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胡元香 《考试周刊》2011,(58):137-137
点拔是穿透云雾的一缕阳光。点拨最讲究的是时机,点拨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把捕捉心态良机的着眼点放在心理活动的“转化”上,艺术地把学生引入一种境地,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问题是思维的重要特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会梳理问题,理解问题的本质,培养提问的习惯,从而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3.
何静 《湖南教育》2007,(6):15-15
1.还给学生“想”的时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多想,这有助于学生进行思维活动,发展探究能力.如教材中出现的“通  相似文献   

4.
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营造氛围,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从而给学生自信的力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为学生创设思维发展的空间。教师要做到"让"当先,"引"适时,"学""思"相得益彰,促进学生真思考、真探究、真实践、真反思,从而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用什么态度和方式对待学生的缺点错误,又用什么方式、方法和家长交流,以期更好地教育好学生?我认为,对待学生的错误,宜“小”宜“细”不宜“直”。学生有了错误,班主任在问明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从保护学生自尊心出发,尽量不扩大影响。只要不是屡犯,就要找台阶给学生下,就要给时间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允许学生犯错误,也要对学生抱有信心,相信他能自己纠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只要是学生自己能逐渐改正的错误,就不必急于告诉家长(特殊情况除外),即使家长从外来渠道知道了情况,班主任也要根据家长性情、学生的承受能力,委婉地讲…  相似文献   

6.
“望”——就是观察学生。这是学生进入自学时教师了解学情的常规方法之一。教师的[睛要始终在学生身上。在学生的自学时,通过察看学生学习中的种种表象,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自学的内部动态,从而作出具体和必要的帮助与服务。首先要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对积极参与且认真的同学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特别要关注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及时采取措施使他们走到自学的活动之中。其次要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是高涨还是萎靡,是愉悦还是勉强,从而判断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以及学习进展情况。要善于从学生表情的蛛丝马迹中分析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比…  相似文献   

7.
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教和学产生和谐共振,是课堂教学的理想状态和最佳境界。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中,都在尽最大的努力,让学生站在“前台”尽情地自主学习与自我展示。教学过程呈现非线性发展态势,课堂的即时生成多起来;教师也按照课标的“评价建议”,煞费苦心地捕捉时机,对学生的表现尽量给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采用激励性的评语。课堂热闹了,学生活跃了,可从课后作业和阶段性检测的反馈结果看,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不…  相似文献   

8.
“爱”是教育的基础 ,“严”是教育的手段。“爱”和“严”并举才能达到完美教育的目的。尊重学生。学生年龄虽小 ,但他们可以用“喜”和“怨” ,“亲”和“疏”来捍卫自己的尊严。教师必须真实地了解他们的活思想、活动态 ,和善地、耐心地教育和疏导。教师不能以自己 (成人 )的心态去理解学生、管理学生。应当把自己回归学生同龄的心态 ,才能更容易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更准确地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 ,才便于与学生心灵沟通 ,才利于选择更有效的教育手段 ,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现在的在校学生多是独生子女 ,由于家庭溺爱有余 ,管教不足 ,学生…  相似文献   

9.
了解学生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关键;赞赏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引发兴趣;评价学生,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我们时常会发现这样两种情景:教师提问后,学生们举起了一只只小手,当一位学生没有回答好老师提出的问题时,老师马上把脸一板,送给学生一个寒心的“冷笑”,学生不如所措,灰溜溜地坐了下来,这是一种情景。而另一种情景是学生没有回答好老师的问题,老师却送给学生一个温暖的“微笑”,让他坐下来再好好思考。  相似文献   

11.
职业班在招生时对学生明确宣布:学生毕业后不包分配,由招工单位择优录用。这对以前中专、技校学生毕业后由学校负责分配的做法来讲,是一个大改革,它使学生克服那种认为一  相似文献   

12.
小组讨论是体现学生主体参与、合作学习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能为学生提供主动思考和语言表达的机会,发展学生的合作、交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灵感,有效避免知识的简单灌输和死记硬背。  相似文献   

13.
一个公式、原理的形成过程可以让学生去探究.从学生来说,一个学习内容可能适合这个学段的学生去自主探究,但那个学段的学生并不适合;城市学生适合自主学习的,农村学生不一定适合.所以,我们要完整理解教材内容,充分了解学情,在此基础上谨慎预设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如果随便抓取一个内容就让学生自主学习,很容易造成结果"不甚了了"的无效局面.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线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成资源,从学生实际水平和学生所能接受的活动方式出发,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认知结构、个性品质在参与中都得到发展,使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光彩。  相似文献   

15.
习作教学是小学中年级的教学重点,亦是教学难点。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习作的初始阶段喜欢上习作,快速提高习作能力和水平,写出好文章呢?我采取了“看”“记”“评”习作教学策略,开展三项有针对性的习作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锻炼和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能力和效果,本文学习古人"望闻问切"看病的方式,建议学生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多下功夫,学好政治。  相似文献   

17.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的道理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某些教师教育学生时,却常常背离这个简单的道理。他们一旦发现学生或班级上发生了问题,立即采用“扬汤止沸”的办法解决问题。结果学生压而不服,问题非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使矛盾升级,背离了教育者的初衷。还有一种情况,问题表面上解决了,但学生的思想还没有想通。须知学生思想上问题只有靠做过细的说服疏导工作才能提高认识,有所觉悟。用“扬汤止沸”的办法“压”学生只能是“猫盖屎”,“煮夹生饭”。学生的思想问题没解决,总有一天会重  相似文献   

18.
对于教师这一职业,古人早有定义,两千多年前韩愈就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人民教师,主要的职责是教给学生一些做人的基本原则,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传授给学生文化知识,使学生掌握一些生活技能;解答学生的疑问,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更要育人.可是现在由于传统的考试制度与评价制度的缺陷,许多教师被考试指挥棒牵着鼻子走,只注重于课堂教学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结果造就了一些"高分低能"或"高分低德"的"人才".  相似文献   

19.
在体育教学研究中发现,导致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不良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对参与体育运动缺乏积极性。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的关键。因此,探索学生的特点及个性需求,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也是培养学生自我锻炼与自理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我担任初中三年级班主任,最感头痛的“考试地狱”又直接地迫在眉睫了。已同家长作了充分商量,也尽可能地考虑每个学生的情况。反复地核准学生提出的志愿,要一直到考试,考试的当天,一直到发表录取的结果,在学生面前我是不照面的。作为教师的“不安”、“焦躁”和“着急”是无法形容的,做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