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蜜蜂惯于群体生活,彼此之间靠什么交流?一项最新研究显示,除了人们熟知的"8字舞"外,蜜蜂还可以利用电场传递信息,形成独特的"打电话"机制。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指出,蜜蜂在活动时,翅膀等部位由于和空气摩擦会带上电荷,这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穿脱毛衣时摩擦起静电现象类似。蜜蜂体表有一层蜡质起到绝缘层的作用,使这些累积的电荷不易消失,于是蜜蜂的身体上就形成了一个电场。  相似文献   

2.
花朵很普通,但绿草珍惜它的娇柔。小船很朴素,但大海珍惜它的平凡。蜜蜂很平凡,但花儿爱它的每一次接触,花朵就有了艺术性的灵动。蝴蝶也一样,但另一只蝴蝶的珍惜使它更加美丽、高贵;因为珍惜,使得它们誓死相随。我也一样,你也一样,因为有爱相随,所以  相似文献   

3.
花朵很普通,但绿草珍惜它的娇柔。 小船很朴素,但大海珍惜它的平凡。蜜蜂很平凡,但花儿爱它的每一次接触,花朵就有了艺术性的灵动。 蝴蝶也一样,但另一只蝴蝶的珍惜使它更加美丽、高贵;因为珍惜,使得它们誓死相随。  相似文献   

4.
<正>在众花朵中,桂花的香气是最特别的,很远就能闻到那股甜甜的味道了。桂花为什么这么香,它们的香气为什么会这么特别?花的香气来自花瓣中的芳香油,芳香油能随着花朵的开放而挥发出来。在散发香味的花朵中,不同的花含有不同的芳香油。桂花花朵香气之所以  相似文献   

5.
徐娜 《科学大众》2014,(11):28-29
近年来,生物学家发现蜜蜂、蝴蝶等为花朵授粉的昆虫越来越少了。蜜蜂都去哪儿了?研究人员发现了不少可能的原因。最近,美国研究人员发现,蜜蜂的消失可能与空气污染有极大的关系,是越来越污浊的空气把蜜蜂“熏走”了。  相似文献   

6.
蜂鸟是世界上已知最小的鸟类,最小的蜂鸟体长只有5.5厘米,它们和蜜蜂一样主要以吸食花蜜为食。不过,虽然它们已经比普通的鸟类小了很多,但仍然不能像蜜蜂那样钻进花朵里采蜜。为了获得食物,蜂鸟也有自己的办法。它们长着长长的喙,通过快速地扇动翅膀可以让自己保持悬停。这样,它们就可以像打针一样将喙直接插入花朵,悬停在空中吸取花蜜。同时,蜂鸟还有一项独一无二的特技——倒飞。这样,它们饱餐之后就可以利用倒飞的方式将喙抽出花朵。但是,正如人类倒着走会比正着走更累,蜂鸟倒飞是不是也会消耗更多的能量呢?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众》2014,(10):7-7
郁金香的花朵有时张开,有时合上,这与温度有关。当温度低于10℃时,外侧花瓣比内侧花瓣生长得快,绽放的花朵便会合上;相反,温度升高,内侧花瓣Lgqt,t~,Y花瓣生长得快,花就会张开。随着花瓣时张时合,花朵也一点点地长大。倘若花停止生长,就不会再合上了。  相似文献   

8.
正蜜蜂睡觉的时候能把信息存入长时记忆,还可能会做一些基本的、不连续的梦,比如出现一朵美丽的花,或者美味的蜂蜜。虽然蜜蜂与人类差异很大,但二者在生活的某些方面还是存在一些共同点。比如,我们都是社会性动物。人类通过说话和写字来交流,而蜜蜂通过"舞蹈"传递信息,告诉同伴最好的蜂蜜在哪里:如果蜜源离蜂巢不远,就跳圆圈舞;如果离得较远,就跳"8"字舞。在跳舞时,如果头朝上,那么蜜源在太阳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一花一世界     
汪劲武 《百科知识》2009,(10):46-48
有花植物的花朵是人类的“宠儿”,因为绝大多数人都喜欢欣赏美丽的花。植物的花朵有着说不尽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20,(4)
基因是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也是影响生物特性的重要因素。科学家应用基因工程将一种生物的基因嫁接代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可以实现对生物遗传性状的改造。部分花基因中缺乏蓝色基因,而蓝色花又具有独特的欣赏价值。将含有控制合成蓝色色素的B基因的花朵中的B基因通过分离、合成,再逆转录之后接入受体花朵细胞,使该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下来,并遗传给子代,就可以得到美丽的蓝色花朵。本文就来分析蓝色花形成的基因工程进展和有效的育种策略。旨在为蓝色花培育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1.
蜜蜂的秘密     
识别人脸本领强在人的眼中,蜜蜂似乎都是一个模样。但在蜜蜂的眼中,人却不尽相同。科学家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蜜蜂可以识别并记忆不同的人脸。辨识不同面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功能。此前研究发现,当我们注视另外一个人的脸时,大脑中一个特殊的区域——锤状回,会变得活跃。但对于不具备这种专门结构的动物来说,它们能辨识不同面孔吗?人们知道蜜蜂分辨不同花朵的本领超强,英国剑桥大学视觉科学家阿德里安·戴尔就设想,蜜蜂这种辨识天分会不会也适用于其他目标。于是他和同事们设计实验,将4张不同人的大头照钉在木板上,以蔗糖溶液为诱饵,不断…  相似文献   

