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壮家爱从小喇叭里听土戏、土歌、土话快板……。”“县广播站播出的文艺节目还是‘土’一点好。”这是壮族听众在一次座谈会上对办好当地民族文艺广播提出的希望和建议。壮族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土著民族。当地壮族群众习惯把壮语称为土话,而本民族的文艺形式,象壮剧、壮族山歌、壮话快板等,又分别叫作土戏、土歌、土话快板……等等。这里所用的“土”字,可以说是民族形式的代名词。壮族听众希望把当地有线广播办得“土”一点,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根据少数民族群众的需要,采取他们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和表现  相似文献   

2.
辽宁某报4月5日载文说,去年1月,旅顺口区水师营街道水师营村产生了大连市第一位“公推直选”的村党支部书记。到今年1月,旅顺口区又有7个村实行了“公推直选”。文章说,“公推直选”,就是公开选拔和村民直接选举村党支部书记,说到底是群众获得了一种民主权利。这意味着,对“谁当选村书记”、“怎样选村书记”,群众和党员的权力“增大”了。文章还提到,“西沟村有个企业经理,个人素质不错,在‘公推直选’前,群众把他‘内定’为候选人  相似文献   

3.
如果非要为刘光汉找出一个做“澜沧江”的理由.或许就是命里带水.或者,首先是命里带水,“我的名字中有光汉两字,注定了要把‘水’文章做好吧.”  相似文献   

4.
“我当时想,如果我跳下去。那么我的墓碑上一定写着‘这是一个失败者’。而相反的.我坚持了.我的墓碑上会写‘这个人一生经历坎坷.但终究是一个成功者。’!”邱恒在说这段话的时候。  相似文献   

5.
在我的案头,放着一封读黄来信,上面写道:“‘编辑同志,不少老师给我们上新闻课时,都讲到写消息要采用‘倒金字塔’结构,认为这是消息写作的‘金科玉律’.但我们平时写消息时,‘倒金字塔’结构却采用得很少,为此我感到很困惑,是‘倒金字塔’结构不适合军报的新闻文体呢,还是消息写作有更好的结构斤式?希望您能给予回答。”’接到这封读者来信后,我也困惑了一段时间。不可否认,‘“倒金字塔”结构确实是消息写作的一种很好的结构方式,它把最重要、最新鲜、最生动、最有趣的事实放在最前面,能紧紧抓住读者,吸引读者把文章看下…  相似文献   

6.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05,(30):13-13
“我带来了好几件衬衫。”;“美国同世界的关系就是锤子与钉子的关系.美国爱敲打谁就敲打谁”。;“别动我们的《马赛曲》。”;“现在有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动不动拿着成箱的方便面、矿泉水去灾区,要知道。一瓶矿泉水的钱.老百姓可以买两斤粮!救灾工作要务求实效.把宝贵的资金用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第一次看到我的照片是在(英国)电视4台.我吓坏了……我不希望人们盯着我说,‘嘿,你不是已经死了吗?’或被人说.‘伦敦袭击者来了’”。;“节油汽车的春天就要到来了。”……  相似文献   

7.
《今传媒》1996,(1)
“秀才人情”的另外半张文杨鸿江1995年8月29日,《税收与社会》主编曹钦白到陕西省柞水县红岩寺乡主家湾壮族村采访.目的是想了解一下兰家湾壮族村的祖先自广东迁徙YIJ国西,并在柞水县定居230年后的现状.他被一件意外的事情震撼了.当这个木230年中唯...  相似文献   

8.
解析新闻"娱乐化"倾向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现在许多人都在感叹“娱乐当道”。的确,目前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迅猛变化,消费主义观念渗透到文化创作和传播过程中,在社会上风行起娱乐的热潮。“‘电视娱乐热’让观众过足了‘娱乐’瘾。每逢‘非常周末’,观众就会‘欢乐总动员’,搭上‘幸福快车’,走进‘快乐大本营’,摆起‘七星大擂台’,或相约‘非常男女’,过一个‘快乐星期天’。‘娱乐’旋风感染了电视界”。“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于2000年5月进行的北京居民电视收视行为与收视意愿的调查显示,北京人每天收看娱乐综艺类节目的平均时长为46.3分钟,这一收视时长在本次调查所列的11类电视节目中,次于影视剧节目(74.8分钟),高于时事新闻类节目(38.3分钟),位居第二。”  相似文献   

9.
董桥  水山 《出版参考》2006,(4):21-21
林文月先生好像开始在写《饮膳札记》了,前天读到她的《清炒虾仁外一章》,十分亲切。她说:“多年前,台中火车站前的浙江馆子‘沁园春’,有一道无人比拟的‘清炒虾仁’,最是美味令人难忘。那炒出来的河虾.只只如指甲般大小.色香味俱佳。几乎每一桌都会点一盘,所以去晚了.有时跑堂的会陪笑道:‘今朝卖光了!对勿起。’”我没有吃过“沁园春”这一道佳肴,  相似文献   

10.
“天剑天剑,猎鹰呼叫!收到请回答!”“天剑收到,有话请讲!”“猎鹰发现两名恐怖分子在我‘阿赖村’向外逃窜。”  相似文献   

11.
张光芒认为,新世纪文学如今正经历着继“文革”结束,90年代初之后的“第三次”转型:“价值取向从受理性压抑时所追求的‘我需’,变成了没有理性约束的‘我要’,即从‘需求’到‘欲望’:网络的普及和传媒的发展使得文学叙事话语从渐变到质变,表现出从‘语言时代’到‘后语言时代’转型的端倪:世纪之交的伦理生活出现了泛审美化倾向,并延伸到文学领域,  相似文献   

