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写给九月     
九月,是一处浅浅的站台。一群树林里的鸟儿,离开母亲的襁褓,开始独自寻找属于自己的天空。九月,是一记生命的钟声。一支小小的队伍,从母亲温暖的怀抱里醒来,背起书包,告别家园,把自己交给未来的人生。九月,是一本简单的识字书。一双稚嫩的小手,在那根教鞭的指引下,学习人字的一撇一捺,注释着人生识字的脚步。九月啊,是一种伟大的使命,父辈的目光,清澈的眼睛,还有一颗晶莹透亮的世界,统统地交给了校园。九月是什么啊?是一节春天的嫩芽?一朵含苞的花蕾?一只展翅的雏鹰?是满怀未来的希冀?还是肩扛小村的理想?或许,九月对孩子们和我们来说,都是…  相似文献   

2.
九月     
九月,是一处浅浅的站台一群树林里茁壮成长的鸟儿,离开母亲的襁褓,开始寻找自己的天空九月,是一记生命的钟声一支小小的队伍,从母亲温暖的怀抱里醒来,背起书包,告别家园,把自己交给未来的人生九月,是一本简单的识字书一双稚嫩的小手,在教鞭的指引下,学习人字的一撇一捺,注释着人生喜乐与忧患九月,是一种伟大的使命,父辈的目光,清澈的眼睛,还有一泓晶莹透亮的世界,统统交给了校园九月是什么是一截春天的嫩芽?一朵含苞的花蕾?一只展翅的雏鹰?是缀满母亲的叮咛?是满怀未来的希冀?还是肩扛小村的理想或许九月对孩子们和我们来说,都是一道看不见…  相似文献   

3.
读报人生     
古人云:“人生识字忧患始”,说的是人一识字就有愁事了。对我父母而言,识字的父亲较之不识字的母亲,总是忧虑多多。父亲识字好学的主要表现是终日手不释卷,尤其是报纸,更是他的必读之物。每天戴上老花镜,把一张报纸翻得哗哗啦啦响。如此这  相似文献   

4.
<正>快乐读书吧,是"部编"语文教材对所有孩子发出的邀请。苏轼说"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只是一时的感慨和伤怀罢了。人生而识字,眼界随之徐徐拉开,浸润在文字讲述的世界里,"读书真快乐"是儿童识字过程中得到的最好奖赏。你认识哪些字?当小孩被告诉说"我是小学生"的时候,  相似文献   

5.
有个小孩在学校里偷了同学一块写字石板,他把它拿回家交给了母亲。母亲不但没批评他,反而还夸他能干。第二次他偷回家一件大衣,交给母亲,母亲很满意,更加夸奖自己的儿子能干。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学生喜欢识字,主动识字,关键是要让学生掌握识字的规律,习得识字的方法。1.观察插图法课本里配合学生识字的插图直观性强,浅显易懂,色彩鲜艳,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里的插图,注意指导学生看图识字,看图激趣,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欲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直观教学中识字。2.自主识字法在进行识字教学时,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拼读汉字,分析汉字的特点,引导他们想一想:自己用什么方法把所学的汉字记得快、记得牢呢?这样,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就会提高学习汉…  相似文献   

7.
布鞋(散文)     
经过一路上的辛苦跋涉,母亲来到学校,对我说:“小三,今天你生日,还记得吗?”啊,生日!就是那年年都要到来的生日,是吗?母亲! 母亲微笑着,交给我一双崭新的布鞋,说:“试试吧!”我郑重地接过,穿在脚上,高兴地跳几跳。母亲那充满期望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每当我穿上这样一双崭新的布鞋,就好象踏上新制的小船驶进我人生的瀚海……不知从我起步的哪一天起,母亲为我制作了多少双这样的布鞋。不论是寒冷的冬夜,酷经过一路上的辛苦跋涉,母亲来到学校,对我说:“小三,今天你生日,还记得吗?”啊,生日!就是那年年都要到来的生日,是吗?母亲! 母亲微笑着,交给我一双崭新的布鞋,说:“试试吧!”我郑重地接过,穿在脚上,高兴地跳几跳。母亲那充满期望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每当我穿上这样一双崭新的布鞋,就好象踏上新制的小船驶进我人生的瀚海……不知从我起步的哪一天起,母亲为我制作了多少双这样的布鞋。不论是寒冷的冬夜,酷热的盛夏,她总要抽空用那双粗糙的手一针一针为我缝制。每当我看到新的皱纹爬到幸亲的额头,老茧又在母亲指头蜕去一层时,我就用那小巧的唇和幼稚的童心,去吻她那额和手,把那散发出来的母爱深深吸进我的肺腑里。也有狂风巨浪,也有暗礁险滩,但我的小船不会覆没。我的风帆里充满了母爱,我的耳畔总是回响着母亲的千叮万嘱和殷切鼓舞。乘风破浪济沧海,母亲总会给我送来新的风帆,我的生命的小船总不会搁浅……我凝望着母亲远去的身影,向我频频招手。母亲啊!总有一天,我会满载着感激,满载着思念,满载着大海的故事,驶回您的港湾。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识字要求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愿望呢?我认为媒体激趣识字、交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迁移识字、激励在生活中识字等方法,对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一、让美拨动孩子们的心弦 1.配乐朗诵,走进美的母亲."孙友田是一位贫穷的农村孩子,之所以能成长为我同著名诗人,主要是因为他有一个好母亲.就是这位根本不识字的农村妇女,是怎样把孩子领进了诗歌的王国?孙友田在文末这样写道--(配乐朗诵最后一小节: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  相似文献   

