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卢敬参 《百科知识》1994,(11):48-49
光导纤维,简称光纤,是一种用纯净的石英玻璃拉制成的用于传输光的纤维。光纤的结构包括纤芯、包层和涂敷层。纤芯(纤维)的主体是二氧化硅,里面掺极微量的二氧化锗、五氧化磷等。掺杂的作用是提高材料的光折射率。纤芯直径约5~75微米。包层有内外层或多层,包层一般用材为三氧化硅并掺有微量  相似文献   

2.
塑料光纤POF之所以能传光是因为光纤具有芯皮结构,光在POF中传输是按全反射原理进行的,在SIPOF中的传输方式为全反射式锯齿型,在GIPOF中的传榆方式为正弦曲线型;子午线就是光线的传播路径始终经过光纤轴并在同一平面内,选用子午线进行了参数计算,这些参数计算包括最大入射角或发射光角度、数值孔径、子午线在阶跃型光纤中的几何行程及反射次数;侧面发光POF和荧光POF也是按全反射原理进行传光的,对于单芯侧面发光POF多是由非固有损耗导致侧面发光,而对于多芯侧面发光POF则是由弯曲损耗产生侧面发光的.荧光POF经过特定波长光激发后发出特定波长的光,而且激发光不仅可从端面入射,而且可从侧面入射.  相似文献   

3.
随着3G技术的发展以及多模系统的应用,传输带宽要求越来越宽,载波数要求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在传输链路上有更高的速率,因此6Gbps速率光纤传输技术要求越来越紧迫,为了实现6G光纤传输技术应用于产品,对6Gbps速率光纤传输技术涉及的并行数据到串行数据转换,数据同步,串行数据收发,时钟恢复等做了测试,设计了FPGA程序并下载到FPGA芯片中进行了验证。实现了高数据速率下光纤的数据互联。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采用DMD数字光刻技术制作光纤端面微光学器件,基于DMD数字光刻系统,建立了用于制作光纤端面微光学器件的双光源DMD数字光刻系统。利用双光源DMD数字光刻系统,在芯径为62.5μm,外径为125μm的多模光纤端面上制作了具有耦合作用的环形光栅。本技术中光纤端面微光学器件的掩模由计算机控制输出,具有设计灵活、实时控制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当我们不断把卫生纸芯当废品扔进垃圾桶时,法国插画艺术家阿纳斯塔西娅·埃利亚斯却赋予了这些纸芯以生命。纸筒中是一件件多层立体的微雕艺术作品,展现了各种人类场景和自然风光,逆光观赏,是一幅幅生动别致的剪影。若干个纸芯,展示了若干种情境,就像万花筒一般。  相似文献   

6.
科技创新     
美科学家发明液体纤芯波导管美国研究人员首次成功制出以液体为纤芯的光波导管,使光可以定向无损地穿过芯片上的液体。这一光学传感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制造检测单分子的化学和生物传感器。根据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电子工程副教授霍革·施密特等人的设计,可以用工业上生产电脑芯片的标准硅的制作工艺来生产这种波导管,他们已经制出了可在注入液体或者气体后使用的空心波导管。在传统光纤中,纤芯和包层由两种光学性能不同的介质构成,内部的介质对光的折射率比环绕它的介质高,利用全反射原理,我们可很轻易的使用光纤来改变光的行…  相似文献   

7.
BitTorrent下载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珏 《科技广场》2005,(2):26-27
BitTorrent下载,俗称BT下载,是当前比较流行的一种P2P下载技术。使用BitTorrent,当多个人同时下载同一个文件的时候,他们之间也相互为对方提供文件的部分片段的下载。这样.就把上载的开销分摊到每个下载者那里,也就可以在理论上支持无限多个下载者来下载同一个文件。  相似文献   

8.
正电潜泵位置温度和压力参数的动态监测可实现对举升系统的故障预测和健康管理,对机组的保护和管理方案提供了可靠的数据。现有过电缆封隔器及电缆穿越器用于实现电缆的穿越,但由于光纤测量技术的应用,需要电缆和光纤同时穿越封隔器。本文使用光电复合缆进行封隔器位置的整体穿越,该结构复合缆由三芯电缆和光纤单元构成,采用独立封装结构,外层再整体铠装。该结构复合缆的光纤单元在测量过程中将受到井下极端环境带来的影响,例如,高压环境中复合缆内外部结构是否会发生形变和电缆散热对光纤测量的影响。针对光纤测量是否受到影响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光子晶体光纤,在其包层和纤芯位置分别引入6个大空气孔和6个小空气孔,采用有限元法研究了该光纤的双折射、有效模面积、非线性系数和色散特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当光纤包层孔间距为1.0μm时,在1.55μm波长处获得了2.60×10-2的高双折射,在x、y偏振方向分别获得了39.08 W-1·km-1和47.53 W-1·km-1的高非线性系数,且该光纤的零色散波长位于近红外波段。这种高非线性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在非线性光学、偏振控制和超连续谱产生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石英多芯型传象光纤(SMIF)是近几年国际上开始研究的一种传象用特种光纤.与多组分传象光纤束相比,它具有分辨率高、透光率好、几何尺寸小、可传输距离长和耐高温、高压及耐辐射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国防、工业、医疗等领域。笔者利用国产设备,采用MCVD工艺和二次复合工艺,在1987年6月研制成功了多元结构SMIF光纤.其象素个数分别为5×10~3,10×10~3,15×10~3,20×10~3,30×10~3等,长度为20—50m,光纤直径为0.5—1.5mm,分辨率达到每mm60—70线对,弯曲半径为50—150mm.  相似文献   

