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进装置如图 1图 12 实验用品仪器 :铁架台、注射器、橡皮塞、干燥管、导管、烧杯、橡皮管。药品 :液溴、铁粉、苯、CCl4、水、AgNO3 、NaOH溶液、浓NH3 ·H2 O。3 实验步骤①按图 1装置准备仪器 ,并安装好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向烧杯中先注入NaOH溶液至浸没干燥管Ⅱ的下端 ;取下带针头的橡皮塞 ,向干燥管Ⅰ内加入少量铁粉并注入 2mL的苯 ;最后将注射器里吸入液溴后 ,将橡皮塞塞好。③推注射器的活塞 ,将液溴注入干燥管Ⅰ内即可开始反应。④反应完毕后 ,把干燥管Ⅰ内的反应液倒入烧杯中 ,充分振荡后分液 ,即可得较纯的溴苯。4…  相似文献   

2.
1 简易的气体发生器(1 )制取氢气、二氧化碳气体实验用品 :干燥管、广口瓶、导管、橡皮管、单孔橡皮塞、止水夹、小玻璃珠、锌粒、稀硫酸 (或碳酸钙、稀盐酸 )操作方法 :在干燥管的细口内放一粒玻璃珠 ,再放入少量锌粒 (或碳酸钙 ) ,塞好单孔橡皮塞。在广口瓶内加入稀硫酸 (或稀盐酸 ) ,将上述干燥管放入广口瓶内 ,使酸液恰好浸没锌粒 (或碳酸钙 )为止 ,立即产生大量氢气 (或二氧化碳气体 )如图 1a,若不用时 ,则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 ,反应便会自动停止 ,效果很好。装置特点 :此装置与启普发生器的原理相同 ,但装置简单 ,使用方便。反应物用…  相似文献   

3.
气-液反应器     
1教具装置图(图1)图12仪器特点及用途特点:取材容易、制作简单、操作方便、一物多用。用途:气、液反应器。3制作材料单球150 mm干燥管、4mm玻璃导管、15mm塑料管、7mm空笔芯、20mm塑料片、10mm×100mm试管、橡胶塞、502胶、玻璃胶。  相似文献   

4.
一、干燥管妙用(一)氢氧化亚铁的制取取二支干燥的干燥管,细口处用橡皮胶管连接,胶管中间放入一颗酸式滴定管中的小玻璃球。然后,按图1所示固定在铁架台上,其中一只干燥管的尾部和另一只干燥管的颈部相齐平。取烧杯一只加入蒸馏水半烧杯,置于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片刻,自然冷却后,取出一半配制3摩尔/升的氢氧化钠溶液,另一半蒸馏水用来配制饱和的硫酸亚铁溶液,配制前应加入少量硫酸酸化,同时加入少量铁粉,充分搅拌,静置后过滤,滤液置于试剂瓶中保存。实验时,先将玻璃球放置在低位干燥管的一端,在高位干燥管内,倒入氢氧化钠溶液,使整个胶管中都…  相似文献   

5.
1实验仪器铁架台,烧杯,烧瓶,干燥管,洗气瓶,分液漏斗,导管。2实验装置及药品如图1所示组装仪器。在烧瓶A中放一些新制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并加入约20 mL无水乙醇;锥形瓶B中盛放浓盐酸;分液漏斗C和广口瓶D  相似文献   

6.
用本改进新法做浓硝酸、稀硝酸与铜反应实验 ,既能使该实验在全封闭态下进行 ,无毒气外逸 ,又能随意地调控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使之简便、快捷、效果明显。1 浓硝酸与铜反应(1)在一插有玻璃导管的橡胶塞小头底面上切开一个小口 ,然后将长约 2 5cm、宽约 1cm的铜片插进小口内 ,使铜片紧插在橡胶塞上。再在玻璃导管上连接一段约 2 0cm长的乳胶管。图 1(2 )在一小试管 (与步骤 (1)的橡胶塞匹配 )中加入浓硝酸 ,加至距试管口约 2cm处 (硝酸的用量还可少一点 ,以利控制反应的进行 ) ,然后将乳胶管放入另一只稍大些的试管底。将步骤 (1)…  相似文献   

7.
(1)仪器:具支试管2支(20mm×200mm)、带尖嘴导管、干燥管、酒精灯、火柴、铁架台(2个)、铁夹等。(2)药品:SO2漂白后的品红溶液(无色)、品红溶液、NaOH溶液、棉花。(3)操作方法:①向1号具支试管加入经SO2漂白后的品红溶液(无色)5mL~6mL,固定在铁架台上。②向2号具支试管加入品红溶液2mL~3mL,连接如图1装置,其中干燥管细口处装有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图1③加热1号试管中的无色溶液,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红色;2号试管导管口处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褪色。④对调1、2号试管,保留1号试管内液体1mL~2mL,加热2号试管,又出现如上的现象(可…  相似文献   

