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副省长张知远同志提议,辽宁肯高等教育学会继省高教局召开传达和学习胡耀邦同志关于《四化建设与改革问题》重要报告的座谈会之后,紧接着又召开了“辽宁省人才开发和教育改革”专题讨论会。会议从辽宁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的高度,探讨了辽宁人才开发问题,并从全省人才规划总的要求出发,研究了我省高等教育如何  相似文献   

2.
在全党、全国人民深入学习和认真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精神,高教战线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形势下,由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会主持的“全国高等工程教育第二次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9月22日~26日在古城西安西北工业大学举行。这次学术讨论会的主题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到会代表152人,分别来自我国66所高等学校、7个教育主管部门和11个工业企业。提交会议的论文136篇。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张光斗教授、顾问刘一凡教授,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司长周远清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华中师院中文系联合举办的“《美学原理》提纲讨论会”,于八一年十一月十三日至十九日在武汉举行。参加讨论会的有全国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出版部门从事美学研究、教学和出版工作的人员五十人。会上,集中讨论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美学家蔡仪同志主编的《美学原理》提纲。在讨论中,大家按照“百家争鸣”的方针,各抒己见,互相切磋,就美学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如美的本质和美的规律、自然美、美感的性质和特征、艺术美的创造以及美感教育等,充分交换了意见,会议由《美学论丛》主编蔡仪同志和华中师院副院长杨平同志主持。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研究期刊研究会筹委会成立大会暨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10月28日至30日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省级、部委级、专业委级、高等院校的高教研究期刊的41位代表。中国高教学会副秘书长许德贵同志应邀光临指导。会议的主要任务是:1.成立“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研究期刊研究会筹委会”;2.召开“1992年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5.
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研究期刊研究会筹委会成立大会暨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10月28日至30日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省级、部委级、专业委级、高等院校的高教研究期刊的41位代表。中国高教学会副秘书长许德贵同志应邀光临指导。会议的主要任务是:(1)成立“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研究期刊研究会筹委会”;(2)召开“1992年学术讨论会”。一在10月28日的全体会议上,王宗支同志(《江苏高教》副主编)代表“全国省部  相似文献   

6.
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研究期刊研究会筹委会成立大会暨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10月28日至30日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省级、部委级、专业委级、高等院校的高教研究期刊的41位代表。中国高教学会副秘书长许德贵同志应邀光临指导。会议的主要任务是:1.成立“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研究期刊研究会筹委会”;2、召开“1992年学术讨论会”。一、在10月28日的全体会议上,王宗支同  相似文献   

7.
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刚过,上海市高教研究所即在市政府教卫办和高教局的领导下,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要“冷静地考虑一下过去,也考虑一下未来”和“对的要继续坚持,失误的要纠正,不足的要加点劲”的指示,对上海近10年高教事业发展和改革进行全面反思。反思力求冷静、深入、客观。为充分听取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的意见,上海高教研究所会同上海市高教学会、上海高教研究协作委员会,召开了一系列座谈会和专题研讨会。对有些反思专题,如“高校的有偿社会服务的现状与得失”,还组织专人,深入各校进行专题调查。为了研究我国和上海新时期10年  相似文献   

8.
九月二日到九月七日,黑龙江省高教局在镜泊湖召开了全省高校校史编写提纲的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全省各高等学校的校史编委会或编写组的代表、省高教志编写组和省中专志编写组的负责人,共46人。会议由省高教局科研处副处长杨唯真同志主持,首先传达了教育部关于编写高等学校校史的通知,明确了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任务,然后通过大会交流和分组交流了各校编写校史提纲的经验。最后大会总结时,省高教志副主  相似文献   

9.
1988年是贯彻党的十三大精神,把教育改革推向深入的关键一年。今年的《高教探索》,以深入学习十三大和七届人大文件,贯彻全国高教工作会议和省高教工作会议精神,探讨如何加快和深化我省高教改革为报道要点,具体内容是:一、深入进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宣传,报道高校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进行国情教育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的认识和经验。  相似文献   

