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国西部沿海地区城市群的中间地域分布着若干城郊型行政区,这些行政区是典型的农业区。在西部沿海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发展区域经济,其中钦州市钦北区就可以依托其区位、城市辐射、交通枢纽等优势,打造现代文明的新型城区。  相似文献   

2.
"十二五"时期,中央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东部及沿海地区产业加快转移。考察黔南州经济发展状况,承接东部及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对促进黔南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应进一步加强组织实施、强化政策支持、提供制度保障,完善基础设施、促进产业创新,以落实省委、省政府对我省经济社会提出的"加快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3.
从实证分析的角度,采用灰色关联理论对江苏沿海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的关联性进行分析.通过研究表明,江苏沿海地区高职教育虽然在某些方面与社会需求有脱节,但是与区域经济发展是有很大的关联性,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省区为单位,选取数量和质量两指标,对我国旅游节庆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衡量,发现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沿海地区高于内陆地区,且旅游节庆的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旅游产业状况、旅游资源禀赋都具有明显的正相关.结合具体情况,提出了不同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无花果原产亚洲西部,我国长江流域以及山东沿海地区和新疆等地有栽种。  相似文献   

6.
曹林 《教师博览》2003,(11):8-8
“高考移民”如过街之鼠人人喊打是前段时间西部各省的热闹景象。据报道,最近又出现一种“教育移民”现象,与“高考移民”的流向恰恰相反。“教育移民”是西部省份的技校学生向江浙沪转移,填补近几年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中蓝领技工的巨大“断层”。一个向西,一个向东,流向相反,“教育移民”也就享受到了与“高考移民”截然相反的“待遇”,受到了沿海地区的热烈欢迎。专家称:这股“逆向流动”既解决了沿海地区技工奇缺的难题,又通过智力扶贫促进了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7.
河北沿海地区包括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市,内环京津、外环渤海,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出海通道之一。加快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促进河北乃至北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水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因素。河北沿海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仅为315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6,属于资源性缺水地区。秦唐沧三市水资源禀赋条件差异较大,水资源特点不同:  相似文献   

8.
精明增长是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发展的城市增长理念.根据《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对“秦唐沧”沿海地区的定位和精明增长城市发展理论,河北沿海地区发展应该以健康、绿色、和谐的方式进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应从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建立和谐城市交通,合理规划、进行多层次多样化的住宅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着手,促进河北省沿海城市进行协调发展,以提升河北省沿海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今日教育》2006,(3):4-5
一、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研究 1、不同社会经济与文化背景地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状况与对策研究:如沿海地区、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现状、影响因素,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策略研究等。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理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均衡与非均衡是贯穿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统一体,它们相互交替,不断地推动区域系统从低层次向高层次演化.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实行向东南沿海地区倾斜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西部开发势在必行.在西部开发中应该采取有重点、有层次的非均衡推进战略.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的西部开发战略构想与江泽民的丰富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关于优先发展沿海地区、进而带动西部地区发展的“两个大局”战略构想及其成功实践 ,为开发西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江泽民同志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和新实践 ,不仅对西部开发和发展问题作了一系列深刻而具体的论述 ,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西部开发的思想 ,而且果断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 ,使邓小平关于西部开发的科学构想成为重大的现实实践  相似文献   

12.
东西部地区的差距是我国长期存在的历史问题。党的三代领导人就如何缩小东西部的差距问题实施了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其中,毛泽东采取直接援建西部,实现均衡布局,实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邓小平在吸取其合理因素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采取优先发展沿海、实现共同富裕,实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江泽民在新的实践基础上采取加快开发西部,实施区域经济再均衡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试论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构想是在总结我国建国后区域经济布局历史教训基础上,在改量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并逐步成熟和完善的;在内容上,它强调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然后带动西部内陆地区共同发展。江泽民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则是对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构想的  相似文献   

14.
摩尼教从西方传入中国,盛唐时期在国内曾有过较大的影响,唐武宗时被禁止,遭受到严重的打击,故转移到当时比较偏远的福建,改名明教,在东南沿海一带继续活动。通过对晋江、霞浦新近发现的一批有关明教的文献记录、文物古迹及民间传承的宗教活动和科仪文书互相对照、分析,可以较清晰地看到摩尼教(明教)在福建东南沿海的活动轨迹———自呼禄法师"来入福唐,授侣三山,游方泉郡"之后,西来的摩尼教改名为明教,着意吸收佛教及道教的文化元素,在民间发展甚盛。晋江、霞浦两地都建有明教寺庵,广结徒众,在社会上颇有影响。明代而后,晋江明教几经遭受官府打击,由在草庵公开活动转为隐秘于民间,后有佛教徒进驻草庵,使晋江明教带有更多佛教的色采。霞浦山海交错,汉畲杂居,官府的管理似较宽松,当地明教徒转身成为替人超度禳灾的法士,保留下明教坛堂及诸多科仪文书,具有更多道教的色彩。两地明教的发展方向虽有不同,却殊途同归,即由外来宗教衍变成民间信仰中的一个别具色彩的支派,融汇于中国的民间宗教之中。  相似文献   

15.
区域产业传递与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产业扩张与国际产业转移作为区域产业传递的两种基本形式,由其各自的特点决定了对欠发达地区的不同影响;西部地区应以区域经济联系和空间联系体系的建立应对“第二次产业西移”,应以资源优势战略实现模式的转换推进本区域产业的扩张。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区域间资金流向已出现了明显的“西流”迹象,然而金融市场发展的缓慢、国有银行与西部地区经济的隔离、国有商业银行机构的撤并和当地民间金融机构的缓慢发展,使得西部地区始终难以摆脱资金短缺的困境。西部地区应改变资金引入的侧重点,将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作为资金引入的重点,加强多种金融机构的设立,使资金在当地围住“塘”,并养活“鱼”,提高资金在本地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浅议FDI与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DI是欠发达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差异形成的关键因素。中国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的核心因素是投资不足。利用资本流动中的“偏离”现象构筑吸引FDI的“飞地”是解决西部地区经济建设中资金奇缺问题的一种现实和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三代领导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战略部署上 ,新中国的三代领导人分别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 ,开创了一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突破之路 :毛泽东以内地建设为重点 ,实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 ;邓小平以东部沿海建设为重点 ,实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 ;江泽民以西部大开发为重点 ,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三者之间体现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转承启合关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上有着明显的差距,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严重失衡。因此,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差距人手进一步分析导致不同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失衡的因素,对我国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宏观政策调控,缩小地区间的贫富差距和协调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