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宾阳  朱婷 《教师》2010,(11):106-106
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手指基本功的训练是钢琴课中最根本、基础的课程和最常用、多用的技术。手型、手指、力度及动作是否规范直接影响钢琴作品演奏的好坏。手指基本功的训练必须做到独立、准确、灵敏、清晰、均匀(均匀的训练中拇指、四指和五指的训练是难点)这些基本的演奏要求。  相似文献   

2.
奥地利著名钢琴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曾师从贝多芬学习钢琴,十五岁起即在维也纳从事教学、演出与创作。作品达一千余首。他的钢琴练习曲对于训练手指以及演奏技巧具有一定作用,在许多国家被广泛采用为钢琴教材。其中《钢琴初步教程》(作品599号);《钢琴流畅练习曲》(作品849号);《钢琴快速练习曲》(作品299号);《手指完善的艺术》(作品740号);《高级技术练习曲》(作品365号)在我国常选作主要钢琴教材。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手指基本功的训练是钢琴课中最根本、基础的课程和最常用、多用的技术.手型、手指、力度及动作是否规范直接影响钢琴作品演奏的好坏.手指基本功的训练必须做到独立、准确、灵敏、清晰、均匀(均匀的训练中拇指、四指和五指的训练是难点)这些基本的演奏要求.因此,加强学生手指基本功的训练,提高手指能力,打好基础,对高师学生更好地掌握钢琴演奏技术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钢琴的演奏不仅涉及弹奏的手指技术问题,还涉及我们对于作品的曲式结构、创作背景、时代风格、作曲家个性等的全面理解,故而要想演奏好钢琴作品,就需要我们在版本的选择、乐曲的理解和曲式的把握、演奏技巧三个维度进行训练与提高。  相似文献   

5.
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钢琴作品传播有着一定的文化继承与发展作用。本文将以钢琴作品的传播为出发点,通过钢琴作品创作、钢琴作品演奏、钢琴教学三个方面来系统阐述钢琴作品传播过程中对民族性的继承与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钢琴是乐器之王.它具有音域宽广、音量变化幅度巨大等特点.钢琴家用他们经过训练的双手,可以在钢琴上弹奏出无限丰富的音及音的组合,表达出无限丰富的艺术内容.这是其他乐器所不能相比的.我们弹钢琴需要十个手指来完成.十指乃是演奏钢琴最前哨最直接最敏感的部位.因此,十指的力量、灵敏、速度以及千变万化的触键方式和控制能力,是基础中的基础.要想演奏好作品,必须首先进行手指的基础训练.由于生理条件的限制,每个手指都有其自身的弱点.  相似文献   

7.
穆索尔斯基是俄罗斯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他的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成为钢琴组曲体裁的典型范例,作品创作独具风格,创作手法有着强烈的独特个性和典型的艺术风格,此曲在演奏上还有一定难度。《图画展览会》的演奏艺术为钢琴艺术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图画展览会>是钢琴作品中著名的组曲之一.文章从创作背景、曲式结构及演奏要领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在力度的对比、节奏的把握、形象的表现、旋律的表达及整体性的把握五个方面阐述怎样能把<图画展览会>中每首小曲演奏得准确精致、形象鲜明.文章把<图画展览会>的演奏上升到理论高度,从而指导更多演奏者对此部作品复杂的形象进行驾轻就熟的刻画和表现.  相似文献   

9.
(一)非连奏非连奏的应用非连奏在钢琴作品中的应用极其广泛,所有那些要求颗粒性声音效果的跑句,键盘排列艰难的经过句、手指技巧的华彩乐段、无休止的“无穷动”等等都需要运用非连奏弹奏法来演奏。由于这种快速手指技巧在钢琴演奏技巧中占有的特殊重要地位,也因为从训练的角度讲,手指快速跑动技巧有着特殊的艰巨性,因此,十九世纪以来,许多作曲家和钢琴教育家还谱写了大量的,为训练手指独立、灵活、清楚、均匀的练  相似文献   