10.
宁夏高教学会成立大会暨学术讨论会于五月六日至八日在银川举行。我区各高等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有志于从事高教研究的第一批会员及有关单位的代表共六十余人参加了会议。 自治区党政领导同志黑伯理、申效曾、王燕鑫及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教育厅、教育学会和内蒙古高教学会的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高等院校函授夜大学教育研究会第二届年会于1987年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怀柔县召开。会议代表、国家教委高教三司和北京市高教局领导,以及来宾共75人参加了会议。首先,由“研究会”理事长倪维祯同志作本届年会总结报告,接着进行大会发言,分别对“教学计划两段制”、“成人高等教  相似文献   

12.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会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1月7日至11日在成都举行。会议共收到来自63个高等工程院校和有关部委、企业的论文128篇。论文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关于新时期教育方针的认识 1990年底,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提出,“继续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3.
关于教育方针,建国以来已有过多种表述。毛泽东同志于1957年提出了一个精辟的表述,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分别于1958年、1981年和1985年作出了三个不同的表述;邓小平同志于1983年提出了“三个面向”,李鹏同志于1990年提,出了一个表述。《纲要》在充分考虑已有的各种表述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要求,对教育方针进行了重新厘定。可以认为,《纲要》对教育方针的表述,既体现了教育方针的历史继承性,又赋与了教育方针以新的时代内涵。教育方针的第一句话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句话表明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不是“可不可”、“该不该”的问题。而是“必须”。教育的这种服务,主要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即通过提高民族素质,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最近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小平同志关于教育的一系列论述,是我们党制定新时期教育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5.
由福建省高教学会、福建省教委高教室主办的部分省级《高教研究》期刊负责人座谈会于1991年6月4日在福州市召开。《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广西高教研究》、《上海高教研究》、《福建高教研究》和《江苏高教》等五家期刊负责人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期间各期刊的同志先后介绍了各自的办刊情况,并就当前高教期刊共同关心的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与会同志就如何提高高教研究期刊的质量和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华中师院中文系联合举办的“《美学原理》提纲讨论会”,于八一年十一月十三日至十九日在武汉举行。参加讨论会的有全国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出版部门从事美学研究、教学和出版工作的人员五十人。会上,集中讨论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美学家蔡仪同志主编的《美学原理》提纲。在讨论过程中,大家按照“百家争鸣”的方针,各抒己见,互相切磋,就美学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如美的本质和美的规律、自然美、美感的性质和特征、艺术美的创造以及美感教育等,充分交换了意见。蔡仪同志主持会议并认真听取了大家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5月26至28日,中国高教学会产学合作教育研究会在石家庄召开第二次讨论会。到会177人,其中高等院校、教育部门150人,工厂、企业20多人。到会领导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黄辛白、石油总公司副总经理张永一等同志。 会议以大会发言为主,14位产学部门代表,介绍了实施情况和认识体会。会议以讨论产学合作教育的运行机制为主题。认为,自1990年成立产学合作教育学会以来,我国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和讨论,这是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其影响所及,大至教育方针的制订,小至学校专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的“八五”计划及十年规划中提出;“高等教育今后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调整层次结构和科学专业结构上,放在深比高教体制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上。”因此,进一步探讨人的全面发展与通才教育的关系,意义颇为重大。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自1983年2月20日至2月24日在大连召开了辽宁省人才开发和教育改革专题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辽宁省各高等院校主要负责同志以及在教育改革方面较有见识的同志共150多人。辽宁省副省长、省高教学会名誉会长张知远同志,辽宁省高教局党组书记、局长、省高教学会会长李冀同志都在会上讲了话,上海市高教局党  相似文献   

20.
1990年9月11日至20日,高等工程教育第五次理论讨论会在马鞍山市华东冶金学院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国家教委直属13所高等工业学校和华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室)的代表19人。国家教委原高教二司司长刘一凡同志、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协作组组长王荣年教授、华东冶金学院院长王端庆研究员应邀到会指导。国家教委高教司司长王冀生同志自始至终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