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第一编 原始社会 第一章 原始群 一般掌握: 元谋人的发现地点、生存的大致年代。北京人的发现地点、生存的大致年代、体质形态的特点及其反映的问题。 第二章 氏族公社 一般掌握: 山顶洞人、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首次发现地点、距今的大致年代。半坡遗址的发现地点和大致情况。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的主要特点。“禅让时代”的含义。  相似文献   

2.
第一编原始社会第一章原始群一般掌握:元谋人的发现地点、生存的大致年代。北京人的发现地点、生存的大致年代、体质形态的特点及其反映的问题。第二章氏族公社一般掌握:山顶洞人、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首次发现地点、距今的大致年代。半坡遗址的发现地点和大致情况。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的主要特点。“禅让时代”的含义。  相似文献   

3.
第一编 原始社会 第一章 原始群 重要名词:北京人。 一般掌握:元谋人的大致情况:发现地点和距今年代。 第二章 氏族公社 一般掌握:山顶洞人和半坡遗址的大致情况。仰韶文化的主要特点。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的特点。“禅让时代”含义。 第二编 奴隶社会  相似文献   

4.
第一编原始社会第一章原始群一般掌握:元谋人的发现地点、生存的大致年代。北京人的发现地点、生存的大致年代、体质形态的特点及其反映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第一编原始社会第一章原始群一般掌握元谋人的发现地点、大致生存的年代。北京人的发现地点、大致生存的年代、体质形态的特点及其反映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般掌握 元谋人的发现地点、大致生存的年代。北京人的发现地点、大致生存的年代、体质形态的特点及其反映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第一章 原始社会史 重点掌握的问题 一、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三个阶段 二、石器时代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般掌握的问题 一、母系氏族公社被父系氏族公社代替的原因 二、金属器时代的分期 重点名词 腊玛古猿 农村公社 军事民主制 第二章 古代埃及 重点掌握的问题 阿蒙霍特普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一般掌握的问题 古王国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重点名词 《伊普味陈辞》埃赫那吞改革 金字塔  相似文献   

8.
第一章原始社会史重点掌握的问题一、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三个阶段二、石器时代发展的三个阶段一般掌握的问题一、母系氏族公社被父系氏族公社代替的原因二、金属器时代的分期重点名词腊玛古猿农村公社军事民主制  相似文献   

9.
第一编原始社会第一章原始群一般掌握:1.元谋人;2.北京人。(注:因版面所限,本文只对重点掌握的内容给以具体提示。一般掌握的内容只倒出标题,其要求掌握的内容与重点掌握的内容详简有别,如本文第三编(下)第三章、第五章一般掌握内容例示.)  相似文献   

10.
第一编原始社会(约前170万年——公元前21世纪)原始群。前期: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金牛山人。后期:马坝人、长阳人、丁村人。氏族公社。母系氏族公社初期:柳江人、河套人、山顶洞人。母系氏族公社发展时期: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细石器文化。父系氏族公社: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农村公社、私有制的产生、禅让时代。第二编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前11世纪)夏朝。禹建夏朝、王位世袭制、"贡法"、夏桀无道。商朝。成汤建国、盘庚迁殷、青铜业和青铜器、甲骨文和铜器铭文、"人牲"和"人殉"、武王伐纣。第三编(上) 封建领主制社会(公元前11世纪—前221年)  相似文献   

11.
我们认为,中学历史课的基础知识应该包括: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时间、地点、人物和基本概念。试以高中《中国现代史》第一编第一、二两章为例列表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2.
历史学科的复习考试内容包括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部分,下面分别就这六部分内容的主要线索及其重要环节做简要说明。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是我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一、原始社会的历史,要着重掌握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发现地点和距今年代,氏族公社时期主要文化遗址的发现地点、距今年代和文化内容,以及考古材料、传说所反映的原始社会制度的分期、发展和解体过程。二、奴隶社会的历史包括夏、商、西周和春秋四个  相似文献   

13.
第一章刑法学概述重点掌握。刑法学的概念;马克思列宁主义刑法学与资产阶级刑法学的根本区别。一般掌掌握:刑法学的体系;刑法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刑法的阶级本质和任务重点掌握:刑法的概念;刑法的阶级本质;我国刑法的任务。第三章我国刑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重点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对我国刑法的指导意义;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第一章原始社会学习本章主要了解科学的人类起源理论的建立,理解“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科学论断、了解氏族公社全盛时期的经济、社会组织与婚姻状况.私有制和国家的出现。要掌握腊玛古猿与军事民主制。  相似文献   

15.
重点掌握部分: 第一章 世界民族与民族问题 识记:世界民族的人口状况、种族状况、语系分布状况和宗教信仰状况。理解:当今世界的民族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第二章 中国民族概况 识记:1.我国民族的构成和分布特点。2.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机械制图(上)》的复习范围是教材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四、十五章。各章期末复习要求是:第一章 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 要求掌握图纸幅面及格式、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注法等的基本规定。 第二章 绘图工具和绘图方法 要求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绘制工程图的一般步骤。 第三章 常用几何图形画法 要求掌握常用几何图形的作图方法,掌握圆弧连接的画法。掌握平面图形的分析方法及作图步骤。  相似文献   

17.
第一章财政的起源和发展一、重点掌握的问题1.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和经济条件。2.财政的共性。二、一般掌握的问题1.财政的特性。2.奴隶制国家财政的历史意义。三、一般了解的问题1.封建制国家财政的收支项目。2.资本主义国家财政的特点。第二章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的形成和建立一、一般掌握的问题1.红色革命根据地财政的收支项目。2.建国初期实行的高度集中型的财政管理体制状况。  相似文献   

18.
第一章 财政的起源和发展一、重点掌握的问题 1.财政产生的两个条件 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剩余产品,这就为私有制的产生、阶级和国家的产生以及相应财政的产生提供了经济条件。 而氏族公社首领职能和氏族公社管理机构职能的变化,为产生以国家权力分配为特征的财政提供了政治条件。 依靠国家权力进行的物质产品的分配,称为以国家权力分配为特征的财政。  相似文献   

19.
这一章讲授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在力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学好这一章,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已学过的运动学知识,而且为进一步学习力学知识奠定基础。下面就这一的章改编情况作些说明。一、教学目的要求和单元划分这一章教材的目的要求是:掌握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明确力、惯性等概念的物理意义;正确理解和掌握牛顿第二定律;明确质量和重量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力学单位制;了解超重和失重;会运用运动学公式、力的合成和分解以及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解决综合性问题。这一章共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第一节)讲授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和力;第二单元(第二节至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材的课后思考与练习题,大致可分为四个类型:第一类是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课文思想内容的思考题;第二类是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课文写作特点的思考题;第三类是帮助学生掌握与巩固课文“双基”知识的思考与练习题;第四类是按循序渐进的顺序设计的“双基”练习题。根据这几类习题的不同性质和要求,一般可采用三种不同的方式来处理: 第一类和第二类思考题,宜于结合预习指导,课前布置,课堂解决。课前预习,是讲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