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新闻界     
上海每百人拥有报刊55.1份国家邮政局最新统计数字显示,上海市民每百人拥有报刊数达55.1份,大大高于全国平均40.7份的水平,位居全国榜首。在上海,不仅可以电话订报,而且邮递员还上门为市民办理订报手续。报刊零售网点遍布主要商业街和居民  相似文献   

2.
读报札记     
董治顺 《今传媒》2007,(10):39-39
好一个"合股订报" 2007年6月13日《中国新闻出版报》第2版有一篇文章,题目叫《农民合伙订报值得效仿》,讲的是河北省农村的两件新鲜事:一件是肃宁县袁佐村有7户农民,每户拿出100多元,订了近10种报刊;一件是邯郸市馆陶县赵寨村有6户蔬菜专业户,平摊报款,订了5份报纸.用农民的话说,合伙订报,出一份钱,看多种报,经济划算.  相似文献   

3.
邵宁 《新闻记者》2001,(3):53-55
俄罗斯人是一个爱看报的民族。在地铁里、公共汽车上、街心花园里 ,随处可见俄罗斯人埋头读报的情景。报摊也遍布大街小巷(见题图 ,徐裕根摄)。在苏联时期 ,报纸杂志价格十分低廉 ,每户人家都订有好几份报刊。报刊的发行量非常大 ,《真理报》、《消息报》的发行量都达数百万份 ,就连专业性较强的《戏剧生活》杂志发行量也达8万份。在莫斯科留学期间 ,我也曾订了《真理报》、《消息报》、《共青团真理报》、《俄罗斯文化报》、《文学报》、《莫斯科休闲报》、《戏剧》杂志、《现代剧作》等多种报刊 ,最初一年的订费不过100多卢布。然而…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访问了江苏省宜兴县报社,从所见所闻中感到,这张县报深深地吸引着人们,可称是全国70多份县报中的佼佼者。《宜兴报》是一张八开小报,每期四版,每周三期,发行四万份,在全国名列前茅。全县平均每25人一份,每平方公里24份。而且,百分之七十是自费订报。甚至出现了订《宜兴报》要搭订其他报纸的情况——把它当成了一种“紧俏物资”。我向一位原不相识的张泽乡读者方伯寅问及对《宜兴报》的评价,他脱口而出:“我们欢迎,四个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报刊种类多,涨价幅度大,经费调整跟不上,各部门的订报数量都在压缩。去年年底订阅报刊时有人提出:报道组有5种报刊,应该减少几份。由主任说:“报刊是了解上面报道动态的重要渠道,经费再紧,也不能紧报道组。”政治处给报道组除保留了《新闻与成才》、《解放军报》等去年订的报刊外,还增订了《应用写作》等3种报刊。申主任经常鼓励机关干部结合本职写稿,大力支持报道骨干到一线去采访,写连队事,写身边人;引导督促报道员开展读报、讲稿、评稿活动;常常跟报道员研究报道动向,帮助报道员修改稿件。每次下基层,他都带回几条…  相似文献   

6.
在日本,全国各种日报每天发行7000多万份,平均每户1.76份,每千人拥有584份。全国性5大报(读卖、朝日、每日、日经、产经)光是早报发行量都在200—900万份,并且报纸版面很多。发行975万份的《读卖新闻》,早报一般32个版,晚报也在16—24个版之间。在日本,订报极其方便。想订哪种报纸,就往住处附近那家报的报站打个电话,报社就会按照  相似文献   

7.
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之下,《兰州日报》以"财政划拨、集订分送"的方式(即由政府出资,将党报订至党政、企事业单位相应级别的部门和个人)成功实现了报  相似文献   

8.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成立 据《文汇报》报道、由《少年报》社、《上海中学生》报社、《家庭教育时报》编辑部、《上海教育》期刊社、《上海康复》杂志社以及《中国教育报》上海记者站6单位组成的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日前宣布成立。该总社目前拥有3报7刊,期发总量达300万份。该总社的成立,对于调整上海报刊结构,提升报刊质量,增强教育报刊的社会影响力、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苏州、深圳居全国买书、订报之冠苏州市区居民1993年人均购书45元,位于江苏省和全国中小城市之冠。深圳市1993年累计订阅报刊1.3亿份,按300万人口计,人均订阅43份,人均订报刊费13.8元,居全国城市之首。据新闻出版署统计,我国人均购书款:19...  相似文献   

10.
王海群 《青年记者》2005,(10):44-45
8月15日、16日,《读新报》连续在头版刊发了致读的信:“为做大做强《读新报》,我报社拟剥离经营部分组成传媒公司。在资本运作期间,我报从即日起休刊。从8月22日起至8月28日止,《读新报》的整订用户,可凭订报收据改订《生活报》、《老年报》或《家庭保健报》,如不希望改订,可凭订报收据到《读新报》社退取从休刊之日起到年底的订报费。在邮局订报的用户凭收据到邮局退取订报费。  相似文献   