12.
中共十六大代表、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吕日周,一次在大同市演讲,内容为“官以民为天,以法治为天”。某报发了新闻,报道中将“法治”改成了“法制”。一字之差,吕先生很不满意,专门给编辑部打电话,次日报纸作了更正。新闻理论家、复旦大学教授林帆也提到:“我在一篇文稿中两处提到‘法治’问题,见报时一律被改为‘法制’,不知是为何改动的。反正时下的媒体常常把两者混淆起来,也不足为怪了。然而,‘法治’与‘法制’,其间有联系但又有其截然不同的界定,不容混淆。”  相似文献   

13.
新闻阅评     
《新经济遭遇“春寒”》一文很讲辩证法 人民日报华东新闻版3月19日刊登《新经济遭遇“春寒”》一文说:“过去一周,许多关注‘新经济’的人感受到了丝丝寒意。周一,视为‘新经济’象征的美国纳斯达克指数遭受重创,跌破2000点大关,周五以1890.74点的新低收盘。”“于是,有人以‘新经济’遭遇料峭‘春寒’来形容这一切。其实,这倒未必是件坏事。这至少能使我们一度跟着‘新经济’一起发热的头脑渐渐冷静下来,更科学辩证地看待‘新经济’与‘旧经济’。”“由于国情不同,一些在发达国家被视为‘旧经济’的夕阳产业,在我国恰恰是新兴…  相似文献   

14.
何谓“报村”?这个名称绝非笔者杜撰,某日,我接待了几位上访的农民,他们要“告”村委会。当我随口问及“有没有找《××晚报》反映过这件事”时,他们表现出一脸的无奈和不屑:“我们是有名的‘晚报村’,找他们反映村委会的事,他们能管吗?你又不是不懂这里头的关系!”我不禁哑然。  相似文献   

15.
依安县阳春乡祥顺村村民张军,现为北京市海淀区一家金融系统的保安,收入不错。打工生涯,漂泊不定,但无论到哪,张军和他的同乡们都不会忘记随身携带一样东西,那就是农村劳动力档案,“这是我们的‘介绍信’,也是我们的跟踪服务‘联络卡’,我们会好好保存它。”  相似文献   

16.
角色是在表演过程中塑造出来的,因此,提到角色就会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表演.主持人角色化就意味着主持人要表演.长期以来,关于电视节目主持人到底要不要表演,在我国理论界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持反对意见的论点是:“主持人的屏幕形象不是表演,而是其整体自我的某个侧面──‘非我’的具体体现,是自我中的‘非我’,‘非我’中的自我.”“主持人在节目中不同于生活中的自己,这不是表演,而是社会行为的自我调节.”“主持人不是演员,无需表演。”等等.持肯定意见的人则提出了以下论点:“在假定条件下工作就需要借助表演。…  相似文献   

17.
凌翔 《军事记者》2004,(8):10-10
曾看过不少关于新闻与学区别的章.但由于其术语太专业,基本上没在笔脑海中留下什么痕迹.惟独下面这段描述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新闻是健美比赛中的运动员,尽量要少着装,以突出体格的强健。学是台上的舞蹈演员,必须借助服装灯光.以表现美的韵律、韵味。新闻是‘删繁就简三秋树’,学是‘花簇锦绣满园春’。”这段话之所以在我脑海中留下印记.就是因为它用形象生动的比喻通俗化了术语。  相似文献   

18.
阅读《北京日报》,经常能看到一些写得生动活泼的新闻导语,下面几条可以说是其中的一种类型: “本报讯(记者邸彩霄)立冬以来,香山红叶纷纷落坡,香山饭店的生意仍是那么‘红火’.在饭店‘四季’厅内,一些住店宾客和游人在小憩、喝咖啡……人们都说:如今的香山饭店搞活啦!”(《香山饭店积极开拓经营渠道由“冷点”变“热点”》,1984年12月3日) “本报讯(记者张雅宾)前天上午,北风凛冽,天气寒冷,市政协大厅内却欢声笑语,温暖如春.为祝贺‘爱我中华,修我长城’书画义卖赞助活动圆满结束,市政协等十一个主办单位在这里联合举办招待会.”(《市政协等发起的“爱我中华,修我长城”书画义卖赞助活动结束》,1984年  相似文献   

19.
孙家正  少辰 《出版参考》2006,(10):34-35
匡老辞世后.我去看望匡老夫人丁莹如教授。她向我讲述了匡老病重之际仍然牵挂着“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的一些情景。我对她说:“匡老是为‘评传丛书’耗尽了最后的心血。如果不是这套丛书.他的晚年也许会活得更安逸一点,更长久一点;然而,如果不是这套丛书,他的晚年也就不会如此充实.如此的有意义。”丁先生轻轻地叹了口气,答道:“是这样。”  相似文献   

20.
美国西北大学传媒学博士艾伦说:“在信息化的今天,信息对受众来说是‘海洋’,传媒整合营销的目的是让读者清晰了解自我需求,做到‘我要我的媒体,我要我的信息’。”呗媒如何面对“阅读革命”扑面而来的浪潮,探讨促进受众对纸媒达到“阅读享乐”的精神层次,提炼以纸媒传播为核心竞争力的优质品牌标志,与新媒体“和谐”共舞,共同繁荣当代新闻信息文化传播的伟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