10.
记得小时候,母亲的心脏不好。一次,我跟母亲去医院看医生,医生要母亲先做个心电图。在母亲做检查时,我好奇地盯着那个做心电图的机器,随着咿咿呀呀的声响,从机器里打印出一张纸来,纸上是一条上下起伏的曲线。母亲做完检查后,我问母亲,为什么心电图是曲线而不是直线呢?母亲告诉我,如果心电图是条平坦的直线,那说明心脏停止了跳动,生命也就意味着死亡。母亲说,心脏跳动的规律,告诉了我们生命和人生的真谛:生命是一条曲线,人生的路也不是平坦的,总伴随着崎岖和坎坷。  相似文献   

11.
如果平平淡淡果然是最真,那么,人生何需奋斗?何必攀比?何来不平?前两天,为了给学生开一个讲座,我重读俞敏洪,对他的蜗牛与雄鹰理论颇有感触.按照俞敏洪的理论,人生的终极目的就是上到高峰看风景,也就是说,人生是为了活得精彩,蜗牛慢爬与雄鹰快飞,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不同途径.人生是为了活得精彩,这究竟对不对呢?著名作家史铁生的思考与实践证明,这是对的.他认为:"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因此,他写小说,努力"精彩"地过好每一天,哪怕是在必须每周去做透析的最艰难的日子里.  相似文献   

12.
郑昕 《考试周刊》2012,(74):48-49
识字是小学语文尤其是低段语文教学中相当重要的内容。但当下识字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首先,未能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头脑里建立音、形、义之间的联系,仍是依靠大量的机械重复来记忆。其次,识字与读写没有衔接好,学过的生字无法通过大量的读写实践得以复现和巩固。如何正视并扭转识字、写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识字、  相似文献   

13.
九月,一个充满着收获与感恩的季节。我们的宝宝也在这样的一个季节里,开始了人生另一段旅程——入园。幼儿园是比家里更大的游乐场,老师是除爸爸妈妈外一个全新的角色,是朋友?还是长辈?在他们眼中,老师是什么样子的呢?这个教师节,就让这些初入“学堂”的宝宝们发发言,说说他们眼里的老师吧。  相似文献   

14.
我们现在常说未来的文盲,不在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也应该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神奇     
就在一瞬间我们两人眼前一道光出现到了另个世界眉中间有个红点头纱遮住脸离剑,我的男朋友,最喜欢做的事是摆弄我母亲留给我的那个梳妆盒。梳妆盒虽然古旧,却纤尘不染。盒盖背面是一面铜镜,依稀能照出人影。梳妆盒里只放了一把黄金做的小匕首。离剑总说母亲临终前交给我的那个梳妆盒,里面必有蹊跷,因为母亲身为众人仰视的甲级女巫,断没有凄然离世的道理。她留下来的东西,就算不把世界搅个天翻地覆也必定会把我的人生搅个天翻地覆。  相似文献   

16.
"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这是台湾作家张晓风的《我交给你一个孩子》中的一段话。作为母亲,从这段话中,我读出了一个母亲对孩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生低年级识字教学显得十分重要。如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呢?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8.
60年前,鲁迅先生曾以“人生识字糊涂始”为题著文,明示了当时那股不伦不类文风的危害性。 那么如今呢?我们是不是又面临着另一种形式的“人生识字糊涂始”? 作为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的一名教师,周剑萍在不久前为学生们讲授的一堂课中,就严肃地向莘莘学子们提出了这个问题。 问题是明摆着的,且看某些成语被广告策划者“新编”之后的模样——  相似文献   

19.
周荷芳 《考试周刊》2013,(19):40-40
<正>汉字是世界古文字中唯一流传至今的文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根基所在。它不仅外形很美,内涵也极其丰富,可以这么说,一个汉字就是一首诗,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古人曾有这样精辟的论述:人生聪明识字始。新课标对识字教学也作出了比较准确的定位:识字写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那么识字教学的现状怎样呢?学生普遍识字质量不高,错  相似文献   

20.
我生于农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我父母都是农民,父亲还是一位出色的铁匠。他们都识字不多,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似乎仅能识全自己的名字。但我的父母,尤其是母亲,对生活自信、豁达、乐观的态度,坚韧、顽强的性格,对我的人生影响极深。我生来身体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