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搞好宣传,凝聚力量,这是党报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党报之所以成为党报的标尺。同时,在市场化的进程中,讲“导向”,讲大局,也要求党报必须是一张有“市场”反应的媒体,这个市场就是读者,也只有拥有广大读者,才能谈感染力、影响力。这就要求,党报在新闻操作中,必须把权威性和服务性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寻找新闻与宣传价值的契合点 与生活类、都市类纸质媒介的不同,党报要讲政治,这让党报常常只顾“讲道理”,其内容宣传价值有余,而新闻价值欠缺,而理想的党报新闻需要既有新闻价值,又有宣传价值,这当中的契合点越大,“新闻纸”的含命量就越高。分析党报“讲政治”的内容,不难发现,“关注民生”不仅是党和政府工作的起点与归宿,同时也是广大老百姓期待的。因而关注民生的议题具有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党报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报道地方工作,即报道地方的先进经验、创新做法,指导全局,推动工作。反映地方工作是驻地记者一项重要职责,也是加快记者站发展的关键,而把地方工作“转化”为新闻,或者说在地方工作中挖掘新闻,又是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4.
开展舆论监督,是各级党报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更好地履行这一职责,各级党报纷纷开设专栏,增加了舆论监督报道在新闻传播中的分量。与之伴随而来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出现了,那就是一些舆论监督报道因记者稍不“留神”便被报道对象“指控”其“失实”或“侵权”,从而引发新闻纠纷和新闻官司。  相似文献   

5.
宋江虹 《青年记者》2007,(12):83-83
工作性报道,历来是党报的重头戏。过去囿于传统思维,报道的工作性强、可读性差,“空洞无物”、“老生常谈”等常常是人们对工作性报道的评价。近年来,不少报纸为了增强新闻的指导性和可读性,纷纷对工作性报道的改革进行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有的报纸在工作性报道改革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把工作性报道赶出版面。这显然是不正确的,指导性是党报的主要功能,指导什么?  相似文献   

6.
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以党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肩负“新闻”和“宣传”两个层面的任务。因为这一特征,“成就报道”作为党报的一种重要报道内容,长期占据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李琳 《新闻实践》2007,(12):56-56
地市级党报的县市新闻占有较大比重。在县市新闻中,工作性报道又尤为突出,但工作性报道往往缺乏可读性,新闻也是大同小异,不是成就报道,就是经验之谈,宣传效果差,推动工作乏力。  相似文献   

8.
一张地方党报的要闻版,集中报道地方重要新闻和地方党政领导的重要活动,以实现宣传价值为主要目标.而要闻版作为报纸的主要新闻版面,见报事实必须具备一定的新闻价值,通过新闻这一独特视角来实现宣传效果.换言之,只有充分挖掘报道对象的新闻价值,宣传效果才得以充分体现.高扬主旋律,唱好“新”字曲,是地方党报要闻宣传追求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许昌日报》围绕实现“全力打造宣传影响力,努力实现宣传效果最大化”这一目标,在努力发挥地方党报权威性的同时,充分挖掘民生新闻的价值,坚持做好民生新闻的报道,丰富了党报的民生厚度,弥补了党报在服务读者上的不足。可以说,《许昌日报》能够连续三届获得河南省“十佳”报纸荣誉称号,民生新闻的贡献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0.
刘安泰 《新闻前哨》2001,(12):28-28
追求党报政治性与可读性的完美统一。这不仅是新闻业务的要求,也是新闻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和作风建设的迫切需要。 要实现党报政治性与可读性的统一,需要处理好新闻与宣传的关系、指导与艺术的关系。 党报要报道新闻,还要宣传党的中心工作 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新闻与宣传是两码事,新闻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信息,而宣传则是主体向客体灌输自己的主张,因而二者要“分家”。还有人提出,新闻报道要淡化政治,淡化宣传,多写不带宣传味的所谓“纯新闻”。 诚然,党报也是新闻纸,报道日常新闻是它的基本任务。新闻事业的特性当然是传括新…  相似文献   

11.
这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闻的分类也越来越细,大到关注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小到关注市井百姓的饮食起居生活、柴米油盐,说白了这就是民生新闻。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类别在全国各地媒体中日益红火起来,全国各类媒体甚至把它作为主打新闻,民生大旗。但是地方党报在报道和宣传民生新闻时有时候显得空洞和乏味,没有很好地反映基层的...  相似文献   

