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底,成都的一些媒体如《天府早报》、《成都晚报》等纷纷报道了一位精神病女孩杜欣被锁数年的悲惨遭遇,各大网络媒体相继转载,在媒体的报道下,不少爱心人士都奉献出了他们的爱心,这其中更有一份爱心穿越大洋来到了杜欣的身旁。大洋彼岸的王妍芸妇女士在网络上看到了杜欣的故事,辗转从《天府早报》了解到了杜欣方方面面的情况,并知道了杜家的详细地址,从大洋彼岸伸出她的爱心之手,演绎出一幕幕感人肺腑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王德贞 《青年记者》2005,(10):61-62
9月8日,《重庆晚报》以《铜梁母亲索爱心捐款上瘾》为题,揭露了一个自称陈明书的妇女,以“家庭贫困,无力支付女儿的大学学费”为由,寻求媒体支持和社会捐助的骗局。在这篇报道之前,《重庆晚报》分别于7月30日和9月6日,以《从不穿裙子的美女状元》和《无钱买书包高考得第二》为题,对陈明书女儿的情况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3.
2003年1月13日,距离羊年春节还有18天的时候,我们泰州日报在一版登载了一则“特别公告”:自1月17日(农历腊月十五)起,报纸在一版开辟《新年热线》专栏,持续15天报道社会各界通过热线电话提供的感人故事。正如《新年热线》报花标注的“共享你的感动,分担你的忧愁,传送你的爱心”那样,一篇篇“我”的报道或满怀受助的感激,或陷入困境的求助,或乐于奉献爱心的真情流露,直至腊月廿九的“年夜饭”——福利院的老人喜庆团圆、省牧校藏族学生欢聚一堂(正月初一见报),《新年热线》在广大读者中反响热烈。“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4.
截至2013年12月28日,江苏连云港市灌云县山西村上百万斤滞销葱已全部售完,原先愁眉不展的葱农们开始笑逐颜开。此次暖冬爱心行动由《苍梧晚报》发起,葱农唱主角,社会各界参与,是一次传递正能量的新闻行动。操作过程怎样?更深的思考在哪里?2013年11月下旬,江苏连云港市灌云县山西村500多户葱农种植的上百万斤大葱出现严重滞销,《苍梧晚报》得知这一情况后,记者第一时间深入到该村种植户家中,采写了大葱滞销现状以及帮助种植户渡难关的新闻调查,在跟进报道的同时,向全社会发出了"买把爱心葱,送去一份爱"的倡议,并在全市范围内展开了一场滞销葱变爱心葱的暖冬爱心行动。短短一个月间,社会各界的如潮爱心涌  相似文献   

5.
自2005年12月12日起,《泰州晚报》推出首篇“爱心奶奶”报道至今,先后策划组织了50多个大型活动,将“爱心奶奶”铸成了泰州市精神文明创建的品牌之一,深入人心。城乡涌现了2万多名“爱心奶奶”,共帮助或资助了1.1万余人(次)的困难群体和贫困儿童。2008年,“爱心奶奶”人选江苏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没新人新事;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新华社的军事宣传在先进典型报道上,做了些努力,取得了较好效果。据统计,今年头7个月,共播发影响较大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典型24个,其中仅人民日报配发评论,就有6个之多。这些典型是《“硬骨头”赞歌——记硬骨头六连》、《一曲时代正气歌——记见义勇为的英雄战士徐洪刚》、《用伤病之躯托起五星红旗——记叶乔波》、《爱心献人民——记孙茂芳》、《高扬在特区的一面旗帜——南海前哨钢八连》、《用生命去搏现代化——记空军李光南》。另有一批典型报道,如《民富兵强看佛山》、《模范指导员赵守昌》、《共和国的天涯卫士——海军南沙守备部队记事》、《爱心奉献在特  相似文献   

7.
拙作《爱心无价》获得第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篇通讯刊登在1994年3月30日《单城晚报》一版,这是一篇关于好军嫂韩素云的报道。而我介入好军嫂的报道纯属是偶尔得之的。在此之前,《羊城晚报》已对军嫂韩素云的事迹和广州中医一院无偿接其前来治疗的义举作过大量报道,其他新闻媒介亦  相似文献   

8.
孙巡  郑焱 《传媒观察》2006,(8):33-35
如皋“爱心邮路”是今年江苏省重大典型。根据省委宣传部部署,3月底,新华日报派出郑焱、孙巡、蔡炜三名记,赴如皋采访。4月3日至5日,在一版头条及重要位置刊出系列通讯“瞩目如皋爱心邮路”,即《137条“爱心邮路”有多长》、《群众在我们心中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重》、《“传奇信使”激情碰撞“爱心邮路”》。  相似文献   

