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2 毫秒
1.
报刊阅评     
沈独石 《新闻窗》2009,(3):86-87
贵州日报“六一特刊”针对性强;《贵阳日报》系列周刊改革有新突破;《遵义》杂志的全球视野;《晚晴》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报道视角独特;少年时代报成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2.
莫娟 《当代传播》2000,(5):60-62
在报业市场的竞争中,如何吸引读者,赢得市场,成为各家报纸绞尽脑汁、煞费苦心的经常性主题。 1997年 7月 1日,《广州日报》推出 97个版的《香港回归特刊》, 1998年 5月 4日又出版 80个版的《五四 80周年专辑》。国庆 50周年,《广州日报》《北京青年报》《南方都市报》都推出大篇幅、大版面的庆典特刊。《南方都市报》 2000年 1月 1日推出 200个版面的《新千年纪念特刊》,向读者解读 1000年历史,在全国新闻界引起广泛关注。   笔者就近年来几次重要庆典、重大事件推出的特刊、专刊所产生的轰动效应作一些初步分析。 一、策划在先…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以因特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崛起,各级党报如何应对新形势下传播竞争的挑战,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确立宣传比较优势,无疑是摆在每一名党报工作者面前的共同课题。近年来,《贵阳日报》通过积极探索,充分发挥特刊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的独特作用,使特刊成为《贵阳日报》加强重大主题报道的亮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萧山日报将通过四个阶段、四大系列,进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的有序报道:第一系列为序曲,重点报道活动启动。第二系列为追忆篇,追寻30年风雨历程和发展轨迹。52个版的《品牌萧山》纪念特刊,是第二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系列为"素练横江一线潮",全方位展  相似文献   

5.
2007年6月29日,《南方都市报》与《新快报》均推出了以“香港回归十周年”为主题的纪念回顾特刊。“香港回归十周年”作为受人关注的新闻事件,不仅是近期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各类新闻媒体进行专题策划的重点内容。《南方都市报》在业界一直以其善于进行新闻策划的特长而著称,而《新快报》在2006年改版后,加强新闻策划,专题报道亦成为其销量上升的利器之一。  相似文献   

6.
报纸在按计划版面做好经常性采编出版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围绕一个较大主题,适时推出超常规的较大容量的特刊,这在报界业内已是屡见不鲜。而《三峡日报》在重大新闻事件上接连采用特刊专版的形式,结合报纸"双改",特事出特刊,特刊出特色,在纸质媒体竞争中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2010年,《三峡日报》相继推出了  相似文献   

7.
曹莉 《中国地市报人》2013,(10):110-111
2012年9月20日,《酒泉日报》创刊二十周年,举行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酒泉日报·飞天周刊》也在当天推出题为"一起飞翔"的纪念特刊。《酒泉日报·飞天周刊》是2004年酒泉日报社创办的一份旨在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都市类报纸,办报中始终坚持平民化的立场、视角,期待读者一卷在手,温暖在心。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周刊如何回顾发展历程,怎样和读者实现心的沟通?我们反复打磨策划方案,报社领导亲自把关,要求日报和周刊的特刊根据不同  相似文献   

8.
报纸“特刊现象”告诉我们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刊:不能没有你 特刊起于何时,未曾考证。但几年前,特刊一直悄悄地在平静中运行。报纸创刊多少周年或者报纸本身非常特别的大事往往成为特刊推出的前提。近年来,报纸特刊形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此起彼伏不断推出的一叠叠厚厚的报纸特刊,让人眼花缭乱,也让人拍案称奇。在轰轰烈烈风起云涌的众多特刊中,1997年7月1日,《广州日报》97版香港回归特刊仍然是最亮的一颗星。这一天,《广州日报》在中国报业史上第一次滚动推出97个大版。上午版1—48以“今日零时香港回归祖国”为主线,记录了政权交接,特区政府成立,人民解放军接管香港防务,港英政府撤离,港英军撤兵的历史瞬间,以及回归前夕24小时的全香港直  相似文献   

9.
禹跃昆 《青年记者》2009,(24):64-65
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对于这一重大新闻事件,各大媒体使出浑身解数,竞相进行国庆报道,并纷纷推出了国庆特刊。南方周末也不例外,于10月1日推出了《新中国六十周年特刊》,共计36个版面。  相似文献   