11.
反射式电流传感器比一般的光纤电流传感器的灵敏度提高了4倍,并且集中了光纤电流传感器的优点,逐渐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新型的电流传感器。但是光纤电流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较小,一般都会被噪声淹没,因此对其的信号的后期处理是反射式光纤电流传感器必须解决的问题。介绍了反射式电流传感器系统组成,针对其输出信号特点进行处理,并在MATLAB中进行了信号处理仿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建立了多层钢-混凝土核芯筒混合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简化分析模型,将混合结构分为钢框架和混凝土核芯筒两部分,钢框架进一步简化为半刚架,混凝土核芯筒则采用弯剪两弹簧墙单元模型,简化后的框架和混凝土核芯筒之间通过水平连杆连接,从而得到多层混合结构简化动力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13.
自钢丝绳芯胶带机使用后,对胶带的检查一直是困扰检修人员的难题。为确保胶带的安全运行一般采用目测观察,对可疑点使用便携电磁检测仪详细复查,导致检查效率低、周期长,使用矿用钢丝绳芯胶带X射线探伤装置后,实现了在线检测对比分析,有效处理钢丝绳芯胶带隐患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BitTorrent是第四代网络下载技术,是一种多点下载、源码公开的p2p软件,通过构建覆盖网实现协作并发下载.BitTorrent协议是一种公开的P2P协议,分为节点问协议和节点与跟踪器协议.  相似文献   

15.
1广电网络现状及双向改造 1.1广电网络现状 当前广电有线电视网络主要是同轴光纤混合网(HFC),从有线电视机房到小区采用光纤传输,从小区到家庭采用同轴电缆.网络结构示意图如下: 如图所示,基本上广电有线电视网络分为四层: 第零层是全省骨干网,称为Head End总前端.它把省内各地市节点链接起来,采用光纤链接,一般采用SDH、DWDM等广域网技术. 第一层是各地市骨干网,称为HubEnd分前端.它把一个县市内各局点网络中心链接起来.一般一个分前端有30~ 50k用户,有的光纤资源比较丰富的只带10k左右用户.也是通过光纤链接的.  相似文献   

16.
光纤通信的畅通关系到各运营商的业务的稳定可靠运行,并且对各行业经济利益影响巨大,对光纤通信进行保护是目前常用的手段。文章研究了光纤自动切换保护技术中单纤双向保护的技术要领,以实际工程为依据,说明了利用现有光缆提高纤芯利用率对通信运营商网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深圳特区科技》2009,(7):90-91
不好意思,我虽然在这里写专栏,但是我依然只能乌鸦嘴一般,预言《创富志》网站按照目前下载收费的模式无法独立做到IPO。当然,要赚钱是肯定没有问题的。所有可以被称之为成功的下载业务,都只是“附加值”的胜利,要看它所附着的主体业务是否足够强悍。创富志网站依附于杂志,这个“附加值”的注解是否有助于它摆脱掉“电子杂志”的臭外套,披上“内容下载”的冲锋衣呢?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力系统通信网络光纤化趋势进程的加速,光纤检测成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保障,针对我国的电力系统通信光纤监测现状,基于虚拟仪器技术设计开发虚拟OTDR光纤线路在线检测系统,实现对多路光纤的在线监测、故障实时告警、故障自动检测和故障智能诊断功能。现场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电力通信光纤线路安全运行和维护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一般每台计算机都有数个USB接口,外围设备一般通过电缆或者无线方式与USB接口相连接进行通信,但当USB的通信距离超过几十米后,采用电缆或者无线连接都已经很难实现,目前实现USB远程通信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光纤设备.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通过光纤传输USB信号的电路,该电路能将USB信号转换成便于光纤传输的信号来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以及USB设备与计算机之间的远程通信,通信距离可达几十千米.  相似文献   

20.
楼云 《中国科技纵横》2013,(20):201-201
由于各种屏蔽电缆屏蔽层使用的屏蔽材料和屏蔽结构不同,屏蔽性能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通常是通过测试来确定电缆屏蔽性能的优劣。本文主要在界定多芯对称电缆涵义的基础上,介绍了多芯对称电缆的测试方法、原理、测试及结果分析,以及测试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本文的分析能为当前多芯对称电缆屏蔽性能的测试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