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黄河清 《家庭教育》2008,(12):36-36
许多家长把自己、家庭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们希望孩子去实现自己未完成的理想。这些家长把对子女的教育放在第一位,他们为子女全力以赴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的甚至放弃工作做全职母亲。然而问题在于:父母对孩子投入精力并不是愈多愈好,家长如果认为自己投入的精力、时间与教育效果成正比,那就错了。  相似文献   

2.
一、目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家长大多缺乏教育子女的能力 教育方法单一,教育手段不当.有的家长驰骋商场,遨游股海,腰缠万贯,却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他们自以为让孩子吃好穿好便是最大的负责;有的家长长期务工,无暇顾及孩子,缺乏了与孩子的感情交流;有的家长用粗野蛮横的不当方法对待孩子,久而久之使孩子对家长产生了敌对情绪,造成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3.
利用吃饭的时间教育孩子,这是许多家长的习惯作法。对于双职工家庭来说,由于大人上班,孩子上学,8小时之内没有闲时间,一家人坐不到一起,利用吃饭的机会与子女进行交谈,做些教育工作,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吃饭时教育孩子的内容和态度,却是十分值得注意的。比如,有的家长不顾孩  相似文献   

4.
谁都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但很多家长往往付出了苦心却见不到效果,这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家长教育观念的偏差导致家庭教育出现了误区。家长的教育观念主要指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观念,包括家长的亲子观、人才观、儿童观和教子观。一、亲子观指家长对子女和自己关系的基本看法,也可称作教育动机。家长对子女的看法是多种多样的。教育动机也就各有不同。有的父母把孩子看作社会的小公民,其教育动机可称为为国教子;有的父母教育孩子是为其将来的幸福,其教育动机可认为是为  相似文献   

5.
张国安 《湖北教育》2004,(12):61-61
孩子从哇哇落地,家长就不可推卸地成了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自然也就成了孩子的第一所学校。鲁迅曾这样定义过家长的责任:父母对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家长担负着繁忙工作以外的养子、教子的双重任务。作家长难,难就难在时时处处都要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孩子进行“心灵的旅行”,通过平  相似文献   

6.
家长会结束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黑板上“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科学教育孩子”等醒目大字,总在我眼前晃动,使我深深感悟到,教育孩子的前提是必须尊重孩子。常听到有些家长无可奈何地说“如今的孩子难教育”,我认为,这与我们做家长的权威、尊严有关。有的家长认为,不论自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员流动空前活跃,一些农村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也有一些农村家庭在教育子女特别是独生子女方面存在误区。很多农村家长认为孩子上大学花费高,找工作难,与其在家守着不一定考上大学的孩子,还不如进城挣钱实惠,因此他们对孩子学习抱有无所谓的态度。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部分农村未成年人中间出现了理想信念淡薄,人生目标不明确,精神空虚等问题。有的青少年在校得过且  相似文献   

8.
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难教,根本不听自己的话。确实,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为孩子的成长牵肠挂肚、操碎了心,结果却事与愿违,甚至出现了追悔莫及的偏差与失误。笔者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在对各种教育典型事例进行研究后发现:子女能否健康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否和谐,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法是否恰当。  相似文献   

9.
当前,职业学校招生越来越难,大量差生,双差生进入职业学校的校园,他们上职业学校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干不了活,家长让他们到职业学校来长长身体,将来当兵或出去干活;有的是家长管不了,高中又考不上,让他们到职业学校叫老师管管;有的是家长看到人家的孩子都上了高中,自己的孩子在家里呆着,怪丢人现眼,不用考试,到职业学校去上学,  相似文献   

10.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生活方式、语言习惯、行为、思想、作风、道德品质等都会对孩子产生最早、最直接的影响。也就是说,家长的言行就是对孩子施教的教材,这就要求家长必须把教育子女看成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切实加强自身知识、品德、性格、情趣上的修养,在家庭这所学校里做一名合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人的性格、品质、意志、情操以及生活习惯的形成.莫不与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在现实中,有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与家长无关.孩子不成材完全是学校的责任;有的家长不知道如何关爱孩子,把握不好宽严度,教育孩子时情绪化严重.致使孩子在成长中喜怒无常,父母与子女关系恶化;有的家长很想拥有科学的育子方法.但却苦于没有人指导……  相似文献   