10.
精办特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纸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围绕一个较大主题,适时推出超常规的较大容量的特刊(或一日出版几十版甚至100版、200版,或一段时间连续出刊形成一个系列),这在新闻界虽已屡见不鲜,但看法又不尽一致。我们通过《宁波日报》创办特刊的实际,有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1.
李姗姗  闫利利 《传媒》2024,(3):43-45
2023年是学习雷锋精神60周年,为此《辽宁日报》推出了大型系列特刊《纪念》以弘扬和传承雷锋精神。《纪念》特刊创新了雷锋精神的传播内容,以时间为脉络回溯雷锋精神,将“纪念”贯穿报道的始终,重视挖掘纪念雷锋的细节故事,传播雷锋同志的优秀思想,展现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在传播形态上,特刊重视使用图文结合、图表和数据相结合的方式,直观展示雷锋精神的社会价值,并设立“传承者说”专栏,通过故事讲述展现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此外,特刊还重视多媒体与受众的广泛参与,充分利用移动短视频等多媒体传播平台,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雷锋精神的社会意义,激发受众学习雷锋精神、践行雷锋精神的积极性,起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鲁迅先生逝世以后,几乎每年都有纪念,十周年是大祭,自然更为隆重。抗战八年,烽烟遍境、家宅为陷,不能很好地纪念鲁迅,抗战结束,一些报刊纷纷登出纪念鲁迅的文章。在鲁迅逝世十周年之际,天津《大公报》的副刊也出了四个"鲁迅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特刊",特刊一共发表了十篇文章,作者除许广平外,还有以群、林辰、王冶秋、欧  相似文献   

13.
每当重大新闻来临,纸媒体总会开辟专门的版面做全方位的报道。这种报道归结成一个集合即是“特干旷。纪念特刊的定位的差异,能充分析射媒体的价值观和报道实力。还可以发现传媒界新闻产品的创新趋势与发展潮流。2007年六七月份各报纪念香港回归10周年的特刊,也是在同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4.
特刊,算不上新鲜事物.早在1997年7月1日,<广州日报>推出"97版香港回归特刊",当时在中国内地受到广泛好评.此后,出版特刊成为各大报纸在竞争中制胜的法宝.十多年过去了,每到重大纪念日、重大赛事、重大事件等,不少报纸都会重兵投入,推出特刊.  相似文献   

15.
陈颂英 《新闻窗》2007,(6):19-21
10月25日,贵州日报在刊登胡锦涛总书记十七大报告的同时,推出了12个版的《党的十七大报告学习特刊》(以下简称《特刊》)。这个由贵州日报社和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共同策划推出的特刊,分为《理论篇》(9—15版)、  相似文献   

16.
作为对特定新闻事件或新闻事实的集中报道,报纸特刊是展示一家报纸编辑水平、整体协调能力及权威性的重要舞台,近年来为众多报纸所重视。办好特刊,策划至关重要。策划的灵魂在于创新,策划的目标在于特色。2001年1月2日,哈尔滨日报成功策划推出了大型“世纪特刊”———《新世纪,我们的第一天》。特刊一经推出,即受到读者和业内的广泛好评。结合这次大型策划活动的实践,我们从策划的主体、客体及载体3个方面,谈一谈如何将特刊办出特色。一、策划主体:选择适当的组织架构是特刊策划的前提特刊策划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7.
金鸣 《新闻前哨》2005,(9):30-30
本刊讯推出“寻访抗日战场”系列报道,开展“抗战小故事”征文活动,出版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特刊,这是今年随州日报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作出的精心策划。报道形成了气势。《寻访抗日战场》追忆发生在随州的抗战史实,已先后刊发《余家店歼敌》、《夜袭马坪》、《烽火白兆山》、《肖店自卫战》、《磙山,见证中国军队抗战决心》等稿件。报道采用目击者、专家、学者讲述,穿插有关史料,生动、准确。  相似文献   

18.
报纸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围绕一个较大主题,适时推出超常规的较大容量的特刊,这在新闻界已屡见不鲜,《宿迁日报》自2005年以来也陆续推出了十几期特刊。成为党报宣传战役中的突击战。笔者浅谈一下对出版特刊的一点体会。首先,出版特刊是重大主题宣传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新闻与写作》2001,(10):43
自大运会开幕之日起,北京日报便推出了“大运特刊”。该刊每日三至四个版,有几日还推出了摄影专版。22日特刊头版的大标题是《今夜北京美丽无比》,刊登了开幕入场式的大幅照片;二版的大标题是《大运会七大看点》,介绍了大运会的亮点;三版的大标题是《一个新字说不完》,介绍了大运会许多新特点;四版是摄影专版,介绍了大型团体操中的几个精彩场面。23日特刊则着重报道了点燃火炬的新鲜方式,题目是:《飞碟点燃主火炬》、《天火地火共燃圣火》。24日特刊着重报道了赛事,题目有:《头天比赛就精彩》等。25日特刊报道了外国运…  相似文献   

20.
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楚天都市报》组织了九名记者采访编写,在今年7月6日。推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武汉大会战回望特刊》,一共有16版。总的来说:立意是好的。成绩也是主要的。然而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局部内容的表述,尚未达到尽善。例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