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暗的火》是一部创作手法独特、叙述技巧新颖、主题表现方式隐晦的后现代主义作品。读者、作者和文本之间的智力游戏体现在阅读和探索小说之中,小说的意义难以穷尽。笔者着眼于新的角度,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分析导致小说叙述者之一金波特孤独人生的缘由,即身处“文化霸权”之下的外来者被“边缘化”,成为“他者”。文章进一步分析得出了金波特试图摆脱“他者”身份的方法,即按照自己的理想设计人生,建立一个摆脱现实秩序的乌托邦——影子王国。  相似文献   

2.
《微暗的火》中主人公金波特在前言、评注和索引中描述了双重对立的地理空间——美国和赞巴拉王国,体现了其文化冲突下的思想与情感。文化差异让金波特倍受“在别处”的身份焦虑困扰,身份焦虑、对异乡的恐惧以及对原乡的追忆反映在了他所描述的真实空间和虚拟空间这两处文学地理景观之中。金波特赋予了虚拟的文学景观文化意义和身份意义,表现了流亡这一文学主题,作者纳博科夫通过对金波特的刻画体现了其审美倾向、创作目标和理想。  相似文献   

3.
探讨该小说最重要的三个叙事技巧 ,即 ,哥特式小说的叙事方法、独特的叙事视角和鲜明的对照手法 ,指出小说题材与叙事技巧的统一性 ,并从叙事技巧的分析揭示小说的深刻意蕴。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小说是指以农民工作为题材和叙述对象的小说。悲情叙事是农民工小说的基本表现形态。农民工小说的悲情叙事首先由于叙述主体对于现实的沉痛体验。不过对绝大多数农民工小说的叙述主体来说,传统文化的弱点和民族的创伤记忆,还有小说的传统和使命也让他们难以抑制地展开悲情的叙述。但是,促使农民工小说相当一致地相守悲苦叙事的关键因素还在于叙述主体内心的现代性焦虑。  相似文献   

5.
动态叙事和静态叙事是小说叙事效果的两种体现形式,而小说的叙事者和叙事视角又是决定小说叙事静态或是动态的重要因素。本文正是通过分析巴尔扎克和福克纳作品中的这些因素,来阐释静态叙事和动态叙事的差别,以及这两种叙事对作品的叙事效果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巴赫金的复调理论来探讨和研究池莉小说的叙事艺术,分析池莉小说中叙事声音、叙事视角、叙事时间的复调手法,并努力探讨促使池莉运用复调叙事手法的原因,以此来透视池莉小说作品的艺术独特性及作家通过小说传达出来的生存困惑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唐人小说叙事意象的美学功能体现为其对叙事主题的凝聚,对叙事结构的贯通,以及对叙事节奏的调控,这一极具文化意味和美学意味的叙事方式,从另一角度呈现了唐代小说家“有意为小说”的主体创作意识。  相似文献   

8.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不同于斯蒂芬?金其他作品的小说,一反他惯有的恐怖诡谲风格,是一部带有传奇色彩的写实主义小说,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高墙内的故事。如何在监狱这样一个特殊的舞台上演一出精彩的故事,这是斯蒂芬?金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这部作品无疑是成功的,而它的成功与小说的叙事策略———景观化叙事密不可分。“景观化叙事”一词的灵感源自奈保尔关于“空间叙事”的概念,因其在叙事空间上的狭小而得名。《肖申克的救赎》在叙事空间、叙事聚焦和叙事语言上的选择,都成功地将空泛的“人性”主题缩小到有限可控的范围内,把不可捉摸的善恶具象至真实可感,让本来只一方天地的监狱成了一座包罗万象的微缩社会。  相似文献   

9.
论文言小说叙事角度的特征及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叙事角度与白话小说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主要表现在前者更多地使用“中立型叙事视角”和“第一人称叙事视角”进行叙事。本文以魏晋南北朝志怪及志人小说、唐传奇小说、《聊斋志异》为研究对象,分析论述了上述叙事角度的特征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论唐五代小说的叙事艺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五代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它的出现表明中国古典小说创作已摆脱子、史的束缚,逐步走向成熟。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指出唐人“有意为小说”,叙事艺术的增强是唐五代小说创作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唐五代小说的叙事艺术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勾勒唐五代小说叙事视角的多样化以及各种叙事视角自身的特点;二是在叙事时间上,标注年号、有意识“扭曲时间”,顺叙、倒叙、插叙、补叙、预叙等叙事笔法的运用构成唐五代小说独特的叙事时序;三是叙事结构上,呈现出程式化、板块状的特点,作还通过设置“小说之眼”,使叙事结构趋于谨严、完整。  相似文献   

