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东方网在国内网站中率先推出“东方直通车”栏目 ,在互联网上架起了一座市民与政府互动沟通的桥梁 ,为广大网民提供一个网上投诉、咨询的平台 ,以便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能及时了解普通百姓的想法、意见和建议。经过整整一年的运转 ,“东方直通车”在网民中树立了品牌 ,赢得了信任。开通周年纪念迎来四方网民5月27日 ,在东方网暨“东方直通车”开通周年之际 ,为了回报广大网民对“东方直通车”的厚爱与支持 ,“东方直通车”和4家合作伙伴———《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的群工部以及东方广播电台“东方传呼”编辑组 ,在静安…  相似文献   

2.
《深圳商报》这组批评好《深圳商报》2月13日刊登记者张富刚的文章说,他和妻子参加了深圳中国旅行社组织的2月8日至14日“四天双飞海南游”,却以每人2380元买来一场痛苦。报名时据介绍,住的是三星级宾馆,坐豪华进口大轿车,吃的是豪华团标准。结果,住、行...  相似文献   

3.
妻子为我报函授当捧读去年8月22日刊有自己稿子的《解放军报》时,我激动的泪水顿时盈满眼眶,高兴之余我急忙操起电话,告诉远在河南老家的妻子。因为是她为我报了去年的军报新闻函授,使我写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才得以在军报上露脸。3年前经人介绍和她相识,那时她在深圳一家电子厂打工,而我远在北方军营,相隔数千里,俩人只能靠书信寄托相思之情。据妻回忆,她曾有一个月接连收到我写给她的8封信,并且信中言语一次比一次升温,使得与她同室的姐妹羡慕得很。当她听说我在部队当报道员时常有稿件见诸报端时,便流露出爱慕之意,执…  相似文献   

4.
我国建筑界泰斗,中国建筑大师陈植老先生百岁华诞庆贺活动时,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撰写了《百岁建筑大师陈植》纪念长文,刊登在上海建筑学会庆贺陈老百岁华诞专刊上,然而,谁知时隔不久……有一天早晨上班时,我刚走进现代建筑设计大厦大堂,就见许多人都围着看通告栏。我走上前一看,讣告:2002年3月20日凌晨陈植老先生仙逝。太突然了,我的心也突然加快了跳动,脑海里浮现起许许多多的陈老先生的往事。往事中印象最深的是五封书信。上世纪80年代修志高潮的时候,陈老已经是年已古稀的老人,他为了编写上海近代建筑史,先后给我写了五封书…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在接见《解放军报》社师以上干部时的讲话(1996年1月2日)今年元旦,《解放军报》迎来了40周年生日。今天,我和军委其他几位同志来看望大家,向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并通过你们向报社的全体工作人员,致以亲切的慰问!《解放军报》是全国很有影响的一张...  相似文献   

6.
作为《纽沃克明星纪事报》的助理总编辑,大卫·Ng每周有5天时间,从下午3点钟一直到凌晨1点钟在编辑部值夜班,负责晚间新闻稿的处理。多数夜晚,他在早上7点强迫自己起来之前,只能休息4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大卫要照顾他的一家子,包括2个年幼的孩子。“当我刚刚到《纽沃克明星纪事报》的时候,妻子正怀着埃斯米。当妻子临产时,我跟报社商量,请了3周的假来照顾妻子。”大卫说,他于2000年进入该报。“但是不巧,因为要报道总统大选,我请的3周假期变成了3天。”“我没有想到,10个月后,‘9·11’  相似文献   

7.
谢老主编报刊是在重重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论人手,往往写稿、编稿、校对都是他一人,论环境,他主编的《白话日报》出版当天便被查究。改名《上海报》后,不到两星期,报馆被封。接着又改名《天声》、《晨光》、《沪江日报》。不到一年,6次更改报名,最后不得不转入秘密发行。但发行份数最多时达到8000份。因为他强  相似文献   

