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研究人员称,他们发现名为MTDH的基因在乳腺癌患者体内起关键作用,其增加了癌细胞扩散的几率并且能够抵抗化疗。有关专家指出,针对该基因研发新药物将具有广阔前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1月5日出版的《癌细胞》杂志上。  相似文献   

2.
关于大蒜抗肿瘤作用的最早研究报告,发表于1957年,但直至1983年才有学者发表了动物诱发癌症模型的大蒜认证报告。以后有研究陆续指出大蒜提取液能抑制癌细胞增殖;也有报告认为大蒜有抗移植肿瘤转移的作用。一些研究还认为大蒜可预防食管癌、大肠癌、乳腺癌、肝癌等多种器官的癌症。  相似文献   

3.
<正>英国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人类基因组中一些"垃圾DNA"产生的物质与乳腺癌等癌症存在相关性,这项发现有助于研发新的癌症治疗方法。英国诺丁汉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美国《基因组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人类基因组中名为L1的DNA序列会导致生成一些反常产物,而这些产物多见于乳腺癌细胞中。  相似文献   

4.
《大众科技》2009,(2):10
美国马里兰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近期报告说,他们发现了一个与高血压有关的常见基因变异,这将帮助医学研究人员按照个人基因差异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研究小组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网络版上发表论文指出,这个基因名为STK39,位于2号染色体上。该基因能够编码产生一种特定蛋白质,参与调控肾脏排泄盐的过程。STK39基因如果出现变异,人体排泄盐的能力就会下降,患高血压的几率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5.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一个来自欧洲的国际联合研究小组发现,一种基因在肌纤维的再生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对这种基因的筛选,可提前发现肌无力等肌肉类疾病。相关论文发表在《自然·遗传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信息》2004,(3):57-57
人类大而发达的大脑皮层(大脑中负责计划、抽象推理和其他高级脑功能的部分)是人类与其他灵长类动物进化开来的一个独特标志,这份“天赋特质”看来是由基因决定的:美国芝加哥大学霍华德体斯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布鲁斯拉恩等人在2004年1月13日出版的最新一期《人类分子遗传学》杂志上发表报告称,他们鉴定出一个决定人类大脑皮层发展的基因。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某种基因的变化推动了人类大脑的进化。  相似文献   

7.
科技动态     
<正>我国科学家发现稻米基因调控网络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领导的研究团队近期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发现并解析了决定稻米食用和蒸煮品质的基因调控网络。这一研究成果将有助于开发口感更好的稻米品种。  相似文献   

8.
科技快递     
为何黑人易患艾滋病一份由英美科学家研究小组发表的报告指出,非洲黑色人种在基因进化中出现的一种基因变体增加了他们感染艾滋病的风险,这可能就是艾滋病在非洲蔓延得特别迅速的原因。这种名为达菲─阴性的变体几乎只出现于黑人体内,  相似文献   

9.
科技创新     
美 国 科 学 家 攻 克 基 因 药 物 治 癌 关 键 障 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他们实现了基因药物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识别与攻击,从而攻克了癌症治疗的一个关键障碍。 研究人员在当天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借助一个特殊的基因实现了对癌细胞的选择性识别。这个基因被称为 PEG-3,它的表达会在癌变发生时成倍提高。激活这一基因DNA 序列的是“PEG 启动子”,它在多种癌细胞中都广泛存在,而在正常的细胞中却很少。他们还发现,“PEG 启动子” 需要两种转录因子 AP-1 …  相似文献   

10.
当莉斯贝丝&#183;塞利亚妮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时,她很想通过血液检测确定自己体内的两个BRCA基因是不是出现了可十白的突变。(BRCA—1和BRCA-2也被称为“乳腺癌基因”,科学家相信,它们的功能异常会大大增加女性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大众科技》2011,(1):9-9
我国科学家应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进行单基因病研究获得一项突破,对促进国内单基因病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期,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等单位合作研究“利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发现小脑共济失调新的致病基因TGM6”在国际知名杂志《Brain》上在线发表。  相似文献   

12.
《大众科技》2008,(6):1-1
《自然-遗传学》网络版发表了中科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团队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他们首次发现并成功克隆的一个同时控制水稻株高、抽穗期和每穗粒数的QTL(quantitativetraitlocus,数量性状位点)基因,该基因被命名为Ghd7。  相似文献   

13.
《自然—遗传学》网络版发表了中科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团队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他们首次发现并成功克隆的一个同时控制水稻株高、抽穗期和每穗粒数的QTL(quantitativetraitlocus,数量性状位点)基因,该基因被命名为Ghd7。  相似文献   

14.
美国科学家在近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一项科研报告说,他们可以通过基因分析找到富含维生素A的玉米品种,从而帮助全球数亿人缓解因主食玉米而导致的营养不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大众科技》2011,(4):6-6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在线发表了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人类基因研究中心王擎教授等的研究论文,他们运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首次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发现了与冠心病发病相关的易感基因位点。携带该基因位点变异的人,患冠心病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出50%。  相似文献   

16.
《大众科技》2008,(10):9-10
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在近期的《科学》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他们以实验鼠为研究对象,成功发现一种可以减轻心脏损伤程度的酶。  相似文献   

17.
晨风 《今日科苑》2012,(18):43-44
2012年9月21日消息,一年一度的搞笑诺贝尔奖今天揭晓,共颁发十个不同领域的奖项。俄罗斯一家公司因将老旧武器制成钻石获和平奖;荷兰和美国科学家因发现黑猩猩通过屁股辨认个体获解剖学奖;文学奖授予了美国政府责任署,以表彰他们发表的有关如何准备一份报告的报告的报告的报告。  相似文献   

18.
《大众科技》2008,(4):8-8
美国和加拿大研究人员在近期出版的《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报告说,过度饮用软饮料将显著增加罹患痛风的几率。 报告说,通常情况下,过度饮用一些酒精类饮料容易导致痛风。但研究发现,过多饮用软饮料引发痛风的风险高于酒类。  相似文献   

19.
《大众科技》2007,(8):9-9
日本自治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12日通过英国《自然》杂志网站报告说,他们发现由两个基因融合而成的一个异常基因可引发肺癌。[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的分子遗传学家库凯勒博士与哈佛大学老年病学家佩尔斯日前宣布,他们在人体第4染色体上发现了长寿基因区域.相关论文已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