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承租人优先购买权作为承租人基于租赁关系而拥有的一项重要权利,对其性质,虽有顺充说、期待权说、物权说、债权说,附条件请求权说等,但在本质上其应为既得权,请求权,债权。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司法实践中房屋先买权主要有三类,即房屋共有人的先买权、房屋承租人的先买权和约定的先买权。共有人的先买权是基于房屋所有权而产生的典型的物上请求权,该权利是固有的,法定的。承租人先买权与共有人先买权一并归为物上请求权,只是后者的法律效力优先于前者。约定先买权是纯粹的债权,当它与共有人先买权、承租人先买权并存时,它只能敬陪末座。  相似文献   

3.
承租人优先购买权是承租人基于租赁关系而享有的一项权利。对其概念,尚未有权威的定义。对其性质,也向来众说纷纭,大体有期待权说、形成权说、物权说、债权说等。探求该项权利的历史渊源及其本义,应将承祖人优先购买权定义为一定条件下承租人主张其与出租人之间房屋买卖合同优先成立的权利,在本质上应视其为硼成权、债权。  相似文献   

4.
承租人优先购买权是具有某些物权效力的债权,是一种既得权、请求权及专属于承租人的权利;其本质是对所有权的限制,以牺牲出卖人和第三人的合法利益为代价,换取对承租人特殊利益的保护。因此,司法实践中,既要充分保障权利人行使权利,又要严格掌握该项权利的行使条件,防止权利的滥用,做好各方利益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在性质上系请求权,是基于房屋租赁合同衍生的法定请求权。当承租人优先购买权条件成就时,出租人相应负有强制缔约的义务。但在出租人直接向第三人出售房屋而未对承租人履行通知义务时,承租人是否有请求撤销房屋买卖合同之权利,以及房屋租赁合同在登记的条件下是否具有对抗包括买受人在内的第三人之效力,需从法理上进行认定。此外,房屋转租情况下该项权利的权利主体尚有待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6.
通过阐述建设工程价款优先授权成立时间确定的两种理论,即合同成立说和工程竣工说不妥当的基础上,从建设工程价款约定支付时间方面;从优先受偿权与其他债权、一般抵押权、消费者请求权竞合方面;从建设工程质量等几个方面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债权未受清偿说为优先受偿权成立时间应采用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由于我国现行立法对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规定过于原则,应进一步完善。首先对承租人要区分对待,明确次承租人先于承租人享有先买权;在整体出售的情况下,只承租部分房屋的承租人不享有先买权;在多数决原则下,共有人优于承租人享有先买权。承租人的先买权与抵押权的实现不冲突;对承租人权益的保护宜将债权法上的救济和物权法上的救济相结合,同时重视对出买人与第三人的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8.
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现行立法对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规定过于原则,应进一步完善。首先对承租人要区分对待,明确次承租人先于承租人享有先买权;在整体出售的情况下,只承租部分房屋的承租人不享有先买权;在多数决原则下,共有人优于承租人享有先买权。承租人的先买权与抵押权的实现不冲突;对承租人权益的保护宜将债权法上的救济和物权法上的救济相结合,同时重视对出买人与第三人的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9.
请求权是作为实现权利、保护和救济权利的角色出现的,依其目的可分为督促性请求权、防护性请求权、填补性请求权,依其效力状态可分为隐性请求权和显性请求权。请求权和债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债权本质上为受领权。当侵权行为发生后,形成的不是侵权之债的关系,而是请求权——责任关系,是与第一性权利义务关系对应的第二性权利义务关系。  相似文献   

10.
通过阐述建设工程价款优先授权成立时间确定的两种理论,即合同成立说和工程竣工说不妥当的基础上,从建设工程价款约定支付时间方面;从优先受偿权与其他债权,一般抵押权,消费请求权竞合方面,从建设工程质量等几个方面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债权未受清偿说为优先受偿权成立时间应采用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请求权对于维护财产权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物上请求权与债权请求权是请求权具体作用在物权与债权中的结果。分析物权请求权与债权请求权的关系,对于民法财产权的保护机制的完善起着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在计划经济时代曾发挥较大作用,有利于保障承租人的詹住权和稳定社会秩序,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该制度不仅与民法所倡导意思自治原则相违背,而且有违现代物权精神,其立法上的缺陷也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房产优先购买权是特定主体在房产交易过程中,在同等条件下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享有优先于其他人购买出卖人房产的权利。本文通过对房产优先购买权的理论梳理,在比较击的视野下结合我闺的现行立法和司法实践。针对我国房产优先购买权冲突的现状,提出了解决房产优先购买权冲突的合理规则和立法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权利主要包含利益与法律之力两种因素,请求权本质上系法律之力,不存在被侵犯之可能.请求权实乃相对法律关系的抽象与提取,基于基础权利而生.请求权为基础权利内在的法律之力的外化,旨在维护权利所含利益.请求权成为基础权利向诉权过渡的中介,体现了私法对个人自由的极大关怀与对意思自治的追求.其与诉权在权利属性、构成要件和存在关系上均有差异,与债权在权利本质、有无侵犯可能和权能等方面亦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古罗马法中的身份权是支配权,现代身份权与古代的身份权大相径庭。将身份权认定为支配权以偏概全,缺乏立论依据,难以解释一些具体的身份权的非支配权性。现代身份权是一个诸多权利的集合体,具有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的性质。  相似文献   

16.
论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权利具有自主性、目的性、法定性和行为性等特征,表现为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和实有权利三种结构形态。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应遵守公共利益原则、合理限制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国家权力具有强制性、主权性、不平等性、资源控制性和自主性等特征,表现为分散性国家权力、独占性国家权力和制度化国家权力三种结构形式。国家权力运作遵守有限的自主运行原则和法律支配原则。  相似文献   

17.
在《破产法》修改过程中,关于劳动债权与有担保的债权哪一个优先受偿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本文试图通过对劳动债权与有担保债权的性质分析,得出在新修订的《破产法》中,应将具有物权性质的有担保债权优先安排在具有债权性质的劳动债权之前受偿的结论,认为这是符合法律精神的体现,是对法律体系统一性的维护,也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法缺少先买权普遍适用的一般性规定,与先买权有关的许多问题尚不明确。先买权应为物权取得权,依是否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可以分为物权先买权和债权先买权。我国制定物权法时,应把物权先买权作为特殊物权加以规定。  相似文献   

19.
刘晓宇 《唐山学院学报》2020,32(4):52-61,103
源流于德国的保护规范理论,为我国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判定提供了新的裁判思路。保护规范理论的法理正当性与异质性互相蕴含,其备受争议的司法适用上的不确定性源于其理论内涵的开放性,此恰好成就了其持久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但基于根植于外国法的渊源特性与规范化适用路径的缺失,保护规范理论在我国面临司法适用上的机械、僵化、严苛等困境。因此亟须进行步骤化提炼,具体可运用公法规范"私人利益保护指向"来解释案涉法规范所保护的利益性质及判定主观公权利的存无,从而提炼出特定人的行政法上请求权,构成起诉人行使主观公权利的请求权基础,实现行政诉权与实体请求权之间的对照和联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