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媒体技术创新推动传媒形态变化 现代传媒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在传播领域的广泛应用。造纸和印刷技术的发明,使报纸的发行成为可能;激光照排技术、计算机编辑软件和计算机采编系统的应用,使报业完成了技术革命,告别了铅与火、纸与笔,迎来了光与电。  相似文献   

2.
回顾中国报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历史和变化,从汉字激光照排到新闻流程采编系统,再到报业经营管理领域的信息化,技术始终驱动着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当前报社技术部门已经从项目维护上升到了技术管理阶段,一方面是接听业务部门的电话,了解需要服务的内容,然后到现场解决实际问题,以保证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转,同时还要应付网络联接不畅、操作系统及应用  相似文献   

3.
回顾中国报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历史和变化,从汉字激光照排到新闻流程采编系统,再到报业经营管理领域的信息化,技术始终驱动着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当前报社技术部门已经从项目维护上升到了技术管理阶段,一方面是接听业务部门的电话,了解需要服务的内容,然后到现场解决实际问题,以保证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转,同时还要应付网络联接不畅、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重装、查杀病毒等工作.另一方面是技术部人员充分利用报社的业务管理经验和技术优势,直接主导信息化系统的调研、设计与实施,通过技术部对信息化系统进行选型、设计、实施、推广,不断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4.
中国报业印前系统自从激光照排系统应用以来,经过不断的发展,已全面进入数字化彩色印前时代。随着CTP技术(计算机直接制版)的不断发展,再过5—10年左右的时间将进入CTP的时代。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产业来说,报纸行业已取得的繁荣与发展,得益于数字化技术的进步,从报纸的编辑出版环节来说,因为激光照排技术的采用才有可能告别铅与火,电脑与网络技术的普及才使告别纸与笔成为现实,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远程传输等新技术的采用,使传统办报所遇到的时空障碍得以颇利突破,正因为自身发展得益于采用新技术,所以报纸行业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中,是最舍得为技术进步花钱的行业之一,令报业同仁没有想到的是,我们在主观上对新技术的热情参与,在客观上加速了新兴媒体的出现和发展,可以说是我们自己培育出了一个个要与报业分享蛋糕的竞争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与所有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一样,当我翻开内容丰富,色彩多样的报纸时,偶尔会想在童年时代的黑白报纸,八十年代那薄薄一张的黑白报纸已经遥远,今天无论哪份报纸捧在手里都会有一种厚实的感觉。报纸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版式大量的增加,彩色报纸的出现,印刷精度的提高。而所有这一切变化很多是由激光照排技术带来的报业印刷革命所造就的。  相似文献   

7.
郭毅  李宁 《编辑学报》1995,7(4):236-238
激光照排技术的产生并用于排版工作引起了出版流程模式的重组。激光照排技术凭其先进的特性,越来越为出版领域所普遍采用。然而,与此同时,给出版机构管理者的工作也带来了新的内容。下面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谈谈激光照排部门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报业数字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化的概念不绝于耳。人们熟悉数字化的概念或许最先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的数字电视开始的。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报纸印刷由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取代铅排铅印时就已经走向了数字化。如今,在发展现代报业的道路上,数字化已成为新时期报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业取得了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内地有报纸2007种,分属1200家报社和报业集团,而从1996年广州日报成立中国第一家报业集团,到今天全国已有39家报业集团。组建报业集团是推进内地报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的重要措施,报业集团建设在整体上推动了中国报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报业从业单位经济规模的扩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出现和迅速普及更加剧了媒体之间的竞争。十多年的发展表明,不管网络媒体如何发展,也不能取代报纸,但对报纸产生的生存压力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中国报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新闻优势走数字化发展的道路。可喜的是,中国报业在走向报业集团的发展过程中,已在逐步走向数字化的全面发展道路,提高了报业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但勿庸置疑的是,由于受观念、认识差异  相似文献   

9.
2月13日,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科学家,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王选因病逝世。作为北大方正的精神领袖,王教授的离去是否带走了方正电子的明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报刊数字化是近几年报界讨论比较多的问题,是报社走向全面信息化的过程中,继激光照排之后的又一个里程碑。本报报业集团所属有10种报纸和6本刊物,目标是将”十报六刊”全部数字化,制作成对内部使用的数字化检索系统、对外发行的电子出版物。  相似文献   

11.
各位专家,这次会议是纪念《中国传媒科技》杂志100期,也是回顾过去这段时间的好机会。我们1988年在全国报业开始改造铅作业,上激光照排,到1993年大部分报社改造完成。1994年紧接着解决编辑部的采编系统,即取代纸和笔的问题。1997年以后做广告制作软件,搞彩色处理软件,这几年技术进步没有停止。最近一直在抓数字化,因为现在报纸的  相似文献   

12.
2006年2月13日11时03分,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科学家、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方亚电  相似文献   

13.
前言 回顾报业二十多年来的技术革新之路,我们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功地从计算机接收新华社电稿、图像处理、激光照排为代表的应用发展到以新闻综合处理系统为核心的出版全流程的应用。无论是第一次告别“铅”与“火”的技术革命,还是第二次甩掉“纸”和“笔”的技术革命,都对报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两次技术革命,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全面提高了报纸内容、报纸印刷质量,极大提高了报纸出版时效。  相似文献   

14.
在新闻教育中,报纸编辑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与史、论鼎立,不可或缺。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和报业竞争激烈的今天,随着激光照排技术的产生与应用,出版印刷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报纸编辑学由此成为一门极具发展潜力的学科;而随着报纸竞争的加剧,办报理念以及报社对新闻编辑人才的需求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在现实的新闻工作中,报纸编辑  相似文献   

15.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日报在80年代末开始采用计算机一激光照排技术替代了人工铅字排版,报纸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革,用“光与电”告别了“铅与火”。今天的报纸采编已实现了编排网络化。  相似文献   

16.
惊闻著名的北大教授王选先生逝世,甚为悲恸!王选教授是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创始人,对我国的报业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上世纪90年代初,笔者在一家地方报纸工作。当时报纸仍旧是“铅印”,很不清爽,尤其是照片。有时领导指着报纸上的照片跟我们半开玩笑:“我找了半天也不知道究竟哪  相似文献   

17.
刘贤 《新闻窗》2006,(4):87-87
信息技术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报业的运行和发展越来越依靠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的应用。事实已经证明,报业信息化建设是报业加快发展和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方式和必由之路。作为报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一步,本文就报业实施新闻采编管理系统过程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8.
<正> 我国报业的信息化进程已经历了两个高峰波:第一波就是采用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替代人工铅字排版,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告别铅与火”的“印刷革命”;第二波则是应用计算机新闻编辑系统替代用笔在纸上编写新闻,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甩掉纸与笔”的“采编革命”;那么,报业信息化的  相似文献   

19.
董瑛 《电子出版》2003,(12):23-26
数码印刷是印刚技术的数码化,泛指印刷过程的部分或全部数码化。例如:激光照排、远程传版、数码打样,计算机直接制版。数字化生产流程。印刷厂ERP等都属于数码印刷的范畴。  相似文献   

20.
近20年来,中国的印刷出版业经历了一个跨越式发展过程。20年前,中国所有的报社都还在采用铅字排版,随着印刷科技的发展,激光照排、飞机运送报纸版面纸型、卫星传版、直接输出整页彩色版面等先进技术不断在报纸印刷中得到应用。今天,一个全新的报纸出版印刷时代正在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