8.
1 仪器装置图 (见图 1)图 12 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 :本教具是以 1只侧口试管 (A)和数只异形侧口管 (B、C、D… )以及单孔塞、弯头滴管等组合而成的 1套简易学具型通用气体实验装置。主要用来进行气体制取及有关性质的实验。具有以下特点 :①组装方便 :教材中有关气体制取和性质实验是由烧瓶、集气瓶和导管连接而成 ,准备和组装非常麻烦 ,不能适应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多动手实验的需要。本装置可省去导管连接 ,组装特别方便 ,简化准备手续 ,适宜课堂学生动手实验。②实验迅速且综合性强 :本装置为“套装” ,气体发生和多种性质反应 …  相似文献   

9.
1二氧化硫性质实验设计(1)实验装置(如图1)①125mL集气瓶②Na2SO3③10mL注射器④浓H2SO4⑤15mm×150mm玻璃管⑥湿润的品红试纸⑦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⑧NaOH溶液图1(2)实验步骤①取125mL集气瓶,配上单孔塞与15mm×150mm的玻璃管相连,如图1所示组装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②在集气瓶中加入4~6药匙已研细的Na2SO3粉末,并用滴管滴入少量水润湿。在玻璃管两端分别放入一片湿润的品红试纸和蓝色石蕊试纸,再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实验装置准备就绪。③取一支洁净、干燥的10mL注射器,吸入约3~5mL浓H2SO4插入橡胶塞中,缓缓推入注…  相似文献   

10.
该装置主要由A、B、C三部分组成,A是Y型试管,作为气体发生器。B是一个标本瓶,用作储液瓶,B瓶上口配套不锈钢支架,用来固定Y型试管,同时也固定C管的颈部,并使C管能上下移动。C管是用来量取气体体积的容器,它像一个倒置的液体量瓶,但这个倒置的液体量瓶的底部接了一段玻璃管,玻璃管上还配有与A管相连的导管及放气阀,放气阀用于调节反应前的C管内外液面高度。  相似文献   

11.
1 苯的溴代反应实验演示仪苯的溴代反应实验是中等化学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演示实验。现行中等化学教材中虽有介绍 ,但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 ,按教材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时存在着以下不足 :①溴蒸汽容易干扰生成物溴物氢的检验 ;②外逸的溴蒸汽及溴化氢气体污染室内空气 ,影响师生健康 ;③药品用量大 ,不利于勤俭节约。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对该实验进行了认真地研究和设计 ,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现介绍如下。1 1 实验用品分液漏斗 1个 ;吸滤瓶 1只 ;具支试管 1支 ;干燥管 1支 ;90°弯管 3支 ;玻璃管 1根 ;橡胶塞 3个 ;气球 1个 …  相似文献   

12.
1硫和铜反应的防污染实验(1)实验装置(见图1)(2)实验关键加热温度要高,铜丝要细且擦得很亮。(3)实验操作①取少量硫粉加入具支试管,在玻璃棒-端固定-束擦亮的细铜丝,插入涂有凡士林的橡胶塞孔内,塞好带玻璃棒的橡胶塞,把玻璃棒向外拉至端点,导管E插入盛有碱液的烧杯。  相似文献   

13.
1实验装置图(图1)2仪器制作①取内径7mm左右的玻璃导管,弯制成“W”形。②用小纸槽分别从“W”形管的两端开口处加入少许CuO粉末和无水CuSO4粉末。③靠CuO端连接干燥的H2,靠无水CuSO4端连接尖嘴铝管。  相似文献   

14.
高中化学课本第一册第三章在介绍硫化氢具有还原性时 ,硫化氢和二氧化硫反应没有安排演示实验 ,但硫化氢与二氧化硫是一个重要的反应。因此我们设计了此演示实验取得相当满意的实验效果 ,现介绍如下 :  一、实验装置1.带有单孔塞的胶头滴管2 .带有单孔塞的试管(130 mm× 15 mm)3.试管的横向切口4.扎在吸滤瓶支口上的气球5 .亚硫酸钠  6 .硫化亚铁7.10 0 m L的吸滤瓶  二、实验步骤和现象1.在试管内放入少量亚硫酸钠固体 ,吸滤瓶内放入适量的硫化亚铁颗粒。胶头滴管吸入足量的稀硫酸塞紧单孔塞于小试管口。2 .往吸滤瓶内加入 10 m L 左…  相似文献   

