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数学课堂中引入实验教学,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又可以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数学学习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入实验教学,让实验教学成为数学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2.
陈建江 《考试周刊》2009,(34):84-84
教师在高中数学中教学应鼓励学生用数学思想去解决问题,甚至去探索一些数学本身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算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与数据处理能力。加强在“用数学”方面的教育。教师应该用多媒体和诸如“几何画板”、“数学实验室”等工具软件,为学生创设数学实验情境。  相似文献   

3.
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几何是数学教学体系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能力和推理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学实验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通过数学实验改变传统教学形式当中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把学习主动权放到学生手中.因此,利用数学实验开展初中数学几何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数学实验的设计,尽可能地使用动手实验、探究性实验等实验方式,这样才能够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数学素质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数学实验是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新兴的教学方式。它是让学生根据预定的实验方案,自己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最后理解概念,掌握解决问题策略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以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特征,从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和探索合作创新精神。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设立了想想做做、试一试、探索与实践、数学活动等栏目,可以看出,教材要求教师开展数学实验教学,同时也为开展数学实验教学提供了很好的题材。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数学实验是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利用教材中的"做一做"栏目、利用教材复习题中的"探索研究"栏目、利用教材中的"数学实验室"栏目、利用教材中的"数学活动"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利用教材资源开展数学实验教学,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姜菊 《江西教育》2022,(7):57-58
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普遍学情,更要关照学生的具体学情.教师要基于"学生立场",根据学生的认知倾向和认知风格,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实验.针对"场依存型"的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表征;针对"场独立型"的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针对"信息加工型"的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解读.数学实验是数学学科育人的重要的载体,数...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教学背景之下,数学实验教学有其独有的教学意义.学生通过在实验中总结实验现象,发现规律,从而获得新的知识.数学实验教学能够帮助初中生理解并掌握知识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本文探讨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运用数学实验,包括运用的原则及具体的实验步骤.  相似文献   

8.
小学时学生的认知能力、探索能力等都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此时教师使用实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抽象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等,能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效学习奠定基础。数学作为小学阶段重要且抽象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利用实验进行教学,可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性质等知识点,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有效性,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对此,笔者主要从情境教学、知识拓展、生活等方面浅谈应用数学实验教学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9.
实验探究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探索性的实验能更充分地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数学实验教学的引入对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实验教学时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以一个探索者的身份去设计实验,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从而获取新知识。教育学者研究普遍认为,数学教育要注重“从做中学”,数学实验帮助教、学者实现了“做数学”。  相似文献   

10.
通过折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教学案例,阐述了折纸实验教学的规则是"画其图"、"变其形"、"明其理"、"探其用".教师在设计数学实验课时,需要注意的是目标要明确、准备要充分、活动要充足、引导要及时,通过数学实验真正让知识、能力和方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数学也不例外。那么,什么是数学实验教学呢?数学实验教学是指恰当运用数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而发现问题、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数学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规律及本质产生过程的了解和掌握;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操作、分析、探究、归纳和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数学实验可以训练技能,增强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要做好数学实验教学并不是将已经得出的结论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并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在实验中沟通交流,从而解决问题,实现寓教于乐.因此,文章将从初中数学开展实验教学的意义入手,结合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3.
数学实验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从"看客"走向"创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建数学实验室,要认识数学实验室的功能、特征,以问题为驱动,以思维为框架,以素养为指向,积极打造数学实验室,并借助数学实验室,引导学生展开数学深度思考与探究,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早在1996年的第八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就提出了实验数学这一重要概念;2000年3月国家教育部在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不管是以新知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郝喜君 《甘肃教育》2014,(11):42-42
正一、数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数学实验教学的基本步骤是:从问题情境(实际问题)出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实验步骤,并在计算机上进行探索性实验,进而发现规律,提出猜想,进行证明或验证。根据这一步骤,数学实验教学一般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环节。1.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是数学实验教学的前提和条件,其目的是为学生创设思维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的教学情境要有助于唤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  相似文献   

16.
浅析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探讨了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相关问题,在数学实验活动中,教师设置实验问题,组织学生个人或小组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实验,猜想实验结果并进行归纳证明。通过案例分析,说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正>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比多教给学生一些知识或解题能力更重要。近几年许多学校筹建了数学实验室,意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经过两年的实验室教学发现,数学实验教学与理化生实验有着很大区别,数学概念和数学定理的学习不仅需要从实践中推导出来,还需要在理论中沉淀,而数学应用的范围更广,数学实验室实际已无法局限于一个小小的房间。在农村初中进行数学实验室的教学,不能模仿物理或化学的实验课,而是要根据需要科学地进行实验室  相似文献   

18.
大数学家欧拉说:"数学这门科学需要观察,也需要实验"。在2009年中职数学新大纲修订中,指出:要通过学生喜欢的活动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可能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过程,在游戏和实验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数学实验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新一轮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数学实验教学,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成效,是中职生学好数  相似文献   

19.
刘永庆 《考试周刊》2011,(16):74-75
数学实验教学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进行研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最后获得概念、理解或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在数学实验教学中教师仍然处于主(要引)导的地位,而学生则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有人认为实验仅是自然科学的教学手段,这是一种误解,实验同样在数学教学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天地。  相似文献   

20.
数学实验教学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最后获得概念、理解或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在数学实验中教师仍然处于主(要引)导的地位,而学生则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数学实验与物理、化学实验、生物实验相比,不仅需要动手,更需要动脑,思维量大多是数学实验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形式:操作性数学实验教学操作性数学实验教学是通过对一些工具、材料的动手操作,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检验数学结论(或假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