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编辑部共同举办的“文学研究高层论坛———文学研究与机制创新”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5月20至21日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学者有陶文鹏、蒋寅、李春青、陶东风、赵敏俐、傅刚、陶礼天、韩经太、黄卓越、方铭、郭鹏、张德建、段江丽、钱婉约、李玲等。会议就当前文学研究中的重大和敏感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希望在古典学科和现代生活之间搭起桥梁,为传统话语和时尚话语的会通进行有效沟通。一传统学术方法与当代学术文化之关系有学者指出,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方法基本…  相似文献   

2.
2005年6月17日,由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汉学研究所与《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的“汉学研究:海外与中国”学术座谈会在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会议厅召开。北京语言大学黄卓越教授主持了会议,韩经太教授做了中心发言。此次会议的目的,主要是联络在京的学者,研讨汉学研究近期在国内外发展的有关态势,及如何加强汉学研究界学者之间的合作与联系,以共同推进汉学研究的进展。会间,被邀专家与北京语言大学的学者们在汉学研究这一学术领域内,展开了广泛与深入的交流。本次座谈会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了热烈地探讨。一关于汉学的概念、名称与学科范…  相似文献   

3.
由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和文化学院主办的“迈入新世纪的比较文学 :中国与世界”研讨会于 2 0 0 1年 1月 1 8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在京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比较文学及其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共 4 0余人。会议宣布 ,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全国又一个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点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建立。会上还宣读了国际比较文学协会名誉主席杜威 .佛克马和国际文学理论学会主席希利斯 .米勒的贺电。乐黛云代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致贺词 ,在会上致贺词的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研究所、…  相似文献   

4.
11月 1 5日 ,北京语言大学举行隆重仪式 ,为孔子圣像揭幕 ,此圣像系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先生所捐赠。北京语言大学同时举办了为期两天的“孔子与世界文化”学术研讨会 ,以纪念这位伟大的思想家 ,研究他对中华文明及世界文化所做出的特殊贡献。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北京语言大学校长曲德林、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先生出席了学术研讨会的开幕式。来自海内外的 40专家学者参加了学术研讨会 ,北京大学陈来教授、清华大学葛兆光教授、北京语言大学黄卓越教授在会上作了主题发言。在中国高等院校中 ,北京语言大学身负向世界各国的留学生传播…  相似文献   

5.
继 1 98 3年和 1 987年两次中美比较文学双边讨论会分别在中美两国举行之后 ,中断了十多年的这一高层次的中美两国学者在比较文学领域内的双边理论对话于今年恢复。由清华大学和美国耶鲁大学共同发起主办的第三届中美比较文学双边讨论会于 2 0 0 1年 8月 1 1 - 1 4日在北京举行。清华大学作为中国现代比较文学的发源地和摇篮 ,有着丰厚的人文学科研究的土壤 ,这里群星辈出 ,人才济济 ,出现过王国维、梁启超、吴宓、钱钟书、季羡林、王佐良等一大批对草创并发展中国比较文学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大师级学者 ,他们对于这门学科在中国新时期的复…  相似文献   

6.
2006年10月30日—31日,由美国夏威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汉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儒学与后现代”国际研讨会在北京语言大学会议中心召开。北京语言大学教授黄卓越先生主持了开幕式。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教授和美国夏威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张平华(Rosi  相似文献   