12.
新闻要“短”,这是党报强调多年的一项基本要求。尽管这方面成绩斐然,但尚难以说令人“十分满意”。长文过多、新闻不短依然是党报的普遍现象。坚持与时俱进,强化版面“短”意识,对党报特别是省委机关报的要闻版而言,仍是一个重大课题。(一)作为党的舆论宣传阵地,党报肩负着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重任。在新的历史时期,党报如何保持主流媒体的优势地位,积极地阐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是党报、尤其是担当其“龙头”的要闻版面临的严峻挑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新闻传播业空前繁荣,但…  相似文献   

13.
几年来,在新闻业务改革中,党报以外的许多新闻媒体先行了一步,构成了对党报咄咄逼人的攻势。这点很像我国经济改革开始时国有企业改革落后于非国有企业的情况。 当然,我们党报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必须有自身的模式。我们的“下海”,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把握正确导向,提高报纸质量,促进报业发展。当前,新闻业务改革必须改革新闻,新闻是报纸的基础,改革先走一步的晚报和都市报,它们和传统党报相比,基本的突破也在这里。新闻业务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改革新闻,是将宣传式新闻改为新闻式宣传。 拓宽新闻领域 抓好…  相似文献   

14.
典型报道是党报的重要舆论手段,也是党报与其他报纸相比独具的优势。因此。典型报道历来为党报所看中。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典型报道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党报之中。然而,当前不少典型报道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写得不够灵活、不够实在,大而空,缺乏对受众的吸引力,达不到应有的宣传效果。笔者认为,只有摒弃陈旧的观念,坚持新闻创新,坚持“三贴近”,坚持挖掘先进典型内在的新闻价值,才能把典型报道写活。典型报道才能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地方党报是地方性主流媒体,而时政新闻占有重要版面。如何使党报与读者之间在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进一步贴近,这就要求记者在报道时政新闻时应以创新来提高亲和力,增强党报的平民化色彩,通过“三贴近”,来赢得群众信任,保持生机和活力。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刘波 《传媒观察》2005,(11):5-7
头版是党报的旗帜、龙头,也是党报的脸面和窗口。它代表党报的风格和品位,集中体现党报的舆论导向、编辑方针和新闻特色。办好党报头版,以厚重实惠的内容吸引读者,以大方新颖的版面打动受众,是党报改革的关键。面对市场经济的压力,很多党报的副刊、周末版、经济新闻、社会新闻版尝试了各种尝试,而作为“脸面”的党报头版受党报性质、舆论宣传导向的限制,在改革创新上落在了其他版面的后面,成为党报改革的“硬骨头”。  相似文献   

17.
领导活动报道是党报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报的强项和优势所在。如何在思维方式和写作方法上进行创新,将领导活动报道写得有声有色,实现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有机结合,达到新闻传播的最佳效果?笔者以《合肥日报》为例,谈一下地方党报如何做好领导活动报道。求新:把领导当成一本书来读所谓"求新",就是善于捕捉领导  相似文献   

18.
工作性报道是各级党报的“重头戏”,它具有宣传政策、传达信息、引导舆情的重要作用,是党委、政府与群众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而长期以来,工作性报道又是党报新闻改革中的一个久攻不破的难点,缺乏新闻亮点、形式呆板老套、远离读者阅读兴趣等痼疾,仍是目前工作性报道宣传效果差、对工作推动不大的主要原因。笔者结合《萍乡日报》近年来的实践和自己多年在采编一线得到的体会,谈谈从“三化”——亮化、软化、近化着手创新工作性报道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时政新闻是党报最具新闻资源优势的报道项目,也往往是党报承担最多“规定动作”的报道领域。长期以来,党报关于时政新闻报道方面拥有着独一无二的权威地位,令其它门类的报刊羡慕不已。《北京青年报》一位老总对此深有感触:“人民大会堂开全国‘两会’,我们的记者没有证件,跳墙  相似文献   

20.
新闻的反复报道是指对同类新闻事实多次重复的报道,一般认为,这是新闻媒介主体出于某种宣传动机采用的一种灌输性的报道方式。(1)一方面,这种报道形式由于其重复性强、覆盖面大,被承担着宣传职能的国内媒体广泛使用,同时也因为其传播形式单调、机械、重复,与新闻追求的"新鲜"存在矛盾而受到专业新闻理论的排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