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脑·孩子     
北京家长周小林来信说:我先生是搞电脑软件开发的,孩子才几个月的时候,他就给孩子看电脑中的图片,让孩子动手摸鼠标。现在孩子两岁多了,成了地道的小“电脑迷”。我担心过早玩电脑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可我先生认为,电脑时代不让孩子碰电脑简直太可笑了。请问到底该不该让孩子玩电脑?  相似文献   

2.
<正>幼儿"动手乐"学习活动,源于我园"十二五"省级立项课题——《幼儿"动手乐"学习活动的构建研究》,缘于对幼儿本性的关注、对园所文化特色以及对"动手乐"活动价值的思考。我们认为,喜欢动手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发展的有效途径;让孩子快乐地参与学习活动,是孩子获得发展的前提;有效调控"动手乐"学习活动,是促进幼儿发展的保障。因此,我们从幼儿生活经验与特点、现实需要与发展出发,合理选择学习活动内  相似文献   

3.
作者认为家长应从三个方面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要尽早训练孩子学会用手让孩子实现自己动手的愿望;为孩子提供一个动手的小天地。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去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陶先生说的“解放”就是要为孩子创设条件,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孩子解放了,由过去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而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听和看虽然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信息和学识,但远远不如动手操作给人的印象那么深刻,不如动手操作掌握得那么牢固,不如动手操作更能将有关知识转化为实践行为的能力。我们说,创新能力在中学阶段一般是通过动手动脑的结合体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脑逐渐进入家庭,不少家长经常在一起抱怨:“自从给孩子添置了电脑后,本来想让孩子用电脑促进学习,哪曾想孩子只是痴迷电脑游戏。有时间他就玩电脑游戏,有时作业都不能按时完成。电脑倒成了孩子学习的祸害。”家里为孩子添置电脑后,如不能正确引导和适当安排孩子使用电脑,孩子很容易被电脑里紧张有趣的游戏所吸引。孩子初识电脑,从键盘、鼠标的使用都是从玩电脑游戏开始,从而进入电脑世界的。所以当家庭添置电脑后,孩子痴迷于电脑游戏,家长不必大惊小怪,如临大敌。孩子在玩电脑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对电脑感兴趣.让年轻的爸爸妈妈困惑的是:孩子学习电脑有哪些要注意的呢?请听听幼教专家的意见吧!  相似文献   

7.
孩子的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当我们理性地审视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现状时,又不免担忧起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产生了许多的困惑: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学习挺好,但动手能力很差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很糟糕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在学校是个"乖乖娃",在家里却成了"小霸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师》2009,(1):F0002-F0002
<正>网络e时代,孩子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一味强调"网瘾"、禁用电脑,只会使孩子对家长产生逆反心理。面对孩子教育,学校与家长也要与时俱进,多关注科技的变化,运用巧思给孩子的学习增加乐趣。电脑  相似文献   

9.
许多孩子常常央求父母:“给我买台电脑吧!”电脑买回家不是做摆设用的,买不买电脑的前提条件是家庭成员能否正确使用电脑,因此买电脑的家长有必要对家庭成员做一次能力评估:1郾对孩子的自控能力进行评估。看看孩子是否能控制自己的欲望,是否能分清主次轻重。2郾对家长的控制能力进行评估。比如,家长中是否有一方的休息时间与孩子同步;家长中是否有一方懂得一些电脑和网络知识,等等。如果评估情况良好,那么就可以考虑买台电脑。买电脑的同时应制定好使用规则。具体内容至少应包含以下几点:1郾使用电脑应以学习为主,娱乐为辅。2郾电脑放在客厅…  相似文献   

10.
当前,许多孩子学习数学时忽视课前预习,或者十分缺乏预习的能力,这应引起我们每位家长的重视。课前预习,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减轻课堂学习负担,提高学习能力。对于数学课的预习,我们家长通常可以要求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动手翻即指导孩子针对新的知识,有目的地动手翻以前学过的课本,复习和新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旧知识。如孩子要学习“小数乘除法”的新课时,就应要求孩子动手翻以前的内容,复习“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这一知识,让孩子明白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为他们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动手画即指导孩子在预习新课时,对其中的重要法则、概念、原理、定律以及不懂的地方,作一些  相似文献   

11.
我的儿子今年上小学三年级,最近天天追着我要电脑。我听说许多孩子玩电子游戏入迷,甚至双休日不吃不睡地玩个没完,这样必然影响学习和健康。我的孩子也比较喜欢玩游戏,我害怕他也会不受控制,不敢给他买。请问有什么好办法既让孩子合理使用电脑又能不痴迷游戏?张纯颖:今天的中小学生是需要学会使用电脑和网络的。网络成瘾的青少年中  相似文献   

