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祁念曾 《新闻界》2001,(1):55-55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经近在眼前。“入世”标志着我国真正开始进入世界经济与国际分工,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这对于我国各行各业来说都将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意味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对“入世”以后国内新闻传播业将受到的影响进行研究,是一件十分紧迫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经近在眼前,“入世”标志着我国真正开始进入世界经济与国际分工,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这对于我国各行各业来说都将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意味着严峻的挑战,一项重大的经济举措,其深远影响往往远远超出经济本身的范围,因此,对“入世”以后国内新闻传播业将受到影响进行研究,是一件十分紧迫的事情,这已经不是对遥元未来的预测,而是制定现实的迫在眉睫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经近在眼前。“入世”标志着我国真正开始进入世界经济与国际分工,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这对于我国各行各业来说都将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意味着严峻的挑战。一项重大的经济举措,其深远影响往往远远超出经济本身的范围。因此,对“入世”以后国内新闻传播业将受到的影响进行研究,同样也是一件十分紧迫的事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入世”谈判已近尾声,“入世”问题已引起政府、企业和各界人士的关注。“入世”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资源,档案工作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必然伴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受到影响和冲击。……  相似文献   

5.
优势与信心     
在历经多年的曲折和心理“预热”之后,中国终于跨过了WTO的门槛,成为国际经济俱乐部的新成员,入世对于中国期刊而言,既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更是严峻的市场挑战。入世后,国际出版物将陆续进入国内市场,而国外的出版资本也将千方百计地介入国内出版业,国内期刊将在我国市场上与国外期刊进行一场无形的较量。中国期刊,特别是社科类期刊是依据民族语言、民族习俗、民族文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性质生存和发展的。民族利益,国家利益是中国期刊的共同准则,入世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中国期刊的根本属性。我认为入世给中国期刊带来…  相似文献   

6.
1999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双边协议,中国在2000年“入世”的前景一片光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中国将全面融进国际经济体系,对改善我国外贸环境、促进国内经济改革、提升国际政治地位都大有好处。然而,在“入世”之初,由于“游戏规则”突然发生变化,国内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一个调整和适应过  相似文献   

7.
李刚 《现代传播》2001,(3):117-119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规定了我国电视业改革发展的方向.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贸易全球化的趋势,“十五”计划要求“进一步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全面估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形势,充分体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按照国际通例,电视作为视听传媒行业也是一个产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电视业的经济属性逐渐被承认并得到强化,它要服务、服从于发展市场经济、对外开放这个大局,适应“入世”带来…  相似文献   

8.
要有全面客观的认识“入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积极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格局,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所采取的一个重要实际步骤。随着我国经济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经济报道的触角必将进一步全方位延伸。从总体和长远来看,“入世”对我国是有利的,但也必须正视“入世”所带来的近期冲击。从事经济新闻采编的同志要有全面、客观的认识。——“入世”为解决中国经济深层次矛盾提供了外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在艰辛地解决深层次矛盾,如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产业政策调整、价格改革和重复建设等。这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9.
世界贸易组织被称为“经济联合国”,中国的加入是一件世人瞩目的历史性大事。深圳商报作为以经济报道为主、日出40版的综合性报纸,在日常报道基础上,派出由4名记者组成的“特派记者组”,采写出一批见证“入世”的现场报道和独家新闻,同时推出72版“中国入世”特刊,凸显出一份经济报纸对经济大事的关注和报道力度。入世前,普及WTO知识,宣传入世意义,强化入世意识一年多来,深圳商报把入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采用多种形式,拓宽报道渠道,把文章做大做足,使入世的报道既扎扎实实,又按不同的阶段有序渐进,步步深入。首先,…  相似文献   

10.
世界贸易组织被称为“经济联合国”,中国加入WTO是一件世人瞩目的历史性大事。《深圳商报》作为以经济报道为主日出40版的综合性报纸,在日常报道基础上,派出由4名记者组成的“特派记者组”,采写出一批见证“入世”的现场报道和独家新闻,同时推出72版“中国入世”特刊,既凸显出一个经济大报的气魂,又提高了入世报道的含金量。入世前,普及WTO知识,宣传入世意义,强化入世意识一年多来,《深圳商报》把“入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采用多种形式,拓宽报道渠道,把文章做大做足,使入世的报道既扎扎实实,又按不同的阶段有序…  相似文献   

