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1 毫秒
1.
“西口文化”是在“走西口”过程中形成的特有文化形态.走西口使得中原文化与游牧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积淀了独特的民风民俗.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访谈等方法,挖掘整理“西口文化”背景下的民俗体育活动.研究表明:(1)“西口文化”是河灯会、高跷、九曲黄河灯游会等民俗项目形成与发展的文化土壤;(2)“放河灯”其寓意在于缅怀、悼念“走西口”的人民;“九曲黄河灯游会”是对走西口人“出门通顺”,保平安的一种期盼.  相似文献   

2.
“自我”问题,是一个文化问题。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兴起的“文化热”,相当突出地把研究“自我”作为重要课题提到日程上来了。对自我进行研讨,中外学者的出发点、目的、方法和结论有同、有异,研究者们正是在这种同异的交流、对比中,较快、较好地接近真理。安东尼·J·马赛拉、乔治·德沃斯、弗朗西斯·L·许共同编著的《文化与自我——东西方比较研究》这本书,“旨在为教师、学生、学者和其他专业人员提供一种综合资料,以便了解西方与亚洲思想中的文化与自我的相互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  相似文献   

3.
走西口是清初至民国年间山西、陕西等地的老百姓为了涌向口外的移民活动。走西口大规模移民活动的形成因素很复杂,有自然方面的因素,也有政策方面的因素,是众多主客观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走西口对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大大促进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与内地的交流,进一步增进了蒙汉之间的感情,对我们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和稳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20 0 4年 7月 ,由“发展妇女和社会性别在文学文化中的学科建设项目组”主办 ,陕西师范大学妇女文化博物馆、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协办的“女性文学与文化学科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中国香港、台湾、美国及全国各地的五十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学者们就女性文学批评基础理论、高校女性文学教学方法、性别文化与现代教学手段等专题进行了研讨。一、关于女性文学批评基础理论新时期以来 ,女性文学创作与研究日趋兴盛 ,但文学理论界对女性文学批评领域内的一些基本概念的界定尚显模糊。在本次会议上 ,一些专家借鉴西方女性…  相似文献   

5.
有关教师文化方面的研究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许多学者对其都有着不同的理解。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校教师文化研究现状分析,发现教师文化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其相关研究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不过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教师文化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将为此提出几条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6.
元散曲大家关汉卿套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一直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其中“铜豌豆”式的曲笔自画像既是学者们研究关汉卿的重要资料,也是后人了解元初散曲作家的境界、心态、曲风的可贵文献.  相似文献   

7.
国家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马克思本打算将国家理论单独成册,可惜终身未能完成这一夙愿。因此,后继学者对马克思国家理论的解读也就众说纷纭。概括而言,当今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国家理论的研究基本上可分为“政治分析”的、“文化分析”的、“经济分析”的与“综合: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四大派别。这些理论重“政治分析”与“文化分析”,轻“经济分析”,整体上有庸俗化倾向,逐渐远离了马克思本来意义上“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国家本质观。  相似文献   

8.
“民族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创立始于2O世纪8O年代的中国。在不断整理、总结前人对民族伦理思想研究的成果中,中国的学者们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与探索,使“民族伦理学”逐步学科化;虽然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总体发展趋势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9.
“包容性增长”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理念,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组织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尤其是2010年以来,国内学术界更是掀起了一股研究热潮.学者们从“包容性增长”概念的提出、理念形成、科学内涵、理论建构、实现途径、中国特色、世界观照、现实意义等多视角多层次展开研究,不断地将其从观念形态推向理论形态,加快了人们对这一理念的认识和普及.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外学者对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得到了学者们和广大外语教师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语言、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理论,初步探讨并总结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的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二十年来,学界对张竞生思想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这体现在原始资料的整理出版、相关论文的发表,以及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深度不断增强。研究者们集中探讨了张竞生的性学思想和美学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独到的见解。但纵观现状,张竞生思想研究仍需进一步加强和深化。  相似文献   

12.
论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通过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对近10年来的体育教学模式研究总体情况进行了研究,肯定了体育教学模式研究中的成绩,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今后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立足陇右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天水师范学院创建陇右文化学科,并被列为甘肃高校省级重点学科。几年来,围绕陇右文化学科建设,初步构建了陇右文化学科体系及研究内容,形成了一支颇具实力的学术队伍。创建了优良的学术风气和用于支撑学科活动的环境,开设了10门左右陇右文化校本课程,并编写了相应的教材和讲义,使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有机结合,推动陇右文化学科走上了良性可持续发展之路,也带动了全校学科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后期以来,中外伦理学家们对德性的性质、内容及德性的形成和应用等各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纵观国内外的研究,从整体上看,国外对德性的研究在系统性及深度上都明显强于国内.这就要求国内的研究者们在进行德性研究时要注重研究的系统性和深度,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吸收国外的优秀成果.  相似文献   

15.
徐嘉瑞先生是云南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一生研究的范围涉及戏剧、历史、文学、民间文艺等多个领域,而在他所涉及的研究、著述领域,几乎都达到当时的最高水平。他的文化学术成就对学界至今还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就徐嘉瑞先生在上述领域的作品和成就分类阐述,肯定其学术价值和贡献。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的学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在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中华民族的神圣抗战和文化的改造与复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成功的原因,如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促使学者为国家和民族献身学术;诚聘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形成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实行教授治校,保障充分的学术自由;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增进学术研究的交流与发展等,对于我们今天的高校建设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10 a来,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表现出研究取得丰硕成果、跨学科、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和应用性研究趋势明显、研究领域和研究范围持续扩大、学科雏形基本形成等特点。但同时存在着学科基础理论薄弱、分支学科发展不均衡、研究整合程度不高以及多层次、多序列、多形式的立体网状结构学科体系还没有形成等问题。下一步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发展应在加强本体理论研究;营造学科研究的浓厚氛围;提高研究主体的自觉意识;借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及其成果发展体育人文社会学;实现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与体育实践的一体化等方面进行加强。  相似文献   

18.
民国是《天问》研究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发挥着纽带与津梁的关键作用。这一时期的《天问》研究著述亦堪谓云蒸霞蔚,层出不穷。本文主要选取民国《天问》研究中不太常见的相关著述四种,对其成书过程、研究特色、成就等予以宏观考察与简略探综,希望研究《天问》的学者能够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19.
声纽实是汉语“音转”问题的关键。宋末元初戴侗是较早论述声纽在音转中的主导地位并系统地将之付诸实践的学者。清代学者的音转研究成就最大。近代以来特别注意声纽问题的学者有梁启超、章太炎等。深入研究声转问题对解决汉语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中的许多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