15.
演示实验铁与水反应需要高温加热。在强烈的酒精喷灯火焰烧烤下 ,硬质玻璃管也会变形甚至被烧通 ,使实验失败。同时 ,用烧瓶制取水蒸汽 ,蒸汽发生量大 ,难以控制 ,使过多的水蒸汽和生成的氢气一同排出 ,小小的干燥管无法把氢气干燥 ,又给点燃氢气带来了困难。为此 ,笔者对此实验做如下改进 :用铁管代替玻璃管 ;用排水法收集氢气代替用干燥剂干燥气体和排空气收集氢气 ,效果很好。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图 1截取一根长3 0 0mm直径约 2 0mm的金属管 ,一端用橡皮塞封闭 ,另一端配一只带有玻璃短导管的单孔橡皮塞 ,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备用。…  相似文献   

16.
一、 “氢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步骤的改进 “氢气的制取和性质”这个学生实验,若按课本上的实验步骤操作,尽管按规定加入一定量的锌粒和稀硫酸,但因制得的氢气偏少,不能保证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顺利进行。往往中途不得不重新加入锌粒和稀硫酸。有时有的实验小组在匆忙之中氢气未检验纯就还原氧化铜,还易造成事故。几年来,本人在指导学生做这个分组实验时,对实验步骤作了如下改进:增加一套铁架台(带铁夹),在制取氢气和检验氢气纯度之前,就先让学生连接好“氢气还原氧化铜”的装置,放在一旁待用,再收集氢气和检验氢气的纯度,然后试验氢气的重要化学性质。当经检验证明是纯净的氢气时,只要将弯导管换成尖嘴导管,就可试验氢气的可燃性实验了。只要将尖嘴管取下,接上直玻璃导管,立即通入事前就固定在铁架台上的氧化铜试管,就可按要  相似文献   

17.
按高一课本介绍的方法做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试管内含有的空气将产生的一氧化氮迅速氧化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 ,看不到有无色气体生成这一现象 ,且有毒气体大量从试管中逸出而污染环境 ,令师生难以忍受。为克服上述缺点 ,现做如下改进 :  一、装置  (如图 1所示 )图 1  二、操作方法1.在单孔塞上固定一段狭长的铜片。塞紧单孔塞 ,打开止水夹 ,向 U形管中注入稀硝酸至水平面 B处 ,使酸液充满 U形管整个短管。2 .关闭止水夹。在 U形管 A处用酒精灯加热使反应进行 ,等有大量气泡产生时撤去酒精灯。产生的一氧化氮气体将酸液压入 U形管长管…  相似文献   

18.
现行高一课本中 ,讲硝酸的氧化性时 ,用浓硝酸和稀硝酸与铜片反应。该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都是在试管中进行 ,由于反应产生的二氧化氮是有毒气体 ,直接散布在空气中易造成污染 ,尤其是学生分组实验 ,班额多课时安排密时 ,实验室内空气污染会相当严重。为此对该实验进行改进 ,其操作简单 ,现象明显且不会造成空气污染。一、铜与浓硝酸的反应装置如图 1(甲 )所示。由 2 50 m L集气瓶 ,单孔塞、滴管及加工过的带支管的 15mm× 150 mm试管组成。图 1在集气瓶中加适量 5%Na OH溶液 ,再加入几滴酚酞 ,试管内加 2~ 3片铜片 ,将带塞的滴管吸满…  相似文献   

19.
1 铜与浓硝酸的反应图 1   (1 )仪器装置图 (图 1 )(2 )制作材料 :1 5 0mL集气瓶、2 0mm×2 0 0mm的试管、粗铜丝 1根、单孔塞 2个。(3 )实验步骤 :①取一试管 ,在其中部用酒精灯加工成一小孔。将一束细铜丝绕成螺旋环状 ,挂在粗铜丝的小钩上 ,将粗铜丝穿过单孔胶塞。②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 40mL浓度为 2 0 %NaOH溶液 (用量根据平行班级的多少来定 ) ,在试管内加入适量浓硝酸 ,将带粗铜丝的塞子塞紧试管 (粗铜丝上挂有螺旋状的铜丝环 )向上移动粗铜丝 ,使铜不与硝酸接触 ,再将带试管的塞子塞紧集气瓶。③向下移动粗铜丝 ,使…  相似文献   

20.
1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改进(1实验装置(如图1图1(2)原实验的缺点①实验装置复杂,操作繁琐;②实验现象不明显,成功率很低;③容易造成CO泄漏,影响教师、学生的健康。(3)实验操作①往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②把直径2mm铜线弹簧放在酒精灯上灼烧成黑色氧化铜表层;③往锥形瓶内的小杯中(小型塑料杯或小型烧杯)滴入2mL的浓硫酸和2mL甲酸,把灼热的铜弹簧迅速伸入锥形瓶中,立即拧紧胶塞。④观察现象,一会儿铜弹簧黑色的表层慢慢变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改进后的优点①实验操作简便,反应速率快,实验效果明显;②节省教学时间,实验全过程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