12.
张忆  蔡晓玲 《上海教育》2016,(Z1):14-15
基地附中是一所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校,我们的服务对象是本地区最底层的家庭,从调查统计数据来看:77.5%的学生家长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40%的孩子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11.3%的孩子来自贫困家庭,11.6%的家庭父母离异或孩子不与父母同住,这样的家庭从教育理念到教育行为大多存在一定的问题。家长们有的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水平有限,没有能力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有的家长认为学校是教师和孩子的领地,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自己只要管好吃喝拉撒睡即可;有的家长只关心子女的学习和分数,而对品行抱无所谓的态度,"重智轻德"倾  相似文献   

13.
孩子从哇哇落地,家长就不可推卸地成了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自然也就成了孩子的第一所学校。鲁迅曾这样定义过家长的责任:父母对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家长担负着繁忙工作以外的养子、教子的双重任务。作家长难,难就难在时时处处都要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孩子进行“心灵的旅行”,通过平时不经意的接触,及时发现孩子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恰当地批评,养成其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渐把枝枝丫丫的小树“修剪”成国家的栋梁。下面是我对孩子“批评教育”的点滴作法。  相似文献   

14.
养孩子难,把孩子养好更难。教孩子难,把孩子教好更难。世界伟大文豪高尔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爱护子女,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然而,会教育子女,这就是一件伟大的国家事业了。他需要才能和广泛的生活知  相似文献   

15.
我校举行了“家教论坛”活动时。一位嘉宾在回答(你是怎么教育子女的?)时说“:其实,我对孩子根本就没有进行教育,我也不知道她怎么就具有那些所谓的‘优点’。”奇怪!不教育,孩子怎么就成了同学的榜样,怎么就成了老师心目中的“宝”?当仔细看这位家长时,我顿时发现,她孩子的言谈举止与她简直就是出于一个模型。我想:这个家长其实就是无形的教育资源,她其实施行的是一种“无声教育”!身教重于言传,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现在家长往往更注重言传,教育孩子什么要做,什么不能做云云。有的心平气和,循循善诱,有的脾气暴躁、大声呵斥。前者,孩子也…  相似文献   

16.
颜世璎 《山东教育》2005,(29):62-63
现在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但也感觉到孩子越来越难教。如果有这样的感觉.家长们不妨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是不是已陷入误区。  相似文献   

17.
如何对待差生、转变差生,是目前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要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必须对他们主客观的成因作全面的分析和认识,理解他们的知、情、意、行,因势利导,有的放矢的做好他们的教育和转化工作。一、弄清差生的主客观成因,全面地认识他们。差生的最大压力来自家庭。由于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往往提出过高的要求,一旦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偶有失误,就被训斥,甚至把孩子赶出家门。有的学生由于基础差,虽做了一些努力,但不合父母的心愿,孩子一进家门,就唠叨个不停,使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  相似文献   

18.
当前,家长对子女的成长发展越来越重视,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不过,不少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存在着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类型:一是家长专制型。有的家长视孩子为私有财产,并且坚信孩子是"不打不成  相似文献   

19.
凭借自己多年当班主任的经验,经过对数百名学生心理问题的长期研究,我认为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家庭的影响。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层次、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心理成长有直接的影响。有的父母对子女期望太高,导致孩子承受的压力太大,造成心理畸形;有的家长经常训斥子女,孩子对父母望而生畏,遇到挫折时得不到鼓励,久而久之产生了压抑感;有的单亲家庭,孩子得不到正常的关怀;有些父母自身不良习惯颇多,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发育,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教育方式的影响。大部分学校片…  相似文献   

20.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才起着重要作用。成功的家长会可以增强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增强家长的责任感,增进家长、学校、学生之间相互了解,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增强家长教育子女的信心,协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从而形成教育合力。传统形式的家长会无论对家长、学生、教师都成了一种负担。学生因为学习或纪律不好,害怕家长了解情况后惩罚自己,因此害怕开家长会,有的干脆不通知家长;家长因孩子学习或纪律不好,害怕丢面子而不愿参加;教师害怕家长不来,白白浪费自己的精力和感情。每次家长会都有许多家长不来,有时甚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