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目标,体现在教学实施方面,就是要求以科学的观念来指导、促进学生的发展。下面就以高中历史选修课程之《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专题中的《军事天才拿破仑·波拿巴》的教学活动为例,探讨如何树立怎样树立学生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唐艳 《家长》2023,(20):40-42
<正>《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具备关键的作用。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认识发展的关键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也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实际情况,并在课程教学中融入道德教育、法律意识、心理教育以及国情教育等内容,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法律意识以及责任意识的全面发展,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受重视程度不足。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地位有了明显提升,基于新课改理念,教师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何如 《辅导员》2009,(23):44-44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少年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旨在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初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创造条件,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课程评价是新一轮课改的重点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倡导“关注差异,立足过程,促进发展”,主张“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那么,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成绩,如何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体育学习、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以及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手段,是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依据上海市二期课程教材改革基本理念编制的《面向2l世纪中学历史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试行稿)》,先后提出以确立学生在历史学习和历史认识中的主体地位为目的,注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基本历史学习方法的掌握,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健全,注重学生历史意识的形成等基本思想,以充分体现“德育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课程改革理念。  相似文献   

6.
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83;数学》(1-6年级),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本套各册教材已经陆续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查,并于2001年9月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始使用。从近五年来所收集到的各种反馈信息看,这套实验教材受到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普遍好评,在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改革理念、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满足各地教育发展需求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83;数学(1-6年级)》,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本套各册教材已经陆续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查,并于2001年9月进入新一轮课改实验区开始使用。从近五年来所收集到的各种反馈信息看,这套实验教材受到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普遍好评,在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改革理念、促进课程教学的改革、满足各地教育发展需求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83;数学》(1—6年级),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这套教材的各册都通过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查,并于2001年9月开始陆续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区使用。从四年多来所收集到的各种反馈信息看,这套教材受到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普遍好评,在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改革理念、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满足各地教育发展需求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83;数学(1-6年级)》,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本套各册教材已经陆续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查,并于2001年9月进人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始使用。从近五年来所收集到的各种反馈信息看,这套实验教材受到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普遍好评,在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改革理念、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满足各地教育发展需求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83;数学》(1—6年级),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原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这套教材的各册都通过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查,并于2001年9月开始陆续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区使用。从五年多来所收集到的各种反馈信息看,这套教材受到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普遍好评,在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改革理念、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满足各地教育发展需求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韩志国 《林区教学》2009,(9):112-114
体育俱乐部教学是实现课内外一体化的重要过程。体育课程改革要以《全国普通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指导,更新教育观念,把促进学生个体发展放在首要位置,体育俱乐部就是为大学生个性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以促进学生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性的发展为目的,把学校体育工作的重心落实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上来,构建可操作的课程目标,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2.
浅谈新课标下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的许多不同之处,对当前广大体育教师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体育教师如何迅速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观念,本人有以下几点想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背景下,职业本科学校要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结合课程特点开展课程改革。在数字经济飞速发展、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时代背景下,以《西方经济学》课程为例,阐明了职业本科《西方经济学》课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当前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创新能力培养与职业本科《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的契合点以及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职业本科《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4.
国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提出了思想政治课程的五大基本理念,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这五大理念,归纳起来就是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为思想政治学科适应新的课程改革,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肖颖 《教育导刊》2004,(3):73-74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就启示我们:美术教师必须自觉更新教育思想,树立现代美术教学理念,确认综合学习、促进发展是基础教育美术教学的价值追求,转变教师角色和教学方式,大力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综合活动,以培育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促使学生的整体素质获得协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础会计学》教学中,教学思路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服务意识,实施科研化教学法,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组织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17.
我校正在实施省级课题《以学生为本位,在活动中学习——小学数学活动课研究》活动课程也叫经验课程、生活课程、儿童中心课程,它与传统的学科为中心.依据科学和学问的逻辑性编订的学科课程有许多不同,其中课程目标两就存在区别.活动课程以发展学生的个体兴趣爱好、个人特长为目标。我校数学活动课程研究的具体目标是:(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王莉 《考试周刊》2014,(97):108-109
<正>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下称《新课标》)中关于课程的目的做了如下阐述: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基本的语言运用能力。新课程的教育观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使学生充分融入教学活  相似文献   

19.
刘倩萍 《现代教学》2013,(7):128-128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融道德品质教育与社会基础教育于一体,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基础课程。我依据《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引导学生勇敢面对真实的牛活,丰富人生经历,获得感悟体验,从而树立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20.
王霞菲  叶柱 《云南教育》2004,(28):22-2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应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课堂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