8.
1993年的3月8日,一天之中有两件事对我有着特别的意义;一是这天我第一次正式主持《上海早晨》这档节目,二是在12小时之后,我焦急地站在新客站的六号站台上,等候着一列从遥远的北国南下的列车迎接我的新娘。婚期早已择定,但和其后我加盟《上海早晨》的时间正好撞车。我挚爱着我的妻子,也热爱这东方大都市瑰丽的早晨,推迟婚期或向领导告假都是我所不愿的。善解人意的未婚妻,没有多说什么,如期登上南下的列车,无怨无悔。没有蜜月、没有新房、没有仪式,甚至没有一个完整的新婚之夜。每天  相似文献   

9.
我平常总是随身携带相机,随时准备抢拍突发新闻。 1999年 8月 26日,我去单位办事,听办公室副主任说副局长冯丙建带头义务献血,在他的带动下,滑县全交通系统的干部职工踊跃报名献血。抓住这条信息,我迅速骑自行车赶到现场抢拍了献血镜头,被《中国交通报》 9月 4日 3版采用。 2000年县政府号码三年实现村村通油路目标,各乡镇迅速掀起了修路高潮,我在工地上拍下了一个修路镜头,被《安阳日报》 4月 25日 1版《社会特刊》采用。去年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乘公共汽车回农村老家,当客车行至老 (店 )——焦 (虎 )乡的公路上时,我老远看见…  相似文献   

10.
人间情怀     
杨诚勇先生的《盛世微言》放在我的案头,扉页有他的签名,时间是2000年11月。书是2000年10月刚刚出版。可以看出,送书是在他拿到样书不久。时间之快,让我感到了其中的浓厚情谊。 这是诚勇兄送我的第二部书。1998年,他煌煌30万言的《晓阳杂文集》出版后,也是很快赠我一本。接到《晓阳杂文集》后,即有为文集写点文字之意,后来终于搁下了。想要说的话,最后变成了一封短信,而且我记得,其中提到的,还是后来收入《盛世微言》的《善待下岗》。因为,我是深深为该文的情怀所感动,差不多到了几乎不能自己的程度。 《盛…  相似文献   

11.
王宝安 《兰台世界》2007,(11S):51-51
2007年8月的一天,市档案局局长陈利众同志收到一封来自于大连机车车辆厂女职工毕丽华同志寄来的《感谢信》。她在信中说:“感谢葫芦岛市档案局的领导以及为我热情服务的有关同志”,你们“真是让我喜出望外”,是你们“使我多年不能解决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读者来信     
内黄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书廷,30年如一日笔耕不止,30年来在市级以上报刊、电台等新闻媒体上发表新闻稿件6000余篇,著有28万余字的《百舸争流》一书,并为内黄县培育出一批基层通讯员。图为他在拍摄新闻照片。张涛摄编辑老师你们好! 首先请允许我向你们道一声:辛苦了! 《新闻爱好者》是我在2000年新结识的良师挚友。它是在1999年部队进行工作总结时,连指导员为奖励我荣获基地新闻报道二等奖,特订了2000年的《新闻爱好者》送给我。在未收到刊物之前,我还羡慕别人的影集、手表、钢笔好,可接到第一期《新闻爱好…  相似文献   

13.
李岚 《新闻界》2002,(2):3-7
访谈对象:喻国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新闻学论集》主编。访问者:李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博士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讲师。访谈时间:2002年2月28日下午访谈地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一、关于业外资本进入传媒行业李岚:今年初公布的《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称:“根据事业发展需要,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广电集团的新闻宣传部门经批准,可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部门融…  相似文献   

14.
殷殷西部情     
2002年1月9日,本刊编辑部收到 了浙江大学光电信息工程系教师黄肇 凯赠送的一台“施乐”牌传真机和一 封信。黄肇凯是本刊的一名普通读者。 几年来,他一直订阅《档案》杂志, 一直关注着《档案》杂志的每一点进 步。他在信中说: “你们的刊物,每期到手,我都 会仔细阅读,因为她来自大西北,有 着丰富的文史档案的地域色彩。读完 每篇各具特色的文章,不免有时掩卷 深思:思想是从来不因生活条件的优 劣而有所变化的,贫穷和富有从来都 无法扑灭思想的火花。” “你们地处西部,却能看到你们 在栏目设定、文章选题、语言的运用 以…  相似文献   

