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维吾尔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我国各族人民的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民间故事是维吾尔族民间文学中独具特色的文学样式,通过对维吾尔族民间故事的分类研究能够更进一步了解维吾尔族人的生活状态和民族心理。  相似文献   

2.
土家族历史悠久,长期居住在湘鄂渝黔边邻地带,人口有八百多万,在湖南西部就生活着两百多万土家族人.他们创造和传承了极富民族特色的传统音乐文化.自古以来,土家族民间音乐与湖湘文化就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土家族民间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湖湘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湖湘民族自信心、湖湘民俗节日、湖湘文化产业、湖湘音乐创作、湖湘音乐教育等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土家族是生活在祖国腹地武陵地区的历史悠久的山地少数民族.在现代多元文化互动的背景下,土家族村落文化的变迁主要表现在经济生产方式、社会结构等诸多方面.变迁并不是传统文化的丧失,而是在其中产生出新的文化因子.  相似文献   

4.
陇南白马人民间故事作为民间文化踪迹的遗留,它以其鲜活、质朴的生命气息承递着民族文化的历史记忆,其间隐含着极具民族性、地域性的文化内蕴。这些民间故事,生动展示了陇南白马人丰富的风俗信息遗存,客观展现了当地历史风云和人民生活斗争的真实图景,并艺术地再现了他们的民族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5.
领域相当于古代的巴国、聚居于湘鄂川黔四省接壤地区的土家族,将白虎作为其祖先加以崇拜,自称是白虎之后裔。但在土家族人当中,并不是所有的土家族人都崇拜白虎,有一部分则以射杀白虎著称。为厘清这种相互矛盾现象的原因,有必要对土家族的"白虎文化"进行简要的阐释。"白虎文化"在土家族文化中占据着显要而神圣的地位,并深深根植于土家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幼儿的心理活动与处于"童年时期"的人类的心理有某些相似之处。幼儿具有接受民间故事的心理基础;民间故事对幼儿的影响作用的发生机制——儿童敏感期的求知欲;民间故事对幼儿的影响作用以儿童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为依托。民间故事对幼儿影响的必要性:民间故事是幼儿重要的文化食粮;以民间故事塑造幼儿健康个性;以民间故事培植亲子感情。  相似文献   

7.
客家民间故事是客家民间文学中最为鲜艳的一朵奇葩。千百年以来,客家民间故事作为文学与民俗的双重视野一直支配、影响着客家女性的精神世界。它真实而深沉地凸显了客家女性的思想立场、价值追求、审美理想的内在蕴涵。民间故事既是本土客家女性生存的写真,又是客家女性漂洋过海,在异国他乡谋生遭际的映照。从客家民间故事的角度考察客家女性生活与生存地位,可以进一步认识女性在客家社会中所依附的心理文化,由此深入了解客家女性社会、女性身份及其历史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8.
只要有土家族生活的地方,就有竹子的存在。在千百万年的历史中,竹子成了土家族创造文明的使者。具有土家族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竹文化,是土家族灿烂瑰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家族的保护神和敬仰崇拜的图腾,它自成体系,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9.
土家语属于少数民族濒危语言,作为武陵地区土家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文化空间处于不断变迁的状态.文化空间在土家语的保护和传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为土家语提供使用的场所,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形成土家族聚居区民众使用土家语的文化氛围.因此,土家族民众要树立文化自觉意识,通过多种途径,积极营造适合土家语生存和发展的文化空间,为土家语的保护和传承探索出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田芳微 《文教资料》2009,(4):123-124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造就了光华灿烂、博大久远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但是,作为构成中华民族中的一员,每一个民族不论其大小,都有它独特的本质上的特点.因此,如何更好地吸收各民族文化的精华,让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日趋"多元一体"化.以此来体现教育平等,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土家族的民族心理精神具有充满活力和勇于进取的特征,它的吸收包容精神和创新精神在社会生活中都带有积极性.本文主要以土家族为例,论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利用土家族学生的民族心理进行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1.
生育信仰作为一种精神民俗,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土家人的整个社会文化发展史.它的产生和发展,与其他任何一种文化现象一样,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因而,我们无论从心理学角度、社会学角度,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实的角度考察,土家族文化中的生育信仰,其文化内涵与社会功能是多元的,它对整个土家人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湖南张家界市土家族人的民间文学丰富,形式多样,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谚语,极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3.
土家族母语民歌无疑是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家族有语言但是没有文字,随着时代的变迁,土家族语言的母语环境日趋恶劣,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个体审美、公共审美以及审美嬗变三个维度触摸到土家族母语民歌审美文化的独特韵致。  相似文献   

14.
袁光 《华章》2011,(23)
中日学界对<桃太郎>这一日本民间故事的研究中,芦村芦谷先生指出桃太郎故事与湘西苗族文化有关,柳田国男先生认为本故事是多种民间故事的重组等观点是本文的研究基础.本文以湘西少数民族祭祀文化为视角,重新解读狗、鸡、后和泰团子的关系.意在明确湘西祭祀文化对桃太郎故事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衡水湖”是河北衡水地区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个文化现象,其中“衡水湖”民间故事是具有吸引力和丰富潜力的文化资源,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价值。广泛收集和整理有关“衡水湖”民间故事的大量文本,对其进行界定、分类和统计分析,进一步地从文学艺术、伦理道德、政治思想、社会历史、民俗风情几个层面来探究“衡水湖”民间故事的文化价值,揭示“衡水湖”民间故事不仅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而且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价值,对提升“衡水湖”成为河北省标志性文化产业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恩施民间故事中的女性形象丰富多彩,文化内涵独特深刻.这些女性形象体现了知恩图报、善恶有报的传统文化观念和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进步意识.  相似文献   

17.
伍家沟民间故事反映的民众的宗教文化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水流域伍家沟村是著名的中国汉民族南方民歌村。伍家沟村的民间故事多数与宗教相关,反映了下层民众的原始宗教、佛教道教文化心理.反映了下层民众的万物有曼、鬼魂崇拜、巫术崇拜、神仙崇拜、法术信仰、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等观念,以及下层民众拜神佛的实用心态,求回报的实用主义心理。  相似文献   

18.
依据区域民族构成和区域主体民族的空间差异将湘西文化划为四个分区,即土家族文化区、土家族苗族文化区、苗族文化区、苗族土家族文化区。从文化分区的视角出发,对湘西州的文化旅游发展战略进行分析,促使其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服饰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文化标象,是民族无声语言的艺术传承,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之一。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土家族为表达民族的共同信仰与文化因素,创造了集绘画、扎染、刺绣、挑花、纺织等民族手工艺术为一体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与民族文化特征的土家族服饰。通过土家族服饰的演变、内涵与文化象征三方面来研究土家族服饰,以期传承与开发土家族的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20.
贵州土家族民居雕饰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家族的建筑,尤其是吊脚楼的建造集建筑、绘画、雕刻艺术于一体,是土家人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与自然地理环境相协调,与民族传统文化相包容的居住文化模式。其构造上的技巧,造型上的实用,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葩,对土家族政治、文化、艺术及民风民俗的研究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土家族民居雕饰不仅凝聚了民族的精神和智慧,同时也体现了悠久的历史文化。从型制、内容、特征上就土家族建筑的雕饰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探究留存的土家文化形态特征,挖掘其文化特质,为土家族建筑传统雕刻文化的保护和继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