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红 《中学文科》2006,(6):34-34
素质教育替代应试教育,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时代的中学地理课堂教学风格,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地理教学内容与地理教学形式有机统一的课堂教学风格。大致而言有以下六点:  相似文献   

2.
应试教育制约着初中地理教学,素质教育则促进其的发展。要以素质教育为契机,进一步明确地理教育的目标,把握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努力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3.
一、从转变当前教师的观念出发在新课程标准下,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实施素质教育,着眼未来。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地理学科也不例外,应该改变中学地理教学长期不受重视的地位。因此,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中学地理教育推行素质教育的制约因素,关键是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还未从根本上转变,还受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长期束缚。“应试教育”是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教育模式,它主要面向少数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应试教育”使学生…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地理应试教育已不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地理教学要适应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必须选择正确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在我国目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时期,充分认识和正确理解中学地理学科的素质教育功能和地位,对于处理好地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关系,使非高考科目的中学地理教学能适时抓住获得生机、发挥优势的机遇,更好地完成世纪之交中学地理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使地理教育成为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不断深人和发展,实践证明,开展地理课外科技活动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实施地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在长期的探索中,我们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7.
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成为举国上下的一致认识。然而,“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现象还较为普遍地存在,结果是充满活力的教材常在课堂上被陈旧、僵化的教法阉割、肢解,课堂上仍然缺乏活力。这种现象十分不利于素质教育在学科主渠道的落实,弄不好会穿新鞋走老路。于是,改革教法,搞活课堂教学,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就提到每一位地理教师面前。  相似文献   

8.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属于两上不同的教育体系,应试教育是以追求“升学率”为最终目标,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个性得到全面发展为目的,两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应试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培养了大批人才,不可全盘否定。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辩证否定与升华。这种教育体系还刚刚创立,在理论上和实践操作上还不够成熟,因此我们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为最终实现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传统的地理教学以应试教育为主,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传授,没有任何的创新可言,学生的个性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所以,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教好地理,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多少年来一直没有得到落实,就是因为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背景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地理教学正处于低谷,地理教师转行,跳口,队伍极不稳定;地理教学观念陈旧,教法落后,地理知识的传授遇到了极大困难。如何发展我国的地理教育事业使地理教学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值得深思。一、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教师应...  相似文献   

11.
史丽函 《考试周刊》2009,(28):178-178
从事了多年的中学地理教育教学工作.经历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浪潮,我深刻地体会到在中学地理教育中课堂风格的转变,新时代中学地理课堂教学风格受课堂教学内容和时代要求的制约。素质教育替代应试教育,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时代中学地理课堂教学风格.就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地理教学内容与地理教学形式有机统一的课堂教学风格。课堂教学风格总是通过课堂教学形式的特点呈现出来的。人们对课堂教学风格的认识,首先是从课堂教学的形式、特点感受到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中学教育正快速由单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新课改中如何加强中学地理教学素质教育很有必要。为此,地理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改变教学方法,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地理方面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13.
利用地理园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彭司先\广东省高要市第一中学如何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这是历史赋予我们地理工作者的任务。下面就地理园在这方面的作用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地理园教学,在教法上具有灵活性、广泛性的特点利用地理...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的提出已经有十几年了,向应试教育宣战也有五六年的时间了,然而,中国教育的实际状况仍然不容乐观,有人戏称为是“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按照一般的理解,素质教育有着诸多的好处,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是真正为学生的未来考虑的;而应试教育却是只图考上大学,会贻误学生终生的。可是,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选择与实践上为什么还会表现出巨大的反差呢 ?  显然,我们不能认为赞同应试教育者都是冥顽不化的榆木疙瘩,同时也不能认为反对素质教育者都是思想落后的反动分子。另外,我们也不能认为赞同应试教育…  相似文献   

15.
推行素质教育一直是教育行政部门重视大事,中学地理教育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处境艰难,本文针对中学地理现况分析其形成原因,进一步阐述推进地理素质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一、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是地理教学刻不容缓的任务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在过去的地理教学中,由于偏重于应试教育,只注重对地理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利用地理教学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引发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  相似文献   

17.
面向21世纪,中学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是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实施素质教育。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向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地理学科也不例外。地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具有良好的地理素质。中学地理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有它极为独特的一面,是其他任何学科无法替代的。那么,何谓地理素质?地理素质是国民  相似文献   

18.
地理学科对提高学生多方面素质而言有其独特的作用。它是以人地关乐为主线,教育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同自然和谐相处。因此,环境教育是地理学科的生命践,在地理教学中以环境教育为切入点.落实素质教育是地理教师实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逢径。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全国中小学都在积极贯彻教育改革的精神,努力创造条件,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由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一环,也就是说素质教育要将德育放在首位。作为一名地理教师,笔者就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谈几点心得。  相似文献   

20.
开发非智力因素大面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江杰,王艳欣充分开发非智力因素,大面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当前地理教学的转轨,使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要求地理教学质量达到大面积提高的目的,但由于1994年高考取消了地理科目,无疑将大大削弱地理学科的地位,使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