15.
1935年9月2日,兰州。 我国新闻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主一范长江.以 《大公报》特约通讯员的身份,从成都出发,历尽艰险.经过50天的长途采访,到达兰州。 因不少人向他探听红军的消息及蒋介石“围剿”红军的情况,于是,范长江开始了他的长篇报道。 《岷山南北‘剿匪’军事之现势》——范长江西北行的第一篇通讯,于他到达兰州的第3天写成。9月13、14日《大公报》刊发此稿时,编辑为此写了短评:“本报特约通讯员长江,从成都行五十日到兰州,其报告岷江军事形势的一封书(即文章)值得大家注意一看。”通讯详尽地叙述了红军在…  相似文献   

16.
荷兰王国大使罗兰·范·登·伯格先生,对中国明清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不仅仅因为荷兰王国是最早涉足东方的国家之一,而更重要的是,这位在中国出生的大使,贡献了他一生中大部分精力,从事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范·登·伯格先生1930年出生于上海,当时他的父亲是荷兰王国驻上海的公使参赞。1950年,他进入荷兰最古老的莱顿大学学习汉学,毕业时,选择了《郑成功》做为他毕业论文的题目。60年代,他任荷兰驻中国大使馆二等秘书。1986年至今,他任荷兰驻华大使。2月20日下午,大使夫妇专程来我馆参观。大使先生说:“我对明末清初的历史特别感兴  相似文献   

17.
陈锡添 《传媒》1999,(3):31-34
1992年3月26日下午,《羊城晚报》头版详细地摘要转载了《东方风来满眼春》一文。3月28日,上海文汇报、中华工商时报也全文转载了《东方风来满眼春》。3月30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全文转载了《东方风来满眼春》一文。3月30日晚,新华社向海内外播发了这篇长篇通讯。  相似文献   

18.
一、“苏报案” 上海《苏报》从1903年5月27日起,聘请章士钊为主编。他采取调整栏目、加强言论、变换字号等多种办法,突出宣传革命主张。6月9日,刊登邹容《革命军》一书出版广告,连续发表多篇鼓吹反清革命的文章。6月29日,以《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为题,发表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一文摘要.言辞激烈,称光绪皇帝为“载 小丑,未辨菽麦”。6月30日,上海租界当局应清政府要求,逮捕章太炎,次日邹容自动投案。7月7日《苏报》被封。7月15日,上海租界会审公廨开始会审此案,清政府为原告,章、邹等人为被…  相似文献   

19.
郭红解在《上海档案》2000年第4期发表了《从“科技史料走进博物馆”说开去》一文 ,对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将曾轰动世界的科研成果“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的档案史料捐赠给了中国革命博物馆一事 ,发问 :“这些珍贵档案为什么都‘走’了?”作为档案人 ,他说 :“对这份档案我还是比较了解的 ,在编《上海档案志》时 ,我们特地将此档案列入志书并作介绍。呜呼!以后续编《上海档案志》时 ,不得不在后面添注一句 :2000年6月后 ,该档案已由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为了表达他的心情 ,文中议论 :“也许若干年后 ,……有关我国第一台…  相似文献   

20.
两年前,自费印发《禁赌倡议书》5000份的谷城县冷集镇汉江村农民李荣海,于今年4月5日终于结束了因上述行为而受到的种种压制、指责甚至谩骂、殴打和搜身的不公正待遇,几乎在一夜之间他又成了县公安局号召全县人民学习的榜样。这是为什么呢? 李荣海和汉江村群众认为,促成这种变化的动力是新闻的舆论监督作用。 今年2月12日,正是正月初八年后上班的第一天,襄樊日报社群工部收到了一封“如不马上回音便可能会急疯”的读者来信。来信人是李荣海,所反映的内容是他在1998年2月26日自费印发《禁赌倡议书》,内容是《湖北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