9.
杨江 《新闻记者》2013,(3):55-57
《人物》杂志对河南"爱心妈妈"袁厉害的报道《厉害女士》一文可探讨的地方实在很多,比如记者暗访的行为规范、实习生采访的素材如何处置、人物报道与调查性报道的写作要求区别等等,在这里,笔者想谈谈立场预设的问题。在兰考大火发生后,笔者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经过5天的调查采访后,先后写下了调查报道《多面袁厉害》,以及记者手记《兰考大火中的各种声音》等。而细读《厉害女士》一  相似文献   

10.
范帆 《青年记者》2008,(8):90-91
2007年11月16日19时29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社区》栏目,以《闲物送人,爱心涌动》为题报道了牡丹晚报发起的“闲物送人”活动。报道选取了菏泽市牡丹区低保户李翠华在牡丹晚报“闲物送人”爱心捐赠接收站内免费领取过冬棉衣被的画面,对菏泽市“闲物送人”活动开展的整体情况、接受闲物用以帮助困难群众的主旨等给予报道。此外,山东电视台《山东新闻联播》也在黄金时段报道了“闲物送人”活动。  相似文献   

11.
一条新闻报真情陈全德安阳日报的《英雄故乡吃水难》一则报道,在去年3月19日头版刊出后,像一块石子投进平静的水面,激起串串涟漪,引出一段“一条新闻报真情,八方爱心献温暖,占元村吃水不再难”的动人故事。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孙占元,在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  相似文献   

12.
春风化雨育“金菊”──记《德阳日报》一次成功的社会新闻报道张辅国,王涌十岁孤女面临辍学离家挣扎堪苦德阳日报呼唤奉献爱心反响强烈1995年3月28日,德阳日报社会新闻专版刊载了该报记者采写的通讯《明天,我的家在哪儿?》一文,在当地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相似文献   

13.
《新闻记者》2008,(10):F0003-F0003
自《文学报》联合全国各省市作家协会,吁请全国作家为灾区学校图书馆重建捐赠本人著作签名本以来,全国作家踊跃参与、奉献爱心,迄今已收到作家捐赠的签名本逾万册。新华社、《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中央媒体对作家的这一义举给予了肯定和报道。  相似文献   

14.
消息《一座城市向一位普通市民告别》(刊于深圳特区报2006年4月26日A1版)是报道爱心大使丛飞遗体告别仪式的新闻.  相似文献   

15.
回顾2006年冬季《生活报》推出的搭建“爱心候车屋”大型社会活动,至今感触颇深,这项产生深远影响的活动,其实是媒体适应时代要求,拓展媒体传统功能的一次全新探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在《“爱心企业”评选不能放弃道德标准》一文中,作者针对曾因毁林问题被多方报道的金光纸业名列2008年度“中华慈善奖”之“最具爱心外资企业”一事提出质疑,认为毁林企业成为爱心企业,令人难以接受。乍看这个质疑颇有道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普通老百姓的心理感受和价值判断。但是略加思忖就不难发现,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把一些关系混淆或对立起来了。  相似文献   

17.
中央电台《爱心守望风雪同行》连续报道(即特别节目),无论从广播人、广播媒介还是从整个广播行业运行的角度来看,都是一次非常成功、非常令人振奋、也非常有价值的运作实践。回望《爱心守望风雪同行》,感触感想很多,这里只简要地谈三点想法。  相似文献   

18.
黎越 《中国广播》2005,(7):75-76
今年春节期间,浙江经济广播电台在精心策划的特别节日《爱心满人间》板块中,设置了一档全新创意的《家在远方》专栏,旨在通过节目,为远离家乡在浙江经济建设各个领域坚守岗位的建没者们构建沟通感情、遥寄爱心的平台,也为现代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提供一个互相理解和关爱的机会,通过喜庆、祥和的主题,为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做出一份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一次艰难的人物采访──写在7集第列报道《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获奖之际王闽京,王杰昌,王国柱1995年1月11日,即我们赴藏采访返回济南的当天晚上,《山东新闻联播》和《今日报道》同时开始播出我们采制的10集系列报道《高原人民的好儿子──孔繁森》,...  相似文献   

20.
贵州遵义县鸭溪镇仁和村一名叫荃国琴的残疾孕妇,大出血被紧急送往遵义市医院妇产科抢救,因失血过多生命危在旦夕,而住院输血又需要一大笔钱,80岁的老父和同为残疾人的丈夫,面对巨额的医疗费无技可施.抱头痛哭。这场面引起了医护人员的同情,他们找到了媒体。当地的广播电台、电视台、《遵义日报》、《遵义晚报》以不同方式,迅速把这个危急情况报道出去。于是,在具有革命光荣传统的遵义,从出租车司机到社会各界人士纷纷献血、捐款.引发了一支长长的救助队伍,形成了爱心的传递,从死神那里拉回了这名残疾孕妇的生命。在“爱心传递”中,显现出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弱势群体极大的关注,同时也增强了媒体的公信力及市场竞争力。此事件在2004年12月12日的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中作了专题报道,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