。要注意多用短句,不要刻意去用长句。  相似文献   

7.
真正的生命     
编者推荐:"割开自己的手腕,鲜血喷涌而出"——这是超常举动——有特定的背景"雪崩"和"女儿生命垂危"。此文还需要升格:文末"母亲周围的雪染成了刺眼的红色"中的"刺眼",应改为褒义词;标题宜实,可改为"‘割腕’";删除首尾的文字,将篇幅留给"母亲"。  相似文献   

8.
为了净化空气、美化居室,我也在家中养了许多花花草草。可是不得养花之要领,半月有余花草便蔫头蔫脑,毫无生气。甚急,幸得养花高手点拨,花草重燃生机。欣喜之余,顿悟:养花犹如"养"课堂也!一、个性花草与个性学生花卉初养之,战战兢兢,生怕伺候不周,于是浇水甚勤。殊不知花草由于种类不同,所处的环境也不同,一年四季气候也不同,它们对水的需求自然  相似文献   

9.
作者求异立意,很好!"水滴石难穿"的立意能成立。不是因为文章在倒数第三自然段所讲的"道理",而是"难"字未否定"穿";第三自然段中的"而说……太绝对了"同文章立意冲突,应修改。文中的"试验"只是时间问题,长此以往,还是会"穿"的,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并非科学的结论",应删除。文末缀上"也许……"和"或许……",想做到"说理周密",是很好的。但是,标题中的"绳锯木可断"宜删除,第一自然段中第二句话以后的文字也全部删去,以突出对"水滴石难穿"的立意。然而,文章第一句话中出现"绳锯木断"是恰到好处的--突出了主旨。  相似文献   

10.
花开的声音     
我是个"教书匠",平生有两大喜好:读书和养花。读书,那是本职工作;养花,纯属业余。每当闲暇时,我不是奔书店就是逛花市。只要喜欢,花多少钱都不心疼。养花高峰时,家里的花竟达36盆之多!可是,自从有了孙儿鑫博,情况就  相似文献   

11.
朱国良 《语文新圃》2007,(11):35-36
只因没有脱俗,我这人未免常常附庸风雅,但内心推崇"为人简且静,涉艺博求精"这种境地,却是真的.闲暇时分,就爱莳点花,弄点草.我自知养花不易,付诸一番苦心也未必有好的结果,反把心情染成灰色的了.因而时常爱种的东西往往是文竹、兰花、吊兰之类.这些尤物在有些人看来"好养""太贱",而我不敢亵渎花事,更不敢怠慢凌波仙子的使者,在感叹人的嘴巴太毒之下,总常常纠正为:不是好养是其适应性特强,不是太贱是其生命力旺盛.其实只要你种过兰草之类,就会发觉它开的花,虽无雍荣华贵之气,却脱媚人耀眼之俗.……  相似文献   

12.
养花与教学     
近几年自己慢慢喜欢上了养花,但我养花的标准是只养生命力强、容易养活的花,在养花中体味着生活的乐趣,在养花中思考着生命的价值。渐渐地,我觉得养花中的学问和教学有些许相似之处。蟹角兰是一种生命力非常强的花,  相似文献   

13.
微趣言     
《少年文摘》2016,(4):151
人生在世,总要承担一点责任或者找一点精神寄托。所以,有人养猫养狗,有人养花养鸟……而我比较高级,闭上眼睛,就开始养神。人家是"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你是站如肉松,坐如闹钟,行如中风。钱包!钱包你怎么了!你怎么瘦了!钱包!钱包!你醒醒啊……  相似文献   

14.
用"楼道灯"为话题——生活处处有素材。如果楼道装的是"声控灯",可发挥想象力——换用普通灯,承载"关爱他人"之旨。此文还需要升格:删除前面两个自然段,充实各层楼道依次亮灯与关闭的情节。标题宜改为"楼道灯,次第亮"。  相似文献   

15.
编者推荐:"任眼泪滴下,像是晶莹的雪粒落下",其中用"泪"回应标题中的"雪"。此文还需要升格:第一,标题宜改为"继女泪";第二,删除"车祸"的内容,补充同继父相处和谐的独特情节——文章展开了矛盾,但未揭示解决矛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养花》1.找出课文中直接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并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这个中心思想的。答:这篇课文中直接点明中心的句子是:“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课文是从“我把养花当成一种乐趣”;“我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花”;“养花可长知识”;“养花须劳动,有益身心”;“养花使人喜悦”;“养花也有伤心的时候”这六个  相似文献   

17.
从第三自然段至文末是很成功的,主要表现在"上帝的神坛将爱默生的所有要求都全部整合进去了"--形象地讽刺了贪心者。但是,文章前两个自然段是败笔,不应该将爱默生交代为"老实而又忠厚的贫农"。这使得后文的种种要求失去逻辑"依据"。题目宜改为"上帝的神坛",且将最后的句子"它如此完美"删除。  相似文献   

18.
养花风波     
最近,学生们感到班上人多味杂,特别是在冬天关闭门窗时,那种"百味书斋"的感觉特别浓厚。于是有学生提议在教室中养几盆花草,并将浇水的任务附带给每天清洁值日的学生。养花这件事顺理成章地通过了表决。保养的制度与规矩也建立了,但我没想到一件小事也能"节外生枝"。张蕊本来是语文课代表,但她钟爱的养花却使她不"安分"起来,  相似文献   

19.
巧分花肥     
小明喜欢养花,小亮喜爱育苗,他们是一对好朋友。一天,教"科学"的刘老师把他们叫到办公室,对他们说:"看到你们喜欢养花草我很高兴,所以特意给你们弄了1000 ml高浓度的液体花  相似文献   

20.
头发     
编者推荐:"但是,当妈妈建议我养长发时,我又不养长发了"是出彩句,它所在的自然段是过渡段,在描写了"养长发"的矛盾冲突后,揭示主旨——"许多愿望在未能实现时往往更具魅力"。标题宜改为"养长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