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蔺楠  覃正 《中国软科学》2001,(12):123-124
2001年1月16日公布的新的巴塞尔协议草案提出了新的资本监管框架,它在内部评级的方法、外部评级的方法、降低信用风险的技术、资产证券化和操作风险的处理等方面都进行了重大调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力求把资本充足率与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力求反映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最新方面,以及监管实践的最新变化,巴塞尔委员会认为,新资本协议的各项基本原则普遍适用于全世界不同类型的所有银行,并预计其他国家的许多银行都将使用新协议的标准法计算最低资本要求.  相似文献   

2.
王红昕 《情报杂志》2006,25(4):124-126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银行风险评估数据的要求,对我国及亚洲各国实行新资本协议面临最棘手的问题,即风险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了论述。在借鉴国外数据库管理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数据管理的基本框架,指出了国内商业银行及早引入数据仓库技术,加强信息化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2001年,巴塞尔委员会推出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草案.虽然新资本协议代表了监管理论中的先进理念,但却可能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入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不利于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反映了国际大银行风险管理的最新经验.本文从新资本协议中资本充足率的规定及计量入手,着重讨论了新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以及对国内商业银行的影响,并对国内商业银行如何应对挑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新巴塞尔协议对资本约束的有关要求为背景,深入探讨了商业银行风险损失与其资本准备的关系。研究认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必须受到经济资本的约束,其非预期损失必须控制在经济资本范围以内,论文还引入VaR框架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和优化的资本约束条件作了定量分析,为在实践中计量和控制风险提供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从修订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三大支柱出发,分别从表外业务风险计量方法、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以及表外业务信息披露三个方面,讨论分析了国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监管的研究现状,借此对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监管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璐 《今日科苑》2010,(18):81-81
随着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银行业务不断创新,巴塞尔委员会为了适应这种不断变化的情况,于2004年6月26日正式颁布了新资本协议的最终稿——《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本文主要对新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借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完善商业银行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凤鸣 《科教文汇》2007,(3X):182-183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反映了国际大银行风险管理的最新经验。本文从新资本协议中资本充足率的规定及计量入手,着重讨论了新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以及对国内商业银行的影响,并对国内商业银行如何应对挑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自1988年巴塞尔协议出台后,资本充足率指标就成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金融监管工具。我国将该指标作为银行风险管理和资本监管的核心指标,通过规定银行资本充足率指标的最低要求,来增强金融危机下对银行风险的监管。用实证的方法分析了资本充足率对银行各类财务风险预警的敏感程度,并初步探讨了资本充足率的财务预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金融国际化的不断推进,金融领域的竞争尤其是跨国银行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商业银行要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正在逐步探索和尝试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建立健全完善经济资本管理体系,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本文在对经济资本管理的必要性及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商业银行如何运用经济资本管理,提高风险控制和价值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