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西藏自治区由于其地域特点的影响,其昼夜温差较大,冬季较为寒冷,因此,对于一些家畜的养殖,需要进行相应的保暖措施。这样才能有效的保障这些牲畜的生命安全以及健康状况。暖棚养畜,是目前在西藏牧区发展较为迅速,应有较为广泛的养畜技术。它主要是利用塑料暖棚,将原本开放式的养畜模式,变成了封闭式的养畜模式,使所有的牲畜有了一个相对温暖又安全的畜舍。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家畜的生长环境,使其避免恶劣受自然环境的侵害。暖棚养畜技术在西藏牧区的有效的施行,使得我国西藏畜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为了能够使其进一步完善,文章从暖棚技术的优点开始分析,进而阐述了我国西藏牧区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
青海牧区暖棚蔬菜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本元  尹卫  张宪 《青海科技》2005,12(5):14-15
本文介绍了我省牧区利用牲畜越冬暖棚进行夏季暖棚蔬菜种植的栽培技术,为牧区暖棚蔬菜种植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黄文秀 《资源科学》1980,2(1):47-57
西藏自治区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境内水草丰美,家畜数量众多。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科学考察队1974~1976年在西藏考察期间,畜牧业生产和家畜品种资源是重要考察内容之一,现将有关家畜品种的资料做一简略介绍。  相似文献   

4.
3S技术在西藏牧区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茹  孟江 《西藏科技》2011,(2):72-73
在论述西藏牧区生态环境现状和3S技术优点的基础上,提出将3S技术应用在西藏牧区生态环境资源检测中,并指出建立3S一体化生态监测体系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那曲地区冬季长、温度低,导致了天然放牧家畜的体重大幅度下降。研究表明,整个冬季暖棚外早晨8-9点的平均气温只有-16.4℃,而暖棚内平均气温为9.5℃;由于气温高降低了牦牛的维持消耗,所以与暖棚外牦牛相比,整个冬季暖棚内牦牛体重可以少减重9.9kg。因此,暖棚建设只是有效降低牦牛掉膘的幅度,但还不足以达到冬季牦牛不掉膘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社区治理也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随着全国社区化管理程度的不断深化,西藏也必然会广泛通过社区治理来促进政府的有效治理。西藏牧区作为西藏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范围广、居住分散等原因,很难对牧区形成有效的治理。通过对西藏牧区的调查,并主要运用田野调查法针对班戈县佳琼镇进行大面积的走访,对牧区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目前西藏牧区依然存在着许多草场、观念等问题。由于地理、历史等原因,西藏牧区的发展仍落后于许多地区,而要实现全国经济稳定发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也必将大力发展西藏牧区的经济。基层社区不仅可以有效的将牧民进行集中管理,而且也有利于牧区经济的产业化发展,拓宽牧区的经济收入方式,促进牧区的就业和再就业水平,同时也为牧区的安全、和谐与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青海牧区为研究区域,在牧区历年气象资料支撑下对牧区牧事活动的气象服务指标展开深入研究。牧区牧事活动气象服务对于区域农牧业发展具有专业的科学性参考。青海牧区在开展转场放牧活动时需要考虑牧区返青期和黄枯期的主要时间,依据气象条件可以选择气温稳定通过5℃的终日作为气象指标;开展抓绒剪毛活动则要充分考虑到天气变化对家畜与绒毛质量的影响,因此可以选择稳定通过15℃的6月中旬为气象指标;牧区开展家畜屠宰活动要以日温稳定通过0℃为气象指标。  相似文献   

8.
《西藏科技》2012,(10):2
根据西藏农牧业发展需求,解决农牧业生产中的重大科技问题,2012年西藏自治区科技厅组织有关单位争取了3项涉农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和课题,分别是"西藏特色动植物育种与高效生产技术研究"项目、"重点牧区’生产生态生活’保障技术集成与  相似文献   

9.
西藏高寒牧区草地的恢复技术试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高寒牧区的草地因为超载,造成大面积的退化和沙化,严重影响西藏牧业生产,阻碍全面小康社会的速度,限制牧民经济收入的提高。通过两年的退化草地施肥试验,初步验证,施用化肥可以使退化的草地得以快速的恢复,其中施氮肥对草地影响最大,为高寒牧区草地的退化和沙化的恢复,为牧业生产,为牧民增收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为了使该技术更成熟,试验将深入进行。  相似文献   