11.
从叙事语言、叙事手段、叙事风格三方面的全新视角切入来审视先锋小说,其叙事特色如下:先锋派作家在叙事语言方面大量使用“像……”的比喻结构,反讽性的修辞,并积极探索语言自身的表达功能。在叙事手段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主体叙述、性爱叙述以及个人化经验的表达。先锋派作家在叙事风格方面的探索走得比较远。许多作品不仅主题多元化,题材多样化,而且呈现出苍凉的后悲剧风格。  相似文献   

12.
美国作家迈克尔.坎宁安(Michael Cunningham)的小说《时时刻刻》(The Hours)于1998年出版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小说的成功体现在多方面,国内有很多文章主要从女性主义角度来分析小说,而本文从叙事学角度,对小说多层次的叙事结构和扑朔迷离的叙事视点进行分析,阐述小说的叙事策略及其对小说主题表达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莫言的小说在叙事上是有相当的难度的,尤以《十三步》为甚。这部小说是莫言作品中使用叙事技法最为复杂的一部。叙事视角不断转换而营造的语言迷宫,使小说更具有陌生化和荒诞感。分析和梳理《十三步》的叙事内容、叙事结构,可以探寻到作者复杂与生涩叙事的意义在于揭示现实失序与荒谬。  相似文献   

14.
由于其表现的浓厚悲观色彩,学界普遍将《神秘的陌生人》与马克.吐温的早期作品区别对待。通过对小说的叙事逻辑、叙事时间、叙事距离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该小说作为叙事文本所存在的瑕疵。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创作中出现影像化潮流,主要体现在小说的叙事中,本文通过分析扬争光的小说《越活越明白》在叙事结构,语言展示及叙事情境等方面的特点来揭示当代影像化小说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叙事学角度来分析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主要从叙事对象、叙事策略、叙事态度三个方面来着重分析。在叙事对象上注重人物本身的话语权,不再由作者作"零度叙述";在叙事策略上主要运用重复的手段以及重复这一方法在小说中的作用;在叙事态度上,作者是舒缓温和的。从这些方面来读《活着》,了解作者所代表的先锋小说在创作上的趋势及方向。  相似文献   

17.
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有关汤姆人生悲剧的整体叙事是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死亡事件展开的。斯托夫人采用死亡预设、死亡追叙、死亡干预、死亡补叙等手法成功完成了小说文本围绕汤姆的主体叙事。死亡不仅仅是斯托夫人用以控诉蓄奴制罪恶的文本主题,更是其用以构建小说主体叙事的重要策略和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鲁迅的第一人称小说和第三人称小说的距离控制模式进行分析,发现鲁迅小说显示出一种卓越的阅读品质,作者通过叙事引导读者,最后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小说文本的意蕴内涵。读者被小说的叙述技巧赋予读解的多种可能和自由,拥有充分让主体思考的余地,这也是鲁迅小说的内涵随着历史的进程而不断地丰富和被开掘的根本原因所在。鲁迅小说的叙述技巧是一种创造多元价值判断的叙事技巧。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以来安徽乡土小说与城市小说的叙事地位不断变迁,乡土小说与城市小说出现了各自的叙事困境,乡土叙事与城市叙事的融合成为提升叙事品质的重要选择。文章阐释了安徽乡土叙事与城市叙事地位的变迁、叙事的困境,并从叙事视角、叙事艺术、叙事结构和叙事题旨等方面,论述乡土叙事与城市叙事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海明威小说的叙事要素包括叙事人称、叙事时间、叙事聚焦和叙事方式,这四个叙事要素在小说里的应用既表现为相互交织又呈现不断变换的状态.文章通过对海明威小说所具有的四个叙述要素进行具体的分析解读,以期增加读者对"叙事艺术大师"海明威小说的叙事特点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