11.
“入世”后的新闻出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到“入世”,人们议论较多的是各种产业和行业面临的诸多挑战。其实,“入世”在本质上讲是政府行为,“入世”直接涉及的是市场准入,是经济问题,但实质上最后决策是规则如何确定,是政治问题。因此,最大的挑战是对政府管理制度的挑战。尽管我国承诺“入世”对出版物市场的开放是有步骤、有条件的,但从目前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水平看,面临的压力是巨大的。面对“入世”的挑战,新闻出版管理工作必须按照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要求,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繁荣民族新闻出版产业,坚持先…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入世后,如果急需研究传媒面临的首要问题,那么必须按照WTO规则、入世议定书及我国的新闻政策去探讨。传媒产业作为精神和文化产业在给公众提供信息和娱乐的同时,也在影响一个国家的政权和社会政治框架,因此我国入世谈判在传媒领域没有更多的承诺,仅仅就以下两条达成妥协:一是“外国人可以投资国际网络公司,包括目前被政府禁止的网络内容供应商”;二是“中国将每年进口20部外国电影,并允许外国电影和唱片公司分成”。除此之外,根本没有涉及外国电视频道落地和报刊入境的问题。另外,我国高层人士和有关文件多次重申,外国…  相似文献   

13.
我国加入WTO后,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的规范性开放,以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中国与世贸组织成员国之间的相互开放。从整体上看,物流开放必然带来内外信息的互动,对传媒和新闻理念产生重大的影响,但这不等于外国传媒注定要涌入我国,发生一场轰轰烈烈的“传媒入世”。最近一年来,新闻学领域大肆炒作的“传媒入世”纯属研究者炮制的一种幻影。(一)传媒入世,有何根据?传媒入世,是指我国入世后,新闻媒体作为一种服务产业也同时按照WTO规则进行“贸易”。许多学者发表文章暗示传媒入世就在眼前,…  相似文献   

14.
WTO与图书馆事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面对“入世”,为适应经济发展与国际接轨,我国图书馆应采取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加入WTO后,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的规范性开放,以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中国与世贸组织成员国之间的相互开放。从整体上看,物流开放必然带来内外信息的互动,对传媒和新闻理论产生重大的影响,但这不等于外国传媒注定要涌入我国,发生一场轰轰烈烈的“传媒入世”。最近一年来,新闻学领域大肆炒作的“传媒入世”,纯属研究者炮制的一种幻影。 (一)传媒入世,有何根据?1.传媒入世,是指我国入世后,新闻媒体作为一种服务产业也同时按照WTO规则进行“贸易”。许多学者发表了大量文章暗示传媒入…  相似文献   

16.
邓涛  强月新 《新闻前哨》2002,(11):18-19
一、创新经济报道模式要做好“入世”后的经济报道,需要不断深入学习,认真研究,及时转变报道观念,同时注意做好思想性、服务性、引导性三方面文章,创新经济报道模式。思想性是经济报道的深浅标记。“入世”后,新的经济报道题材层出不穷,思想性成为贯穿于报道主题的命脉。《文汇报》上的一篇题为《中国土豆为何不敌美国马铃薯》的报道,着实发人深思。其文意如下:土豆在我国的菜市场上,历来是低价值的。但中国土豆,是从土地到菜篮子,美国马铃薯却“千锤百炼”身价增;中国土豆,风吹雨打不穿“衣”,美国马铃薯,离开土地“孵空调…  相似文献   

17.
一、危机还是良机,对意义的两种认识中国“入世”(WTO),机遇与风险并存。目前对报纸,特别是各级党报,一个普遍的现象是,领导不太满意,群众也不太满意。“入世”迫使中国的“媒体”“壮士断腕”,寻求在新的制度框架下的生存和运作方式。二、追赶还是拒绝;对路径的两种选择目前报界对“入世”有三种心态。一是“驼鸟型”,认为只要我们坚决关上大门,国外报纸就永远不可能登陆中国市场。二是“高枕型”,认为“入世”尚未成为事实,入世后对报业还有保护期。三是“待兔型”,一“入世”,天上就会掉馅饼,“船到桥头自然直”。这…  相似文献   

18.
世贸组织规则对我国广播电视业的法律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起世贸组织对我国广播影视业的影响时,人们总是从我国对广播电视业所做的承诺角度来进行理解的,由于我国未对广播电视做出入世承诺,因而人们也总是忽视世贸组织规则对我国广电产业的影响,认为世贸组织的影响是“间接的,潜在的”。而实际上,入世并不是一次性的交易,而是一种规则的转换,没有入世承诺并不意味着不会受世贸组织规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和科技大发展、我国社 会大转型的历史新时期,新闻传媒与其他领域一样,也不断面临着许多新问题:第四媒体的挑战,卫星电视的普及、加入WTO等等。在此仅谈目前已十分迫切的“入世”、生活时尚类报刊、争夺青年人“眼球”的问题。 “入世”引起高度重视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指日可待,一些有识之士,尤其是一些大型媒介机构和高层媒介人士,预料到“入世”将会对我国新闻传媒带来很大影响,故而对此非常关注。例如中央电视台集中力量,把研究“入世”对中国传媒的影响与对策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逐步推出一系列应对措施。上海…  相似文献   

20.
近日,到宁波市新华书店社科部购买有关中国“入世”图书的读者明显增加。在市新华书店,有20多种此类图书可供选择。像中国经济版的《中国“入世”冲刺与避险求强对策》一书,就中国“入世”对我国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