7.
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新增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北语人文学院中文系 ,经过近 2 0年的辛勤耕耘 ,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已经走向成熟并形成自己富有实绩的学科风格 ,已经形成由 7名教授、9名副教授及博士、博士后 10人组成的学术梯队。北语学人 ,始终把现代学术的学科交叉意识与传统学术文史一体的中国特色结合在一起 ,在兼容文献整理和思想探询的基本前提下 ,多年来呈示出文学研究与思想史、文化史研究彼此贯通的集体风格。老教授彭庆生的唐诗文献整理和唐代乐舞文化研究 ,吴书荫的古代戏曲文献整理 ,…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伦理与逻辑起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与传统的文学在"史"的意义上是粘连在一起的,作为现代学科的分家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事,并与现代学科的文学理论完成了衔接.后来的学者可以从容地检阅一部中国文学理论史发展演化的脉络轨迹,努力用"五四"以后的现代文学理论概念、范畴、术语、体系来作相应的诠释与考察,引导出新的历史思维内容.这无疑是今天中国文学理论学科建设与体系设计的一项艰巨繁重的学术工程.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西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西方的现状及未来走向 ,无疑是中西比较文学研究者的一个重要理论课题 ,可惜国内这方面的著述太少。实际上 ,中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早已使得中西比较文学异军突起 ,不仅起到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作用 ,同时也使我们得以借助这一窗口了解更多的西方学术理论前沿的进展和新的课题 ,但最重要的一个作用恐怕在于通过与西方以及国际同行的对话和交流 ,把中国文化和文学研究的成果推向世界。实践证明 ,我们的这一目标已经初步实现 ,而且正在进一步落到实处。正如比较文学大师、荷兰汉学家杜威 .佛克马十多年前就指出的 :“…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0月,正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进修的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甘藏春,中国外文局副局长方正辉,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研究员胡必亮一同策划了与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约瑟夫·奈就国家软实力等问题的讨论与对话。甘藏春主持了讨论,胡必亮整理了讨论情况。以下是对话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0月,正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进修的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甘藏春,中国外文局副局长方正辉,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研究员胡必亮一同策划了与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约瑟夫·奈就国家软实力等问题的讨论与对话。甘藏春主持了讨论,胡必亮整理了讨论情况。以下是对话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文化:中西对话中的差异与共存96'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南京召开唐建清吴海曼名为“文化:中西对话中的差异与共存”的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南京大学举行。学术讨论会由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同欧洲跨文化研究院、法国——瑞士人类进步基金会联...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现实意义何在?它对于我们建构新世纪文学理念有什么样的启示?古代文学研究如何参与中国当代先进文化的建设?在中西文学理论的交流中、在20世纪自身取得很大的研究进展之后,古代文学研究应该如何完善自己的学科建设?……新世纪之初,在由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的"中国古代文学思想与新世纪文学理念"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北京各高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就以上问题展开了严肃的思考与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比较文学是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在不同学科及文化领域内人们之间借助文学实现情感和信息互动的可能性,它的出发点是促进各种文明群体间的理解,以此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尊重与宽容。虽然起步较晚,但对于目前的文学理论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把握其发展动态对于研究现代文学价值巨大。本文结合我国比较文学发展的情况,详细分析其动态研究的现状,对存在的重大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的论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08年4月12日,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成立仪式暨中华文化世界传播座谈会"在北京语言大学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研究所特聘张岂之、曾繁仁、乐黛云等三位资深教授为学术顾问,严绍(盪)、瞿林东、张政文、王宁、杨慧林、曹顺庆、陈跃红、耿异、张西平、党圣元、张晶、王德胜、赵敏俐、邱鸣、李雪涛、刘悦迪、罗小东、李晨光等18位学界专家被聘为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6.
第十届欧洲汉学协会会议,于1994年8月29日至9月1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隆重召开。来自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等20多个国家的230名汉学家、中国问题专家出席了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国外史学动态研究室主任黄庆华应邀参加会议并作报告。与会者就中国的哲学、历史、经济、人口、文学艺术、考古及香港回归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和交流。 欧洲汉学协会始建于英国,原名欧洲青年汉学家会议,是1948年4月由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龙彼德同几位志同道合的青年汉学家发起成立的。该协会当时不足10人。1975年成为一个正式的学术组织,并易名欧洲汉学协会,目前有会员600多人。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6月24日,由北京语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北京语言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举办的"表述中国:当博物展览与新媒体相遇"暨新媒体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曹志耘在致辞中表示,北京语言大学新成立的新媒体研究中心将在新媒体促进教学、新媒体与文化交流等方面多做研究,主动走出去,与不同专业结合,与不同的新技术企业合作,寻找新的增长点与契合点。他透露,北京语言大学将借助新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2月15日下午,<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邀请在京的部分重点社科期刊负责人及其骨干作者,就如何提高办刊水平,从而更好地为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服务展开研讨.<中国文化研究>主编韩经太教授、常务副主编杜道明教授、前任主编阎纯德教授,教育部社科司田敬诚处长,<文学评论>常务副主编胡明研究员,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文学评论>副主编党圣元教授,<文艺研究>主编方宁编审,北京师范大学郭英德教授、李春青教授,北京大学钱志熙教授、傅刚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张晶教授,首都师范大学赵敏俐教授、左东岭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华学诚教授、黄卓越教授、郭鹏教授、李玲教授、段江丽教授、张德建副教授、曾广开副教授、孙海燕博士等参加了座谈.  相似文献   

19.
评《中国近百年文学理论批评史》张旷80年代中期,有“20世纪中国文学”概念的提出与讨论,意在打通近、现、当代文学人为划分造成的学科割裂和隔阂,弥合支离破碎互不接续的研究状况,从而为在较完整的意义上把握这一时段中国文学区别于古典文学的特质提供了新的理论...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学术的发展,始终是在古今中西的对话与汇通过程中进行的.但应该说,无论是中西还是古今对话的广度和深度,在最近十几年中,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就古今对话言之,正面依傍传统思想观念,探求当代社会与文化难题的化解之道,这种学术取向无疑体现了较诸前此更为开阔的胸襟视野.但学术思想观念的生命力,往往并不单纯存在于学术论说的逻辑层面,而系于其与特定社会结构现实之间的对应关系,乃至系于其所置身的总体性精神文化环境.因此,对于传统或外来学术思想观念的移植,对其现代中国意义的阐释,应该自觉超越狭义的学术知识性阈限,而同有关现实制度模式和总体性精神文化建构原则的创新思考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