10.
钢琴音乐最早在西方出现,随后又传入我国。经我国钢琴作曲家不断努力之,创作出了许多高水平的作品。中国钢琴作品是建立在本民族基础之上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点。同时中国钢琴作品又融合了西方钢琴音乐文化的内容,又带有一定的时代风貌。中西方演奏钢琴的方法既有共性,也有特性。因此有必要重点分析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演奏方式,侧重于钢琴作品演奏中的和声色彩,在对中国钢琴作品音阶、调式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掌握中国钢琴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德国作曲家布格缪勒的音乐创作风格和作曲手法既继承了古典传统,又带有浪漫气息,使得他的作品在严谨中不失优美和抒情。钢琴作品《再会》选自他的《钢琴进阶练习曲25首》(Op.100,No12),这是一首集钢琴演奏技巧、手指训练、情感表达于一体的作品。本文主要从结构特色、情感内涵、演奏艺术三个方面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建国50年来,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经历了钢琴作品创作、演奏技巧、理论研究、钢琴教育四个方面,虽历经风雨,但仍取得了辉煌成就.今后,我国的钢琴艺术发展之路应是结合传统文化特点,以本民族音乐文化积淀为基础,融合国外艺术精华,采用借鉴、交流、创新等手段,使我国钢琴艺术不断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莫扎特的钢琴音乐在西方钢琴艺术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对莫扎特钢琴奏呜曲的剖析,使人充分地享受到西方古典时期钢琴作品乐观、明朗、流畅、优美的风格特征及其丰富的创作手法。要演奏好莫扎特的作品,必须要掌握和具备一些特定演奏技巧,才能完美地表现大师的作品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4.
黄蕊 《教育艺术》2015,(1):52-53
室内乐体裁是西方音乐创作与表演的主要形式之一,莫扎特创作的两首钢琴四重奏作品,可以说是精品中的精品。莫扎特在创作这两首钢琴作品时,不知是基于什么考虑,把作品写得难度很大,大有"曲高和寡"的意味。据说当时莫扎特应邀倾心创作完成的这两首作品,由于演奏  相似文献   

15.
钢琴是通过手指将旋律弹奏出来,从而传达出作品所体现出的内在情绪,塑造出音乐的形象。音乐的本身就是具有审美特征的,这一法则和人的听觉以及心理是密切相关的。本文通过从提高钢琴的演奏技巧;提高音乐表现力,正确塑造音乐形象;提高学生的演奏兴趣,体会钢琴作品的美;对音乐作品进行理论分析这四个方面,分析了如何用美学原则的视角去诠释钢琴作品,演奏钢琴作品,才能将作品完美的演绎出来。  相似文献   

16.
舒伯特一生共创作8首钢琴即兴曲,这些作品是钢琴教学上重要的曲目,也是钢琴音乐文献中的艺术珍宝,作品以优美的旋律和朴实的技术取胜,鲜明地刻画了不同的音乐形象。文章以作品Op.142No.3为研究对象,探讨其音乐特征、曲式分析、演奏特点及教学价值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周雯 《铜仁学院学报》2012,14(3):122-124
现今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和演奏发展非常迅速,而使用这些作品进行钢琴教学却做得不够,钢琴教学民族化程度与中国钢琴作品创作和演奏的发展明显失衡。文章就如何使用中国钢琴作品发展钢琴的民族化教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钢琴作品《主题与变奏》的演奏实践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和阐述,以演奏技巧和其具有的艺术内涵为研究的主要问题。在对该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内容、结构特征、及具体演奏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和论述后,揭示出这部钢琴小品所包含的艺术内涵。  相似文献   

19.
《云南回忆》是由刘星先生创作的第一首中阮协奏曲,自1987年在中国第一届艺术节首演以来,填补了阮演奏艺术中的协奏曲空缺,为阮演奏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并让阮演奏走进人们的视野,走向更加广阔的艺术舞台.文章以中阮作品《云南回忆》创作背景及影响、创作特征及演奏难点为切入点,重点从演奏姿势、演奏呼吸、左右手弹奏、演奏情绪、演奏思维五个方面探究中阮作品《云南回忆》的演奏技巧,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牛春雨 《商丘师专学报》2007,23(11):124-126
建国50年来,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经历了钢琴作品创作、演奏技巧、理论研究、钢琴教育四个方面,虽历经风雨,但仍取得了辉煌成就。今后,我国的钢琴艺术发展之路应是结合传统文化特点,以本民族音乐文化积淀为基础,融合国外艺术精华,采用借鉴、交流、创新等手段,使我国钢琴艺术不断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