12.
有人研究了 45年以来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生平 ,发现良好的家庭教育 ,是这些科学巨匠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教育为八点 :一、鼓励孩子立志。二、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三、培养学习兴趣 ,满足孩子的求知欲。四、对孩子提出严格的要求 ,让他们懂得学习要刻苦。五、指导孩子观察 ,让他们多从大自然中学知识。六、启发孩子积极思考 ,多问为什么。七、培养孩子动手实验的能力。八、把孩子作为启蒙教育或教育实验的对象。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3.
我还在上小学的女儿,很聪明。但学习成绩一直不怎么样,这是我和她妈妈几年来都很头痛的一件事。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我这个当爸爸的前些年一直在外奔波,没有好好管教孩子的缘故。去年,我工作发生了一些变化,工作环境相对稳定了许多,除了偶尔出个差,大部分时间都是两点一线地上下班,于是为了正确影响和引导孩子学习,我特地买了电脑,决心以身作则,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充分利用星期天或其他业余时间,坚持在家学习和写作,想以此来启发孩子学习的自觉性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可起到自己在家监管孩子的作用。没成想电脑抱回家没多久,女儿也…  相似文献   

14.
家长正确对孩子评价是提高孩子学习和做事积极性的一个有效方式。许多家长的共同经验是“三要”: 一要真心诚意。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孩子好学上进,积极动手  相似文献   

15.
陈琦 《幼儿教育》2003,(1):41-41
对学龄前的儿童来说,学习电脑操作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如果教师和家长能从“玩”入手,把复杂的电脑操作编排成生动有趣的“游戏”,那么,学习电脑就容易多了。我设计了一些浅显有趣的电脑游戏,让孩子在玩乐中渐渐掌握电脑的启蒙知识。键盘指法游戏“找朋友”玩法:这是一个让孩子学习字母键的游戏。目的是要让孩子在使用电脑时达到口手一致。先给每个手指“找朋友”:(左手)小拇指管A,无名指管S,中指管D,食指是组长,管F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 能够上网的人越来越多。孩子们欢喜了,又多了个玩艺,学习娱乐两不误;父母发愁了,花钱不说,还得督着孩子学习,盯着孩子上网,提醒孩子睡觉,劳神担心。父母的担心是有道理的。网上的内容复杂,“黄”的、“黑”的什么都有;网上的游戏很多,沉浸其中拔也拔不出来。这可怎么办呢?有的父母把电脑当作学习机。很多父母买电脑时的第一理由是希望孩子学习,盼着孩子“抱着电脑考个状元”,结果往往是过了三天新鲜劲儿就剩下玩游戏了。为什么?“父母的任务”不一定是孩子的任务。大人上网干什么?主要是查看信息,比如…  相似文献   

17.
科技知识     
电脑家庭教师目前上海出现一种娃娃电脑,可以部分地代替家长辅导孩子学习。娃娃电脑在辅导孩子学习时,以美丽的图画,娓娓动听的话语,循序渐进地进行辅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娃娃电脑教幼儿学习数数,非常形象生动。它先在电视屏幕上出现几个色彩鲜艳的苹果,让幼儿数,然后,幼儿将他数的结果通过键盘告诉电脑。答错了,电脑还允许幼儿重数。如果连续10次都未答  相似文献   

18.
电脑:辩论篇电脑——网瘾——洪水猛兽,还是退避三舍的好。晏乐爸爸(儿子3岁半)电脑是一个有趣的“玩具”,有好多好玩的东西,我喜欢。王怡然(大班6岁)让孩子学习电脑,我心中常常矛盾:既怕影响孩子的成长,又怕错过了开发孩子智力的好机会。车轶妈妈(女儿4岁)信息时代,电脑是早期幼儿教育必不可少的工具,我不能让孩子成为“电脑盲”。乐晶爸爸(女儿5岁)孩子常玩电脑,我担心他的视力会不好,身体会发胖。张凡爷爷(孙子5岁)听有些专家说,过早使用电脑,会使儿童失去创造力、想象力、激励能力和注意力,电脑使这些儿童无法拥有经过磨炼得来的吃苦精…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电脑游戏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娱乐吸引了许多青少年。但是,一提起玩电脑游戏,许多家长就皱起眉头。在人们的观念中,电脑是高科技产品,花钱买来玩,有些不合情理。一些家长把电脑游戏视为洪水猛兽,惟恐孩子“玩物丧志”影响学习。因此在电脑进入家庭的同时,对孩子下了一道禁令:“不许玩游戏!”。其实,这是一种不明智的做法。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学好电脑,尽快掌握这一现代化工具,而学习电脑知识有多种方式,如果引导得法,初学者通过玩电脑游戏学习电脑基础知识,不失为一条捷径。中小学期间的孩子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好奇心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表达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这其中的动手实践就包含着学具操作,可见学具的动手操作已经成为学生提高数学素养不可或缺的途径。而学具操作中有很多隐性资源被大家忽视,我们提出隐性资源的软利用,其实就是在关注多元智能环境,让学习真正成为孩子生命成长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