11.
前些时候,人们对号召农民订报刊,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号召农民订报刊是加重农民的负担;另一种则完全相反,认为农民订报刊也是一种智力投资。哪一种看法对呢?最近我翻阅《致富报》一些读者来信,来信提供的信息反馈,帮助我作出了答案:后一种看法是对的。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在新千年到来之际,深圳市联合报刊发行公司传出捷报:2000年度的《深圳商报》发行量比上年增长23.6%。个人订户、读者覆盖面和全年整订增长幅度均有重大突破。个人订户占总发行量的比例达81.8%。 在今年的报纸发行工作中,深圳商报社和深圳市邮电局密切合作,完善了“报邮联合,自主发行”体系,并组建了深圳市联合报刊发行公司。公司建立了6个分公司和遍及全市及广州等地的51个发行站,组建了一支700余人的专职发行队伍,采用“电话预约,上门订报”等措施,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服务。同时,邮政系统也组织广大…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全国省、市和地市级的工会报刊近120家。这类报刊的质量怎样?还存在哪些问题?读者反映如何?最近,我们对全国部份工会报刊作了一次书面调查,并对50余名基层工会主席和数百名职工群众阅读工会报刊的情况作了书面问卷和了解。有些报刊确实比较出色,如《现代工人》(辽宁)、《工人天地》(江西),《江苏工人报》、《现代工人报》(四川)、《劳动报》(上海)等。但有些数据相当不理想。例如有五分之四以上的基层工会主席对工人报刊基本不看或只稍作浏览,认真阅读的不到五分之一。而普通职工阅读工会报刊的更少,只有四分之一不到的人浏览大标题,其余的则大多平均每四期浏览1~2次标题,认真阅读的不足十分之一。不少工人这样说:“这种报没啥看头,登的东西与我们不搭界。”有的甚至说:“工会报刊都是工会出钱订的,要叫私人掏钱肯定没人订。”  相似文献   

14.
1月14日,《教师报》刊发题为《顶风摊派订报有令不止》的读者来信,信末有42人的手写签名。这封读者来信内容是写他们所在镇的领导,对凡是从地方财政发工资的人员,既不征求意见,也不打招呼,就从每人工资中直接扣款,强行订1份当地的日报;双职工家庭则规定订一份日报、一份晚报。结果出现有的一家订两份日报、两份晚报的情况,也不让人有“丝毫调和余地”。因此该镇一所初中的42名教职工通过向媒体写信,“殷切期盼有关部门实地调查解决,以求上符国策,下顺民意”。从来信看,写信的教职工绝无拒绝订阅报刊之意,他们不愿意接受的是镇相关领导利用手…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期刊史话〕我军报刊出版的特点·方英·抗日战争时期,我军报刊据不完全统计达600种以上,而且都有一定发行量。例如《抗敌报》发行量达8000份,《前进报》发行量达7000份,《前哨报》、《胶东画报》发行5000份左右,《拂晓报》发行约4000份...  相似文献   

16.
《时务报》和《国闻报》均为维新时期维新派的舆论重镇。1896年在上海创刊的《时务报》,在维新派所办报刊中销量最多、影响最大。次年在天津创办的《国闻报》,则是当时维新派在北方最重要的舆论阵地。两家报刊分主南北之局势,成为维新派鼓吹变法的南北两"喉舌"。不过,就其发行量来说,两家报刊不可同日而语。《时务报》创刊伊始,发行量就达3000多份,一年后达到了12000多份,最高峰时达到17000多份,创下了当时报刊发行量的新纪录。《国闻报》的发行量则颇不尽如人意,创刊数月后,发行量约每天1500份,旬刊《国闻汇编》则每期仅能售出五六百份。  相似文献   

17.
我国文摘类报刊从最早的《集成报》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但从真正意义上说,文摘报的发展还是在近十几年改革开放时期。1980年1月上海《解放日报》主办的《报刊文摘》创刊,它是粉碎“四人帮”之后全国第一张综合性文摘报。此后,全国各地文摘报文摘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统计,目前我国有文摘类报纸30多家,各种报纸开办的文摘版、文摘专刊达140多家,文摘类报刊的期发行量总计达1100万份,拥有读者过亿。 文摘类报刊的猛增,表明了现  相似文献   

18.
大上海有一家《小主人报》,办报人全是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这可真是中国报刊史上的新鲜事。更令人惊奇的是,在目前全国许多报刊销量不佳的情况下,《小主人报》的发行量居然不断上升,由创刊时的1万2千份发展到现在的22万份,订户遍及全国。听到这个消息,我很兴奋,又不免将信将疑。一天下午,我来到上海长宁区少年宫一幢别致的小楼中,推开《小主人报》编辑部的门。  相似文献   

19.
岳万梁 《新闻三昧》2006,(12):48-48
前不久,重煤集团渝阳煤矿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为争抢《新闻三昧》杂志产生了“争吵”。原来,那是新一期《新闻三昧》到了后,宣传干事为骨干通讯员分发,因书少人多而发生了“争抢”。今年初,重煤集团渝阳煤矿党委宣传部,为骨干通讯员每人订了一份《新闻三昧》,作为礼物送给骨干通讯员,他们通过学用《新闻三昧》,新闻写作技巧大大提升,有15人在对内宣传的《松藻煤电》、《松藻管理》、《松藻政工》、《松藻信息》、松藻电视台等宣传媒体上实现了上稿,有6人在《工人日报》、《中国煤炭报》、《中国安全生产报》等报刊上实现了外发上稿,通讯员们…  相似文献   

20.
说起读报,很多人会想到“报刊选播”,这是电台的读报节目形式。而在近几年里,将报、报评引入电视,用声画语言来解读报章,成了一种新型的电视节目形式,成绩不俗。凤凰卫视2003年初开播《有报天天读》,短短半年时间栏目收视率挺进凤凰前三名。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自2003年7月1日正式播出起,就推出一档全新早间读报节目《媒体广场》,集萃各类媒体,每天清晨滚动播出两遍.而散落在各栏目间的读报板块,更是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