10.
大力发展畜牧业 促进农牧民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是我国的五大牧区之一,畜牧业是西藏的传统产业,畜牧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前景和潜力,本文通过对西藏畜牧业资源的分析,指出大力发展畜牧业的优势、劣势和制约因素,提出了转变观念,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刘悦 《西藏科技》2023,(4):30-34
采用抽样调查,对西藏牧区14个行政村的家庭能源消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入户调查。调查数据表明,14个行政村的能源消费平均值为53880.90MJ,其中牛粪占92.36%,煤炭占6.24%,户用太阳能光伏系统电力占1.0%,国家电网电力占0.41%.电力使用率达到100%,成为牧区农村家庭必要能源,其中户用太阳能光伏系统占据主力,太阳能普及率较高,但仅占家庭能源总消费量的0.67%~1.54%.牧区农村家庭对传统生物质能依赖度极高,其次是煤炭,牧区农村家庭能源消费仍处于粗放低效的利用模式,对室内环境污染严重。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家庭能源消费总量增加,说明牧区农村家庭能源消费尚未达到峰值。为掌握西藏牧区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现状,为推动牧区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由高碳为主向低碳为主转变,实现清洁能源替代,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内江科技》2016,(6):108-109
西藏太阳能资源蕴含丰富,发展前景广阔,在国家政策和西藏政府大力支持下,西藏的光伏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至今西藏光伏产业开发比重较小,在开发量和人均发电量均排在全国较后。西藏由于独特的地形地貌,地广人稀,光电发电基地、用户都较为分散,且目前西藏光伏发电并网率低,在牧区由于牧民用户具有流动性,分散性强的特点,采用光伏发电较为实际,但发电功率较小,不能满足大功率电器使用;而光伏产业集中区又产能过剩,但目前在西藏偏远地区也有农牧民用电困难的现象。基于这个问题,采用"能源互联网"模式可以很好的解决光伏能源的分配问题,将光伏产能过剩地区的电能补给牧区、偏远地区来实现西藏光伏产业的持续长久发展。  相似文献   

13.
西藏是我国的五大牧区之一,畜牧业是西藏的传统产业,畜牧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前景和潜力,本文通过对西藏畜牧业资源的分析,指出大力发展畜牧业的优势、劣势和制约因素,提出了转变观念,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对生活在西藏高原的各种家畜的生理指标有很多学者曾对其进行过测定、研究。但对引入西藏的家兔生理特性至今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5.
藏鸡产于我国青藏高原的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在我区七地(市)都有藏鸡的饲养,但从雅鲁藏布江流域河谷区和藏东三江流域高山深谷区分布数量较多,是当地藏族人民饲养的当家鸡种,也是半农半牧区农牧民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据2001年统计,全区各类鸡饲养数量为73万余只,因此,西藏藏鸡不仅与藏民族的生活和文化息息相关,而且对西藏农民的增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藏鸡是西藏特色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西藏牧区作为"新贫困"时代、"少、边、穷"地区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之一,其贫困程度和贫困深度依然很大。文章以西藏色尼区为样本,对贫困特征及类型、贫困精准治理的现状及贫困精准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色尼区贫困呈现出贫困家庭人口规模大,子女文盲率高,孤寡老人家庭数量较多,各乡镇贫困人口分布不均,且贫困家庭劳动力人口较少等特征,属于区域发展障碍型贫困、能力型贫困、群体型贫困、脆弱型贫困、精神型贫困混合类型。西藏牧区贫困精准治理中存在牧区贫困劳动力低素质与产业结构升级不匹配、脱贫致富内在驱动力不足、精准治理机制尚未完善、基层扶贫工作难度大、脱贫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公司+产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村(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贫困群众开展"扶志+扶智+扶质","分片区"精准治理,降低脱贫成本,发挥基层政权的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力量并举的路径实施西藏农牧区的贫困精准治理,对于少数民族牧区贫困治理和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西藏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困难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劲 《西藏科技》2007,(5):51-53
西藏是我国的五大牧区之一,畜牧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前景和潜力。西藏仅有耕地22万公顷,但草地面积却高达0.81亿公顷。在人口迅速增长和耕地持续减少的双重压力下,通过草地资源的开发,为西藏提供更多的食品和加工原料,是西藏未来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畜牧业在西藏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西藏传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又是西藏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8.
高寒草甸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生态系统管理”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放牧家畜饲养周期长,出栏率低,是制约高寒草甸畜牧业生产的最大瓶劲。因此,采取一系列生态系统管理措施,如建立人工草地、修建牲畜暖棚并进行牛羊舍饲育肥、退化草地恢复与重建、优化畜群结构和优化放牧强度等,实现畜牧业的集约化经营,是高寒草甸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西藏牧区雪灾防御研究的进展及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兴 《西藏科技》2006,(10):59-61
应用气象统计方法和灾害学研究的基本观点,对近十年来西藏牧区雪灾防御体系建设中雪灾成因、监测、预报、预防、救援,尤其是对监测评估、暴雪和强降雪阶段预测预警、雪灾防御综合系统等技术的新进展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估,并预测在我区在重要战略机遇期雪定防御技术面临的形势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西藏牦牛牛皮蝇蛆病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牦牛牛皮蝇蛆病在西藏对牦牛养殖业危害严重,主要目的分析西藏牦牛牛皮蝇蛆病流行现状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方法文章采用调研与资料查阅相结合方法,对中国五大牧区牛皮蝇蛆病流行现状、危害以及国内外的主要做法进行分析总结,并根据西藏实际提出相应防治措施。结果西藏牦牛牛皮蝇蛆病感染率高、感染强度大,调查显示西藏没有专门针对牛皮蝇蛆病开展的防治工作,该病危害十分严重,无形中对西藏牦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结论建议西藏设立重要寄生虫病防控管理机构,开展牦牛牛皮蝇蛆病防治工作,采取"春防、秋治"的综合措施,长期坚持必将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