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别对金属插板式、通透插板式以及装有轨面吸声板的通透插板式3种声屏障进行了现场测试,结合噪声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对测试数据进行了等效A计权声压级(LAeq,T)和三分之一倍频程处理。通过同一声屏障的横向和不同声屏障的纵向分析、比较,得出分析结论,并为今后高速铁路的声屏障设计和选择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某电动汽车行星齿轮变速器为例开展振动特性研究,运用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变速器系统动力学模型,从内部激励的角度分析行星级齿轮副的振动状态;运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确定了齿轮微观修形最佳方案;通过优化对比可知,修形后的齿轮改善了轮齿的啮合状态,明显降低了系统的声振响应,为变速器振动、噪声与声振粗糙度(NVH)优化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6):184-184
2009年6月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简称NI)宣布:推出新款便携式总线驱动供电的动态信号采集(DSA)模块以及振动传感器套件,可以提供高精度的振动测试数据,成为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NVH)和机器状态监测应用的最佳选择。由于具备1到102.4kS/s采样率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汽车制动噪音严重影响整车NVH性能,为了能更好地研究汽车制动过程产生的噪音,根据噪音产生的不同频率,对典型的制动噪音模式进行了分类和研究,并针对各典型制动噪音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依据实车的失效模式,给出了较为全面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从工程实际出发,探讨了基于脉振高频电压注入法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位置估计算法,阐述了转子位置信息的提取过程.为了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与可行性,在Matlab6.5/Simulink平台上对内埋式永磁同步电机进行了仿真研究,并进行了系统静态、动态性能的测试.  相似文献   

6.
根据汽车白车身结构有限元模型建立车身声固耦合模型。基于声学模态分析理论,进而求解声腔模态。通过实车怠速噪声和车身悬置激励力测试车内响应点的声压值,进一步验证声固耦合模型。通过峰值频率下的板块单元贡献量和模态应变能优化分析,汽车车内低频噪声降低,有利于提升汽车的NVH性能。  相似文献   

7.
将船舶推进轴系简化为分支轴系系统,建立了系统的传递矩阵和频率方程,通过非线性齐次方程求根的Newton-Raphson方法,分析计算推进轴系的振型、共振转速和共振频率。建立扭振测试系统对联轴器输出端法兰处进行测试,以确定各轴段扭振应力是否低于规范限制值或确定转速禁区。测试结果显示,各简谐振动频率与相应的计算值最大误差值仅为1.7%,说明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同时按扭振计算结果核算各轴段的扭振附加应力和扭矩,证实最大扭振附加应力出现在曲轴处,为8.75 MPa,小于规定的持续运转许用应力。  相似文献   

8.
以桥梁模态测试研究为工程背景,为解决桥梁模型模态测试中常规激振装置存在的不足,研制了一种小型惯性式激振器。该激振装置主要由步进电机、驱动器、控制器、齿轮传动部件、一对偏心质量块及底座组成。对某大跨度悬索桥模型进行激振,通过动力放大系数峰值处激振频率确定共振时模态频率,并与ANSYS有限元模型计算、锤击自由振动实验结果对比,证明了该激振器在桥梁模型模态测试中的适用性。该激振器具有质量轻、体积小、激振频率精准可控的特点,除在模型模态测试中的应用,还为实验教学及实际桥梁的激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汽车悬置系统能量解耦率低,振动传递率高的问题,建立了悬置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将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振动性能分析和参数测试与系统模态耦合和振动能量解耦匹配理论相结合,采用MATLAB软件编制的程序来计算系统能量分布,并在满足悬置系统设计约束的前提下对系统悬置刚度值与布置参数进行了优化。某型号汽车悬置系统优化设计与振动性能测试结果验证了优化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汽车综合性能试验在试验安全性、试验的可重复性、试验设备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汽车驾驶模拟器的车辆性能测试虚拟系统。该系统具备驾驶模拟、车辆运行状态参数与驾驶员操纵数据采集、驾驶员操作规范性分析、数据的时间序列存储和可视化呈现等功能,可在试验室内完成汽车加速、滑行、制动等整车性能试验,解决现有实车试验的瓶颈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实践教学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