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地方文献,家谱是记载家族中发展重要情况的历史文献。家谱中的体例更是家谱中的灵魂和核心,体例的变化和发展,对家谱和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明代徽州家谱中的体例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更是具有代表性和可研究性.  相似文献   

2.
国有正史,地有方志,家有家谱。家谱是记述氏族或宗族世系发展等与家族相关内容的历史书,而作为家谱前具有概括定论性质的部分,谱序就成为了家谱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现今徽州地区保存下来的大量谱序对研究谱学理论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探析徽州谱序发展概况对明代徽州家谱的研究和谱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徽州存世家谱具有数量大、质量高的特点。徽州存世家谱的社会史资料价值主要表现在:为移民史特别是商业移民史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为民俗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翔实的史料;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徽州地区宗族制度的研究提供了最基本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对徽州方志和家谱比较的基础上,探讨两种地方文献编修的内在互动性。徽州家谱为方志的编撰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且充实了方志的内容。徽州方志编撰的体例、内容等也直接影响到家谱的修纂,并使徽州家谱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5.
明代徽州谱序随着家谱的不断重修、增修而变得越来越多,同时,也随着家谱被族人们较完好的保存下来而得以流传,其包含内容繁多,而且对于徽州谱序的分类研究情况,目前在国内外鲜有人涉猎,因此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所以本文尝试从谱序的修撰时间、所撰家族的范围和撰写者三个方面人手,对明代徽州谱序进行分类探究。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汪氏渊源录》进行研究,可以窥探汪松寿的家谱编修思想:对汪氏本源的追溯,对家谱资料的考辨,注重家谱体例的创新和取材的多样性,以及有意识的对家谱整体做评价.汪松寿的家谱编修思想对后世徽州家谱的编修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清朝乾隆年间由金门诏等编修的《新安休宁金氏合族通谱》是徽州现存家谱中极有特色的一部家谱,其作者和家谱编修内容和体例都值得研究,家谱通过金氏两千多年的历史,反应出宗族在人口流动、商业、仕宦、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使得该家谱富有较高学术价值,是研究明清时期徽州社会不可或缺的谱牒资料。  相似文献   

8.
论徽州家谱的评价理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徽州家谱数量众多的原因与其理论发展的高度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家谱评价理论的丰富与徽州家谱的繁荣有直接关系。在家谱评价标准方面,徽州家谱形成了对家谱整体方面的评价,还对家谱书法、家谱功能、家谱类别等具体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在评价方法方面,提出了诸如“知人论世”、“因其文而得其心”等具体评价方法。徽州家谱的评价理论指哥着徽州谱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徽州古民居门楼装饰是徽州地区特有的艺术和文化综合体,它既体现了徽州地区的发展轨迹,又象征着徽州地区的艺术价值取向.本文以徽州古民居门楼装饰为研究内容,先对其类型与特色进行分类阐述,最后论述徽州古民居门楼装饰所具备的审美、文化及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徽州地方志中通常专开物产一门,详述徽州地区物产。通过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徽州地区的物产资源具有极大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徽州方志中物产记载发生变化,物产种类有扩充也有删改,物产名称经历了俗化的过程,逐渐与现在的称谓靠近,对物产的考证与注释也日益丰富。随着新物种的引种和推广、对物产优劣及农业技术的经验总结及对不经记载的更正,徽州地区的发展与嬗变从一个侧面体现出来。徽州物产变迁过程是探究徽州农业发展的重要线索,也为了解古人认识自然的水平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清代徽州祭祖在明代的基础上继续有所深化,在经历了两次战乱之后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高峰。在重点讨论清代徽州地区的宗族有关祖先祭祀过程中遍修祠堂、重修宗谱、合修坟茔等内容的基础上,以《茗州吴氏家典》作为徽州祭祖研究的个案,论述贯穿清代徽州宗族祭祖的宗法思想和宗族实践。  相似文献   

12.
清初,徽州的谱牒数量达到历代之最,其宗族制度已经非常完备,宗族的教化活动也丰富多彩。以徽州各地家谱为资料,分析徽州宗族在道德、人伦、族人处事标准等方面的规定,进一步说明了徽州宗族的建设与发展与其对族人的教化活动密不可分。家谱里族规家法的制定就是为了巩固宗族制度、强化宗族统治,最终达到家谱联宗、敬宗、收族等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徽州多贞女烈妇明清时期徽州妇女的节烈观念最重,仅歙县一个县,历代受旌表的贞女烈妇,唐代有2人,宋代有5人,元代有21人,明代有710人,清代有7098人。清代休宁人徐卓曾说,徽州一府六县的贞女烈妇就占其它省的一半。徽州地区的方志文集中也经常提到女子钦幕贞节的风气。直到现在仍然矗立在徽州各地的贞节牌坊,就是这种历史现象的最好证明。徽州多贞女烈妇有以下成因:  相似文献   

14.
徽州地区的火灾具有季节集中性和地点集中性,发生的原因有人为的,也有自然的。由于徽州地区自身因素,徽州火灾的危害也极为严重。然而,具有儒士品格的徽商在火灾发生之前的预防举措和灾后的救助,使这里的火灾受害程度得以减轻。徽商对徽州地区火灾救助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明清徽州家谱的发达与徽商的参与密切相关。徽商参与家谱编修,一是利用家谱列传使自己名垂后代的内在精神追求得到实现;二是利用编修家谱团结族众、减少恶性竞争,将家谱作为经营手段之一;三是利用家谱编修确定商籍,保证徽商子弟顺利参加科举考试。徽商参与家谱编修的行为促进明清徽州修谱的发达,也使徽州家谱鲜明地体现了重商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程氏贻范集》是明代著名文学家程敏政编纂的新安程氏宗族文献汇编,仅美国国会图书馆有明成化刻本存世。该书以其独特的编纂体例和丰富的内容,在明代徽州家谱中独树一帜。书中保存了不少与新安程氏宗族历史和历代杰出人物事迹有关的稀见文献,记录了新安程氏的迁徙源流和发展壮大的历史轨迹,为研究徽州宗族社会和宗法制度提供了第一手珍贵资料,对考证宋、元、明三代史实也颇有帮助,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7.
徽州家谱是徽州古代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宋元时期徽州家谱为中心,试探讨宋元徽州家谱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及其在宋元家谱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徽州传统民居单体和群体形态的调研,结合其建筑形态、文化内涵及其建造技术对徽州地区人居环境的地域性、文化性、历史性和民族性进行研究.从而对徽州民居的更新与整合发展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9.
徽州家谱是徽州地方文献之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搜集相关馆藏目录,翔实著录徽州存世家谱,从文献学的角度厘清存世徽州家谱的版本、刊刻年代、县域及姓氏分布,探讨徽州家谱遗存丰富的原因,有助于徽学历史文献的整理和利用。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徽州地区的竹枝词创作发达。作为记录徽州风土人情的重要载体,竹枝词中描述了众多的徽州民俗,包括农业及手工业生产、人文教育、岁时节日、婚丧嫁娶、民间信仰等多个方面,构成了徽州地区独有的人文景观,为探析古代徽州民间生活的真实状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