12.
奇妙的花     
自燃花:在南亚大森林里,生长着一种名叫"看林人"的花,这种花的花朵和茎叶内饱含着挥发性物质,这是一种极易起火的芳香油脂,当森林中空气干燥灼热时,它就会无火自燃,造成火灾.……  相似文献   

13.
正大王花是一种全寄生植物,能够结出世界上最大的花朵。开花时,花朵释放出令人反感的气味,类似于腐烂的肉质。最著名的大王花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花朵,直径接近1米。但是科学家在菲律宾吕宋岛上最新发现的大王花,花朵平均直径仅为9.73厘米。  相似文献   

14.
冯志舟 《百科知识》2012,(22):45-47
正步步美景处处奇观"老茎生花"是热带花卉的奇观。在热带雨林中,某些乔木树种的花朵不是开放在树冠枝叶中,而是开放在树冠下又粗又老的树干上。无忧花、景洪哥纳香、火烧花和多种榕属植物,如木瓜榕、木奶果、聚果榕、菠萝蜜等,则将它们的花开在茎干上,密密麻麻,十分美丽,极具特色。  相似文献   

15.
<正>双胞胎,我们生活中经常遇见,相似的外貌,总是使人傻傻地分不清彼此。同学们知道吗?植物中也有双胞胎哦!每年5-6月,紫葳科梓属两种高大的乔木梓树、楸树相继开花,树形相似,花朵相似,同科同属,宛如一对双胞胎。形相似性格迥异有着粉红色花的楸树性子急,而绽放黄白色花的梓树性格沉稳,不急不缓。一树繁花,仪态万千。紫葳科是个华丽的家族,颜值颇高,花朵大而张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为什么?     
<正>郁金香的花朵为什么会时开时合?郁金香的花朵有时张开,有时合上,这与温度有关。当温度低于10℃时,外侧花瓣比内侧花瓣生长得快,绽放的花朵便会合上;相反,温度升高,内侧花瓣比外侧花瓣生长得快,花就会张开。随着花瓣时张时合,花朵也一点点地长大。倘若花停止生长,就不会再合上了。人全身的血管有多长?血管布满全身,包括动脉、静脉、毛细血管。静脉是进入心脏的通道,动脉是出心脏的道路,这些路部是单行线,血液只能按  相似文献   

17.
植物的花朵在枝头上生长,有单生的,也有多花聚生的,并且聚生的形式多种多样,这样形成的聚生花在植物学上叫做花序。为什么有些花是单生的,有的却是聚生的呢?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刺五加Eleutherococcus seticosus(Rupr.et Maxim.)Maxim的花朵酬物、访花者类别、访花 者在花序上的访花行为、访花频率及传粉效果。主要结果如下:(1)每朵雄花可提供的报偿是58 000~ 81 000粒花粉,5.5~8.0 µl/d×2~4d花蜜。每朵雌花仅可提供4.0~8.0µl/d× 2~3 d花蜜,不能提 供花粉。每朵两性花可提供19 000~54 000粒花粉和7.0~10.0 µl/d× 2~6 d花蜜。(2)花粉提供者 (雄花和两性花)提供报偿的日期是开花后1~3天,花粉接受者(雌花和两性花在柱头外翻变白时)是 开花后5~7或7~9天,这进一步证实了剌五加雄蕊先熟。另外,花粉提供者提供花蜜的时间在一天中 是8:30至15:30,其高峰是9:00~15:00;花粉接受者提供花蜜的时间在一天中是10:30至16:30,其高 峰是11:00~16:00。这种时间差异可能是刺五加影响传粉者流向(从花粉提供者到花粉接受者)的关键 因素。(3)在刺五加花朵上记录到的访花昆虫有50余种,分别隶属于膜翅目、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 半翅目。在不同天气、不同生境、不同性别的植株记录到的访花频率及高峰时间不同:花粉提供者的 访花高峰早于花粉接受者的;雄株上的访花频率高于雌株的;两性株接受花粉时的访花频率高于提供花 粉时的;而天气越晴朗,刺五加地块(patch)越大,则访花频率越高;每日接受光照越早,访花高峰越早。 (4)从传粉效果看,刺五加种子的形成完全依赖于传粉昆虫的活动。其中,蜂类,如熊蜂、花蜂、切叶蜂、胡蜂和蜜蜂等是最有效的传粉者,其它昆虫如粉蝶、食蚜蝇、寄蝇和鳃角金龟等对传粉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19.
点点滴滴     
蜜蜂是自然界中作物傅粉不可缺少的媒介,享有带翅“媒人”的美名,这是大家熟知的。但是,也許有很多人不知道,蝙蝠竟也与植物的授粉有关。在南美的危地馬拉一带,就有这样一种蝙蝠。它以植物的花蜜为食,不仅能够像蜜蜂那样替花作“媒人”,而且授粉效果还相当出色呢! 經过这种蝙蝠采过花蜜的花,受精率颇高。在八十六朶試驗花中,有五十三朶結了果,也就是說,花的受精率达62%。这个百分比仅次于人工授粉受精率的百分比(70%),但  相似文献   

20.
花朵是什么?是被爱,是被关怀,是别人一份希望的寄托,也或许是大家共有的一份事业,是我们每个人心底盛开的理想之花。花朵,它异常的娇嫩、无比的珍贵。假如一个人的一生中没有花朵,那必定是单调乏味、不完整的人生。开水是什么?是过浓的爱,是过细的关爱,是过高的期望,也可能是不合时宜的热忱、不切实际的完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